1.2020汽车零部件“双百强”榜单出炉 都有哪家企业上榜?

汽车零部件企业100强排行榜_汽车零部件企业100强

汽配公司推荐:中国万向集团、维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1、中国万向集团

万向集团(工业)公司一直致力于新型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发展品牌化、合作全球化、资本市场化”为目标,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现运营万向电动汽车、万向研究院、万向钱潮、万向美国、万向、万向财务、顺发恒业等15家主营公司;为院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全国创新型企业,荣获“中国世界名牌”,首届“中国工业大奖”。

2、维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潍坊柴油机厂(2007年8月改制为“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境内外投资者设立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是中国第一家在香港H股上市,并回归内地实现A股再上市的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车桥)、商用车、汽车零部件),在国内各自细分市场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3、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销售为主业的、跨国性的集团控股型上市公司。主要产品覆盖重型卡车、越野车、重型变速器、客车底盘、重型车桥、分动箱、齿轮、汽车内饰件、刹车盘、火花塞、空调压缩机、灯镜、密封件、转向系统、点火系统等二十多个部类,拥有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销售和相关金融服务网络、汽车产业外利润中心四大产业平台。

4、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

先后与国际知名零部件企业——电装、东京座椅、普利司通、丰田纺织、林天连布、斯坦雷等公司合资合作,组建了15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座椅、灯具、转向器、减震器、地毯、隔音件、空调、弹簧、聚氨脂、铝溶液、铝轮圈等产品,产品主要供给广州本田、广州丰田、东风本田、本田(中国)、东风日产乘用车等整车厂。

5、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30亿元,注册资本10亿元。拥有8家分子公司、19家中外合资企业。主要生产环境控制系统、底盘系统、转向及传动系统、安全系统、发动机附件系统等汽车零部件产品,配套能力超过100万辆份,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

2020汽车零部件“双百强”榜单出炉 都有哪家企业上榜?

1.博世

博世集团在全球五大洲共拥有227个生产基地,其中171家位于德国境外。从人们耳熟能详的各种博世生活产品,到鲜为人知的尖端科技产品,每一件都体现了博世长期不懈的创新精神,都是举世公认的德国品质标准的杰作,其中更蕴涵了博世对人类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坚定承诺。

2.德尔福

德尔福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汽车系统和供应商。 德尔福公司在32个国家设有190个生产厂,在全球拥有19个现代化的技术中心. 作为一家独立公司,德尔福集团位居世界500强前列,公司具备全球范围的汽车系统生产能力,共有七大系统组成,它们是:能源及管理系统、派克电气系统、内饰和乘员保护系统、系统、沙基诺转向系统、哈里森热系统及德科电子系统。

3.日本电装

电装株式会社(DENSO CORPORATION)成立于1949年12月16日,是世界汽车系统零部件的顶级供应商。截至2005年3月31日,株式会社电装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71家子公司,共有104,183名员工在其中供职,全球联合销售额为约260.53亿美元。在2005年8月《财富》周刊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位列203位。

4.麦格纳国际集团(加拿大)

麦格纳集团旗下拥有9大产品系统,包括后视镜、金属成形、整车组装、动力系统、外饰和内饰系统、电子以及转动系统。为奔驰、宝马、奥迪、大众、通用、福特、戴克、标致、雪铁龙等世界著名汽车品牌提供零部件和售后服务。其中,克莱斯勒是麦格纳集团的最大客户。

5.江森控制(美国)Johnson Controls Inc.

江森自控成立于1885年,至今已有122年的历史。江森自控公司2006年营业额超过150亿美元,在全球125个国家拥有700多个销售和售后服务机构。2006年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11位,是楼宇自控和设备设施管理领域的行业先驱。作为江森自控为中国市场量身定造的“一网无线?”,已经在多个地标性建筑中投入使用,如上海外滩中心、上海恒隆广场二期等,一网无线?系统的卓越表现赢得了业主以及用户的良好口碑。中国第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同样选择使用江森自控的一网无线?作为楼宇的综合无线覆盖系统。

6.爱信精机(日本)Aisin Seiki Co. Ltd

. 爱信精机(佛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由日本爱信精机全额出资的日商独资企业,注册资本2082.76万美元,投资总额3524万美元,是世界500强日资汽车公司。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主要从事汽车关键零部件、汽车零部件成形用的开发和生产,产品主要提供给广州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7.李尔公司(美国)Lear Corp.

