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零部件的行业发展

2.如何利用现代销售理论来规划汽车的营销策略

3.刚刚开起的汽车维修店应该怎样经营,速求

4.汽车配件的需求量有多大?

5.汽车人从产销到利润,汽车业需要“良性循环”

汽车零部件销售策略论文_汽车零部件销售策略

案例分析与实践》要点

1、汽车/零部件供应

VC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困境

课堂案例讨论

SC公司库存改进策略

SC公司是整车厂的供应商,生产零部件。案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部门职责、、仓储、库存管理,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重点在库存管理:

—组织结构与职能的调整

—订货方式:ABC分析与需求特性相结合来确定订货方式

—安全库存:根据服务水平设定

—前置期:缩短供应商供货时间

2 、铁路运输设备

PB公司仓储生产率改进

仓储管理如何在生产速率提高后保证供应:分析订单规律、改进入、存、出库流程,调整库位,提高效率

3、制冷设备

BZ公司购经理工作日记

许多外资制造商在国内发展历程:整机—进口零件组装—零部件国产化。购部门经历的:紧急订货、建立库存、库存积压、对服务水平的协调、供应商选择体现了这个过程。企业各个部门必需有一个整体的协调。

DZ公司物流方案选择

企业生产能力的增加会对物流环节带来影响,解决的方案可以是从部门内部或是从供应链的角度,从资金、成本、人员以及对运作的影响等方面来评估每个方案。

4、家电企业

HZ公司供应商网络优化之路

供应商全球网络优化是该公司的购战略,案例介绍了优化的过程。但优化过程片面强调供应商的国际化,作者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策略:ABC分类和具体零部件分类结合,作为与供应商发展关系的依据。

PS公司销售物流改进

销售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销售网络中分配产品,确定各个分销仓库中存货的品种与数量。成品库存控制的目的:服务水平与库存成本的匹配、避免重复运输。方法是根据产品对利润贡献的大小进行ABC分类,对不同分类有产品实施不同的策略。

5、IT行业

SM公司的库存管理战略

每个物流环节都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发生作用。仓储管理会对生产、库存管理产生影响。管理仓库作业应实施流程化SOP;盘点作业又对库存准确率产生影响。

超越计算机公司的供应链改造

对打印机产品三个主要部分的购环节进行描述,并对进货物流成本和时间进行分析,以此来调整生产布局。

(思考:还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6、食品与饮料

CC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一)

案例课堂讨论

CC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二)

案例对产品配送流程进行了描述,重点对车辆利用率进行分析。物流的使用效率受多方面的影响:自身管理水平、订单处理、销售运作、配置等。

7、医药工业

SZ制药公司的库存管理与配送方案选择

供应商的表现对会影响到原材料的库存,特别是供应周期对库存的影响。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时对选择对象的完整考查是必要的。

EH公司客户服务调研

如何设计对客户的问卷调查表,以及绩效评估矩阵和相对绩效矩阵的应用。

HZ公司信息系统的实施

信息系统的实施关系到整个企业的运营,信息系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考虑以下方面:最高层的支持,项目,项目组织,人员培训,系统与流程的匹配,系统的调整。

8、化工业

RC公司的物流管理

化工企业生产的特点是批量生产和连续性生产,需求模式也变为多品种、小批量,这对生产管理、库存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呆货处理也是降低库存水平的方法之一。(思考:呆货处理的办法以及所要考虑的因素)

9、服装业

SP公司的供应链改革项目

了解服装企业的购、生产、分销整个运作过程,重点是订货方式、OEM和ODM生产特点、季节性和SKU的特点,案例也给出了解决方法。

(学习本案例时可参考库存管理中QR供应链管理办法)

10、图书业

BS公司配送管理

BS公司是以会员制、邮购、电话的形式销售产品,提供送货和收款的服务,配送环节是重点。对配送管理的改进涉及到组织架构的调整、工作流程的改变、人力管理、财务风险的控制。

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可能会涉及到企业一些根本性的改变,所带来的直接收益就是成本的降低。

11、建筑与建材

WQ公司的项目购战略

了解大型基建项目购的特点:确保项目进度,特别是关键路线上作业的保证;

对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物资,购中如何规避价格风险,降低购成本;