李尔公司1917年成立于美国底特律,总部设在美国密歇根州,是世界第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32个国家设有330处分支机构。公司主要致力于设计,制造和集成汽车座椅系统,仪表盘,车门面板,车顶内蓬系统,车地毯和音响系统,电子与电力分配系统等。2006年财政年度销售收入174亿美元,全球雇员13万。李尔公司在财富500强企业中排名150名以内。

8.法雷西亚(法国) Faurecia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汽车工业、汽车配件现在全世界所有的重要客户主要汽车制造商。与销售的65533面额,2007年;12.7亿美元的收入位居第二组中,第八届欧洲汽车配件供应商在世界上的更大。佛吉亚的6万名员工在28个国家被监护人公司的专业的设计和生产的六大模块,即座椅、前舱模块、门、声学包裹,前端和排气系统。

9.TRW汽车集团(TRW Automotive Inc.)

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产品系统开发供应商,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TRW总部于美国密歇根州的Livonia,在全球27个国家有200多家生产和运营机构,员工约66000人,2007年全球销售额147亿美元。TRW在中国有14家企业,其中生产企业10家,对国内供应所有核心产品,包括制动系统、转向及悬架系统、乘员安全系统(安全带、安全气囊、方向盘)、集成车辆控制、驾驶系统、安全电子、乘用车诊断设备、发动机零部件 、紧固系统以及售后市场产品和服务。TRW亚太总部和亚太技术中心设在上海。

10.西门子VDO(德国) Siemens VDO Automotive Corp.

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隶属于西门子的交通部门,是全球汽车电子和汽车电子产品的领导者。2006财政年度的营收超过100亿欧元。公司生产的权限产品包括动力传动系统、发动机电子管理系统和燃油进气以同时提高发动机性能和减少喷射。以仪表、汽车音响、导航、远程信息和多媒体应用组成的信息和通讯系统的驾驶舱设计,使用户的车内生活变得更加舒适简单。西门子威迪欧的车身和底盘身系统产品如安全气囊、ABS和出入控制系统提高了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一份专业的全球及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排名榜单新鲜出炉!

7月3日,由《中国汽车报》社组织的202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和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以下简称“双百强”)举行线上发布会。会议现场,2020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双百强榜与榜单解读白皮书正式发布。

发布会现场

“2020年“双百强”榜单将清晰、全面地展示当前全球零部件产业的格局与趋势,看清国际领先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清楚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全球所处的地位和成绩,找差距,补短板。”?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辛宁说。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辛宁

展现行业发展新变化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近年来产销量长期处于同比下降的态势,行业进入寒冬期。叠加今年疫情的影响,中国乃至全球主要汽车市场都不容乐观,经济的全球化决定了汽车市场也一定是全球化的,越来越呈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2019年全球整车销量平缓,欧洲、亚洲及南美等部分市场呈现小幅增长;中国整体市场形势严峻,但商用车细分领域稳中有增。中国商乘整车市场头部集中趋势明显,乘用车新能源化与高端化趋势明显,值得上游零部件企业重点关注。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权威及专业媒体,《中国汽车报》社对近300家企业的数据进行收集与核实,以2019年企业汽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为唯一评价依据,制作完成2020“双百强”榜单。德国蓓睿适国际咨询公司为榜单提供了国际零部件企业的数据支持,国际领先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对汽车零部件市场进行了深度分析,完成了2020汽车零部件企业双百强榜单解读白皮书的编撰工作。

德国蓓睿适国际咨询公司合伙创始人Jan?Dannenberg表示,当前汽车产业转型加快,围绕C.A.S.E.(智能互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电力驱动)?趋势迫使供应商寻找自己的商业模式。

Berylls?Strategy?Advisors合伙创始人之一Jan?Dannenberg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付炳锋表示,一年一度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发布活动,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最重要的一次盛会,已经在行业内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从公布的榜单来看,无论是国内和全球的百强,榜上的企业与上年相比排名没有太大变化,这也说明强者恒强的市场规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

中国印记逐渐明显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方寅亮讲解白皮书时指出,世界零部件百强企业营收保持5%增速,其中中国企业凭借多元化竞争优势增势突出,但能跻身全球前50的中国企业数量仍有限。具体来看,世界百强企业整体营收规模与中国百强保持同速增长。中国世界百强企业凭借传统细分领域(如商用车市场)优势、绑定大型整车厂、前沿领域开拓(如新能源)及积极全球化发展等,营收增速高于外资企业。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方寅亮

在2020国际百强榜单中,排在前五位企业是德国博世、德国大陆、日本电装、加拿大麦格纳和德国埃孚。德国、日本、美国零部件企业排位靠前,是国际百强榜单中的主流企业,但仍有11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选,分别是潍柴集团、华域汽车、海纳川、均胜电子、宁德时代、中航汽车、广汽零部件、玉柴集团、中策橡胶、中信戴卡、法士特集团。其中,潍柴集团零部件业务收入总额以2164.67亿位居国际百强榜单第8位。这些中国企业代表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先进力量,体现了中国自主零部件企业的实力。

同2019年的榜单相比,2020双百强榜在中国企业数据集阶段增加了利润和研发投入两项指标。透过榜单背后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中国企业的规模化能力在增强。入围今年全球百强榜的中国企业由去年的8家增加到了11家,排名均有所提升。

2、企业的整体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同比18年研发投入增长了33.85%,但行业平均研发投入仅有5%。

3、企业盈利能力亟待增强。整体收入同比18年增长了10.96%,53家企业收入增长,利润增长却只有30家。行业平均净利率4.53%,和国际零部件公司6.7%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4、国有企业规模化优势明显,中国百强榜前10的企业中有8家具有国资背景。

5、资本市场助推产业发展、民营企业潜力巨大。上榜企业上市公司77家,民营企业66家。

6、从区域分布来看,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和汽车产业发达地区优势明显,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和上海5省市的上榜企业数量达到55%。

7、企业加强了新能源、智能驾驶和核心动力总成技术的投入,这一类企业的研发投入均超过了收入的8%,四维图新去年的研发投入更是达到了51%。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销量实现了高速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盈利能力也明显提升。中国企业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为核心,不断打破外资企业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垄断地位。在国际汽车零部件市场,中国印记已格外鲜明,国内外整合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紧抓机遇?应对变革期挑战

付炳锋指出,今年受疫情影响,汽车行业尤其是零部件行业承受了较大的冲击,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较大风险和挑战。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创新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掌控不够、很多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依然是行业共性问题。因此在新一轮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要抓住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机遇,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补齐短板,增强国际竞争力,为汽车强国建设作出应有的担当和贡献。

Jan?Dannenberg指出,2020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伴随着COVID-19带来的危机,所有主流整车厂和汽车供应商或将出现萎缩与亏损。然而,从全球范围内看,中国汽车工业是一剂良好的稳定剂。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汽车供应商在并购方面非常活跃,中国的供应商和投资者已经成为了汽车工业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2020年将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良好的一年,中国汽车供应商也将在未来几年不断提升市场地位。

展望2020,疫情和外部环境双重压力下,加剧了零部件企业安全供应和降本增效、产业链本地化、新技术投资、产品结构转型的压力。为应对行业变化,零部件企业应着力于盈利性提升、全球化布局、建立企业共生共赢机制并实现敏捷组织转型。例如,通过业务聚焦、供应链安全保障、成本控制、购优化、现金流管理等机制以提升营收与盈利能力;寻求兼并收购与战略合作机遇,挖掘协同潜力并注重体系整合与企业共赢;针对未来技术布局需求与企业转型需要,构建敏捷性组织与运作机制。

辛宁指出,从长远看,开放能更大力度地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更大范围、更高质量的开放将有利于车企导入更优质的全球,比如更优质的服务、更良性的资金、更先进设备、更前沿的技术、更高端的人才等。扩大开放,还会让中国与全球汽车产业的融合度进一步提升,从研发的全球化、人才的全球化,到生产布局与市场的全球化,这种融合将向体系化方向发展,这十分有利于全面提升中国自主汽车与零部件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汽车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大国,但中国与全球汽车发展强国、特别是在核心技术的掌握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代差”。在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交替发展的当下,中国汽车之路如何走,值得反思。从榜单中也可以看到,中国零部件企业凭借多元化竞争优势增势突出,但能跻身全球前50的中国企业数量仍比较有限。

“全球汽车市场的潮起潮落已经成为常态,全球汽车市场的一体化也必将成为常态。我们应该认清大势,顺应潮流,迎难而上,在挑战中发现新的机遇。”辛宁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特别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力戒急功近利,着力强化对基础产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汽车零部件企业要重点加以扶持;二是在汽车核心技术领域进行摸底排查,对取得显著成果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三是针对核心技术(发动机、变速箱、电控系统、智能网联等)进行系统的分类,组织攻关;四是建立开发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体系,在电池材料、加工工艺、核心设备等方面重点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责任编辑:李秀芝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