购制度的规范以防止暗箱操作。

购工作的绩效考核。

MX公司的物流管理

MX公司是建筑装饰企业,全国设有分公司。装饰用的主材是分公司购,基础材料是总公司集团购,再通过干线运输到分公司,总体的购价格居高不下。此外还有仓储、库存、运输等问题。

12、分销与零售企业

AS连锁超市集团公司供应链改进

案例对国有连锁零售企业优劣势、机会与威胁及竞争压力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企业的运作过程,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供应链整体战略解决方案。本案例是众多连锁零售企业的一个缩影。

CV公司的物流实践

连锁零售企业在运作中同时存在缺货的品种数量多和库存量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需把供应、配送、门店这三个环节有机地协调起来。

刘清林DF公司实习经历

本案例是让读者了解一个大型规范的配送中心是如何运作的,从收、存、拣、发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操作程序说明。

XF公司的物流战略推进

物流系统每个环节的改进如合适的仓库选址、合理的运输安排、更准确的预测、合理的补货方式等都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降低成本。这可以通过所学到的物流知识达到。

ZZ公司的配送中心

在配送中心的作业中,要根据作业的物资、设施结构、设备、人员选择合适的拣货方式,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13、物流企业

联邦快递供应链解决方案

联邦快递利用自身具有的物流知识、技术、网络、信息系统这些方面的优势,结合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客户提供了一整套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HB公司与MD公司伙伴关系发展之路

HB公司是为连锁餐饮企业服务第三方物流商,案例首先分析了自营物流存在的问题,HB公司接手物流体系后在组织结构、购流程、库存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这些方面进行改进,降低了物流成本。

从案例中可以了解许多物流企业在为客户企业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伴随着客户企业共同发展的历程。

天津中远物流的困境与出路

本案例展示了物流企业如何拓展壮大的问题。

物流企业必需对商业环境、竞争势态、企业的优势、不足以及经营特点进行充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决定经营战略和发展策略。接着对行业情况、产品特点、客户分布、市场进行了解,同时还必需对具体客户企业的优劣势、存在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其真正所需要的服务。

SK公司的配送管理

SK公司是一家主要提供包裹快递业务的物流服务商,案例介绍了此类物流业务的经营特点、运作流程,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它的管理重点在网点发展与管理和财务风险的控制。

AB公司国际贸易纠纷

案例介绍了口岸货运代理公司业务处理中问题,以及涉及AB公司的一起国际贸易纠纷。

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一)加快物流产业的形成和再造

(二)为企业注入新的,提高企业竟争力

(三)分担风险和降低成本

汽车零部件的行业发展

汽车工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品结构、生态体系以及运营体系,并向制造业输出了大量的先进管理理念和人才。

近年来随着技术集群的爆炸式发展,以及社会生态的快速变化,汽车行业电动化、互联化、共享化、自动化的变革正在加速进行中。这个过程不但对汽车产品本身的技术结构产生了很多重大影响,也对汽车行业企业的现有运营方式与能力提出了挑战。我们可以从尝试以下六个维度来理解汽车行业所面临的数字化转型。

汽车营销与销售端的数字化转型

过去,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的很大一部分压力来自于缺少足够的真实信息。而现在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充分了解车型的外观、性能、价格、质量、口碑等信息,在与经销商联系之前就可以初步形成购买意向,甚至直接在线上进行预定和购买。中之杰在汽车制造行业拥有丰富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经验。

同时,汽车的“展厅”已经不再是“4S店”的事实上的同义词,独立的汽车品牌展厅正在发展。汽车品牌制造商(OEM)正在致力于为展厅赋予更多的社交与文化属性,将最新的AR等技术应用到产品展示之中,并寻求在客户到达展厅时就可以与其进行基于客户背景与购买旅程的个性化沟通。

与过去不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汽车OEM已经可以与用户之间产生直接联系,通过收集与分析用户与车辆的信息,持续挖掘客户价值,并为品牌的客户留存创造有利条件。

在未来,随着出行服务与自动驾驶的发展,汽车产品的“日用品”化特征将得到强化,汽车作为提供出行服务的工具,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将难以奏效,只有强势品牌才有希望获得溢价,如何利用数字化的技术强化客户的品牌认知与满意度将是汽车OEM需要关注的重点。中之杰在汽车制造行业拥有丰富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经验。

驾驶与自动驾驶技术

各大汽车厂商在新的年型或者换代产品推出的时候都加入了新的高级驾驶技术(ADAS)组件,并主导了该类技术由高端市场向中低端市场的快速渗透。驾驶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交通事故带来的社会危害与经济损失,有研究表明,到2025年高级驾驶技术将帮助避免9%的的撞车事故,挽救9万人的生命,并为全社会避免经济损失高达1万亿美元。

Elon Musk曾经做出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预言:“我想它正在变得正常化。像电梯一样。他们曾经有电梯操作员,但我们开发了一些简单的电路使电梯刚好到达你所在的楼层,你只需要按下按钮。没有人需要操作电梯本身。汽车也将变成这样。“自动驾驶技术随着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V2X等技术集群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将对社会、经济和汽车行业本身带来重大变革。自动驾驶的推广可能是渐进式的,将自动驾驶技术分步引入市场,也有可能是一次性的导入。目前自动驾驶技术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法规问题,以及潜在的数据安全问题。但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仍然是趋势所在。中之杰在汽车制造行业拥有丰富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经验。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使很多原来汽车产业之外的技术公司进入到了汽车行业的核心领域,传统汽车厂商的渐进式创新与新进入者的颠覆式创新正在发生竞争与融合。

同时,自动驾驶技术在运输和物流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会领先于乘用市场,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商用车生产厂商和零部件制造商已经进入这个领域。

互联的供应链和智能制造

优秀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更好的控制成本,而现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汽车制造商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持续进步创造了条件。过去,汽车制造商通过各种方法强化与供应商们的合作关系,但供应链的整体透明性仍然难以得到保证,而这一点正是影响供应链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在通过公有云平台、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汽车制造商可以更好的与供应商进行协同,并通过对供应链的全局可视性对整个供应网络的运行做出更好的部署。中之杰在汽车制造行业拥有丰富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经验。

汽车制造商在推广智能制造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机器人、物联网等技术很早就应用于汽车的生产线。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汽车制造商希望开放更多的配置选择权给客户,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为汽车制造商的供应链和制造能力提出了挑战,制造端的问题必须通过更加柔性的生产线,更快速更灵活的体系和物流体系、以及产品研发端共同应对。同时一些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尝试以动态的生产线取代固定流水线作业方式,人工智能在其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3D打印技术也是未来制造技术的变革驱动者,其普及将带来汽车制造与供应链协同体系的变革。

互联的服务与维护

现有的汽车产品基本上都具备一定的自我诊断能力,并适时的向驾驶者提示故障或者是保养要求,目前传感器成本的下降以及车联网技术的普及已经使车载诊断系统可以做出更多的判断,并且通过车联网把数据同步给汽车制造商。汽车制造商与客户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的纽带,这对于汽车制造商维系与客户的关系至关重要,同时传统的经销商渠道对客户的影响力会随之减弱。目前欧盟的平均乘用车使用年限大约在8.6年,而美国高达11.4年,中国也取消了非营运载客汽车的强制报废规定,汽车的保有量将会持续增加,同时随着汽车电子和软件的比重增大,在使用过程中的软件升级也将成为常态,同时机械类的维护和维修需求将会减弱,这一系列的变化将进一步削弱经销商在售后端的盈利能力。

汽车制造商将在车辆的使用阶段重新建立对客户的影响力,通过软件的升级和主动的服务,降低消费者的车辆使用成本,避免意外故障带来的损失。中之杰在汽车制造行业拥有丰富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经验。

出行即服务

随着滴滴等网约车平台的崛起,出行即服务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国外Uber、Lyft等公司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各种汽车分时租赁平台也正在发展,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意愿正在受到影响。目前出行即服务的发展并未明显影响到整车的销量,但当无人驾驶技术成熟之后,占统治地位出行服务提供商极有可能会取得行业的主导权,而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可能会沦为成本驱动的出行设备的制造商。目前主流的汽车制造商都看到了这一趋势,例如丰田已经明确提出将从一家汽车公司转型为一家移动出行公司,丰田的竞争对手也将转变为Google、苹果和Facebook 等科技类巨头。

数据安全和保护

汽车行业已经逐步演进为数据驱动的行业,智能车辆收集关于驾驶员,目的地,路线,驾驶行为、车辆状况等数据。同时,随着V2X技术的发展和OTA的普及,车辆受到攻击的可能性极大的增加。数据安全和保护已经收到了汽车制造商的高度重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法规、系统、应用、网络等维度的协同才可能见效,这需要、企业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在潜在安全风险得到有效规避之前,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会受到制约。

如何利用现代销售理论来规划汽车的营销策略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迸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

2005年1-12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383,800,9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7%;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375,265,81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1%;实现累计利润总额为21,462,002千元,比上年同期降低9.09%。

2006年1-12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539,704,99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35%;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527,234,93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1%;实现累计利润总额为32,605,6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79%;截止到2006年1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6,142家。

2007年1-11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683,525,50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7.34%;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663,529,26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7.45%;实现累计利润总额48,487,36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8.61%;截至2007年11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7,171家。

从2010年1-10月份的行业运行情况看,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总额仍在增长,但增速放缓;进出口额也双双增长,但进口产品以变速箱及发动机零件等高利润、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产品为主,出口产品以轮胎、电子仪器仪表等进入壁垒低、利润薄的劳动密集型和消耗型为主。下游整车行业在一定时期产能过剩,虽然2010年在国家的各项刺激政策下出现了非常规的高速增长,但2011年产销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压力加大,受其影响,零部件行业下半年可能会承受较大利润的压力。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上下游两头受挤,行业面临双重压力零部件行业是两头受挤的行业,对上下游缺乏议价能力。上游原材料主要是钢材、橡胶、塑料、织物等,其价格最终由钢铁、石油、天然橡胶等大宗商品价格决定,汽车零部件企业只能通过对上游商品价格走势的判断规避风险。同时,下游整车制造商多为大企业大集团,在与零部件厂商的利益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谈判能力强,能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汽车零部件行业,因此,零部件实际上处于两头受挤的“三明治”夹心地位。

201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销售产值已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未来几年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幅。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配行业规模产值可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2002年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长,汽车工业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300万辆,跃居全球第一,到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900万辆,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

随着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汽车零部件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翘楚,详见《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国产零部件主要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外资控制了汽车零部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本土零部件主要应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和91%、69%。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脱离整车企业并形成专业化零部件集团,正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国际著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引进技术合资企业已超过1000家。国内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规模大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逐步成长起来。随着国际上汽车行业开始实行零部件“全球化购”策略及国际跨国汽车企业推行本土化策略,国内市场将出现巨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国内产值将达到7000亿元左右。

在一定时期,虽然全球经济整体下滑,但根据近四到五年的实际购实践,中国购的成果并不像大量公司预测的那样乐观,几乎80%以上的公司没有达到他们购量和购降成本的目标。而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率的下降,中国购面临的压力更大,国际购商已经将目光同时转移到越南、印度、泰国、澳大利亚等其它国家与地区。从以上看来,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仍将加速增长。

刚刚开起的汽车维修店应该怎样经营,速求

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为网络营销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已正式加入WTO的大环境下,我国汽车产品网络营销必将成为21世纪营销的重要形式之一。

1 前 言

网络营销是企业营销实践与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企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包括网络调研、网络新产品开发、网络促销、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等)的总称。简单地说,网络营销就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模式,是市场营销的网络化。网络营销可以使企业的营销活动始终和三个流动要素(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结合并流畅运行,形成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

社会成员或群体在工作、劳动、生活、等方面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需求就形成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需求市场。为了满足这个市场需求就驱动并产生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生产企业。当生产者或生产企业将其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作为一种商品推向市场,以某种方式销售给需求者(用户、消费者),并通过售后服务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便完成了一个产品产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和营销体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就汽车产品而言,整车产品也好,零部件产品也好,都要进入汽车市场,通过营销体系以某种销售方式销售给用户。

一、

2、汽车营销体系的探讨

在经济时期,汽车生产企业对其生产出来的汽车产品没有直接对用户的销售权,汽车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

现在,中国开始进入市场经济时期,或处在由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对于汽车产品,国家不再统购统销了,而是汽车生产企业将其汽车产品直接面向市场和用户。这样,经济时期的汽车销售渠道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模式,而必须建立能适应市场经济模式的新的汽车营销体系。新的汽车营销体系将有机地把汽车生产企业,经销商和用户联系在一起。由于汽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各自经济实力的不同和营销战略的不同,汽车营销体系可有产销合一体制和产销分离体制两种模式被选择。

2.1 产销合一体制

产销合一体制的汽车营销体系,就是汽车生产企业投入财力、物力、人力组建自己的汽车销售公司、汽车直销中心、汽车直销店、汽车销售服务站等来直接销售自己的汽车产品。这种营销体制只有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汽车企业才能做得到。这种营销体制对于汽车生产企业来说能够完全控制自己产品的经销权,便于实施自己的营销战略,可以直接了解用户意见和信息。然而这种营销体制也使汽车生产企业的投入太大,增加了销售成本。这种体制的营销体系是属某一个企业自己的,是排它的,不能与其他企业共享。

2.2 产销分离体制

产销分离体制的汽车营销体系,就是汽车生产企业只管汽车产品的生产,不直接面对用户销售汽车产品,汽车产品的销售是由独立经营的汽车经销商直接面对用户,经销商要经营不同企业、不同品牌的汽车产品。这种体制的汽车营销体系随着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增多,汽车市场的成熟和扩大以及大小汽车经销商队伍的形成将不断发展和完善。这种体制的营销体系可大大减少汽车生产企业的投入,降低销售成本;这种体制的营销体系,没有排它性,各企业可以共享;这种营销体系有利于汽车生产专业化,汽车销售市场化、社会化。

2.3 营销体制的选择

在中国汽车产量和保有量还不是很大、汽车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可以信任和胜任的大小汽车经销商队伍还没有形成之前,对于有经济实力的汽车生产企业选择产销合一体制的营销体系是其发展战略和营销战略的需要,也是勇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对于已经建立产销合一营销体系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产销合一体制也不是唯一选择,与此同时还可以将部分产品或产量的一部分用产销分离体制,让经销商、代理商来经销。

对于无经济实力来建立自己产销合一营销体系的小型汽车企业,似乎产销分离体制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但是,小企业也要有好的产品才有人为之代销或经销;如果产品不好就无人为之代销或经销,就会造成产品滞销和积压。于是乎,有些小厂的产品产量不大,就取门前销售和推销员出去推销的作法。

从长远观点看,当中国汽车产量和保有量很大,汽车市场已经发育成熟,可以胜任和信任的汽车经销商队伍已经形成时,无论是大型汽车生产企业还是小型汽车生产企业,只要其产品受市场欢迎,选择产销分离体制是会收到减少投入、降低销售成本的效果的。那时,汽车生产企业就更重视产品的开发发展战略和生产专业化,经销商就更注重营销战略和销售市场化;汽车生产企业、经销商和用户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往来是通过电脑网络来实现的,并能做到信息渠道的畅通和信息的共享。

事实上,产销合一体制也好,产销分离体制也好,都是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目前,无论是国外企业还是国内企业,产销合一体制和产销分离体制是同时并存的。

汽车生产企业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营销体制,其产品都要进入汽车销售市场,面对用户才能实现最终销售。这样,在中国构建一个什么样汽车市场结构模式,才最有利实现汽车产品最终销售呢?这是摆在国家和汽车业界面前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3、汽车市场结构模式的探讨

3.1 当前中国汽车销售市场的结构状况

目前中国共有大小汽车整车生产企业100多家,大小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几千家,可谓中国是世界上汽车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然而全国汽车年总产销量只有200多万辆,还不足世界级六大汽车公司中最小的雷诺汽车公司年产销量的一半。可以说,中国汽车工业生产集中度很低,仍然处在“散、乱、差”的状态下。这种“散、乱、差”的汽车生产局面,直接导致了汽车销售市场的散乱状态。

目前,中国以各大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形成了几个区域性汽车市场。东北以一汽集团为中心形成的东北汽车市场;华东以上汽集团为中心形成了华东汽车市场;华中以东汽集团为中心形成了华中汽车市场,华北以天汽、北汽为中心形成了华北汽车市场等。当然,各企业集团的产品销售在各个区域的市场中都互有渗透,而且各大汽车集团在全国主要地区和城市都布有自己的销售服务中心和销售服务网点。再加上其它整车生产企业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在全国设置的汽车销售网点、以及为汽车使用维修服务的汽车零配件商店、汽车修理厂,数以10万计。这里除了少数以大企业为中心的区域性汽车市场已形成了整车销售、零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结构之外,其余都是分散的功能单一的汽车市场结构。当然,随着汽车生产企业的兼并重组和强强联合的发展,汽车销售市场也将得到重新治理和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将构建合理的汽车市场结构模式。

3.2 汽车销售市场结构模式的构成

合理的汽车销售市场结构模式应该以汽车产品为主体、经销商为主导、全方位服务为特点、用户为核心地把汽车制造企业、汽车产品(整车、零部件)、汽车经销商、汽车产品用户、汽车维修服务、汽车金融服务、汽车保险服务和工商管理容纳联系在一起。

这种集汽车生产企业、产品(整车、零部件)、经销商、用户、维修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工商管理为一体的有形汽车销售市场,具有仓储功能、批发零售功能、展览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广告宣传功能和全方位服务功能。

3.3 建设有形汽车销售市场的基本原则

建设有形汽车销售市场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集中和分散结合、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

建设有形汽车销售市场是需要投资的。无论是汽车生产企业投资还是经销商投资,或者是国家、地方投资,都是要周密规划,把资金用的恰当。无论如何,建设有形汽车销售市场都是需要国家和地方统筹规划和管理的。

当前,首先应对全国现有的有形汽车销售市场进行治理和整合,对已经建立起来的汽配城、汽配一条街和车市进行适当配置、改造和完善,尽快使其结构合理化、运作规范化。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与以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为背景的区域性市场相结合集中建立几个大的汽车销售市场;也可以考虑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集中建设不同规模的汽车销售市场;还可以考虑根据各省、市、地区的实际需求建立结构合理、规模适宜的汽车销售市场。这些汽车销售市场的建立,既要考虑与我国近期汽车生产量、销售量、保有量相适应,又要考虑为我国未来汽车工业有较展留有余地。这样,我国有形汽车销售市场的建设就不能一哄而起,一步到位,而应有地分阶段进行。

二、

2 全球网络营销的现状

当今时代,国际互联网正迅速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带来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截止2000年底,全球已有12亿互联网用户,跨越2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国际线路总容量为2700M,上网用户约2250万,2001年底直逼4000万,为网络营销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北美、西欧和日本,20世纪90年代后期加入互联网的企业几乎以每月翻一番的速度递增;美国《财富》杂志统计的全球前500家公司有80%已在网上开展营销业务,每年在互联网上做广告的费用已增至数十亿美元。1996年底美国的“互联网络购物中心”已有2万多家,且每天还新增100多家,同年在美国2800万个互联网用户中,270万人曾经上网购物或进行商务活动。据美国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数据公司统计,全球互联网上的交易额1999年达到3000亿美元,2000年突破7000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网络贸易额将达到20000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2%。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已开始跨入网络化时代,愈来愈多的汽车企业认识到国际互联网推动汽车营销的重要作用,纷纷挤占这一科技制高点,并将之视为未来营销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据美国最大的汽车零售商统计,2000年他从互联网上直接获得汽车销售定单总额超过了10亿美元。可以预计,汽车产品网络营销必将成为21世纪营销的主要形式之一,现代市场营销的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是网络营销的竞争,谁适时地占领这块阵地,谁将赢得市场营销的主动权。

3 国内汽车营销模式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由于我国尚主要处于经济时代,汽车产品长期供不应求,也无所谓汽车产品的市场营销。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汽车市场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顺应这种形势,各大中城市形成了一批以店铺经营、集中交易为主要特色的集中型汽车交易市场。这种汽车交易市场因其品种比较齐全,能够满足人们货比3家的消费心理,而且市场内由于商家竞争较为充分,产品价格较低,尤其部分汽车交易市场还提供服务,为购车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由于竞争过度,不少商家限于恶性价格战,商家经营规模偏小,从业者素质良莠不齐等,这种集中型汽车交易市场也暴露出诸多缺点,难以适应汽车市场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基于集中型汽车市场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某些城市建设了汽车工业园区。相对于集中型汽车交易市场,汽车园区拥有功能的多元化、管理的体系化、服务的标准化和经营的规模化等优势,但它也要求有更先进的营销模式、多元功能设置和国际商务水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成熟的发展过程,尤其是资金问题制约了汽车工业园区未能在全国普及。

另一方面,汽车厂家也在不断致力于建立自己的营销体系。随着国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用户的品牌意识与服务意识逐渐增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出现了以汽车厂家为中心,以区域管理为依托,以特许或特约经销商为基点(专卖店),受控于厂家的营销模式----汽车专卖制。这一制度可以较好地满足用户对汽车品牌档次与服务质量的要求,实现了汽车企业经营观念的转变和营销管理的现代化,而且还产生了分散经营所无法实现的规模效益。目前,总的来讲,汽车企业自己的营销体系尚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

随着数字社会和e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已渗入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电子商务、虚拟现实等网络技术已经走向实际应用,汽车营销也顺应这一潮流而进入网络化。网络营销可以在营销活动的很多方面如配置、产品研发调研、市场调查、达成交易、商品配送、客户沟通等,发挥传统营销模式所没有的优势。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也发现,市场营销需要把经销商和网络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多元化经营。

4 汽车网络营销的优势分析

1990年,罗伯特?劳特波恩教授首次提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即4C理论(Customer,Communication,Cost,Convenience),其核心思想就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并全面服务于消费者。该理论要求营销活动以统一的目标和传播形象,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产品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长期密切的联系。网络营销作为一个具有有效、快捷、方便、低廉等特性的营销方式,能够较好地满足4C理论的要求。

4.1 面向顾客的需求(Customer needs and wants)

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了解自己的客户是谁、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等等顾客需求信息。网络技术为汽车企业进行市场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通道,汽车企业可以借助于它方便迅速地了解到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看法与要求,随着上网人数的急剧增长,网上调研的优势将越加明显。企业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络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与客户充分讨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完成网上定制,以全面满足汽车消费者的个性需要。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为汽车企业建立其客户档案,为做好客户关系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汽车企业有了这样的基础平台,就可以致力于做好客户信息挖掘,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顾客的各类需求信息,从而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4.2 实现与顾客的沟通(Communication with consumer)

汽车消费属于大件消费,虽然在短期内尚无法完全做到网上看货、订货、成交、支付等,但是网络营销至少能够充分发挥企业与客户相互交流的优势。企业可以利用网络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客户真正得到其希望的使用价值及额外的消费价值。网络营销以企业和顾客之间的深度沟通、使企业获得顾客的深度认同为目标,满足客户显性和隐性的需求,是一种新型的、互动的、更加人性化的营销模式,能迅速拉近企业和消费者的情感距离。它通过大量的人性化的沟通工作,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使产品品牌对客户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从而实现由沟通到顾客购买的转变。

4.3 获取低廉的成本(Cost and Value to satisfy consumer’s needs and wants)

相对传统营销方式而言,网络营销可以使得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去组织市场调研,了解顾客需要,合作开发产品,发布产品信息,进行广告宣传,完成客户咨询,实施双向沟通等等,从而有利于汽车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产品价格优势。同时,网络营销还具有信息传递及时,增强企业的信息获得、加工和利用的能力,使企业提高市场反应速度,避免机会损失和盲目营销的损失,从而改善营销绩效。总之,网络营销可以为企业节约时间和费用,提升营销效率,即使企业获得低廉的成本,又使客户获得实惠。

4.4 便利用户的购买(Convenience to buy)

由于生产集中度和厂家知名度相对较高,产品的同质度也较高,企业比较注重市场声誉,服务体系较为完备,同时对企业营销的相关监督措施较为得力,像汽车、家电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市场发育较为成熟后就特别适合于网络营销。顾客可以放心购买,不必过于顾虑产品质量等问题。

而网络营销,顾客可以浏览网上车市,无须到购车现场就可以在网上完成信息查询、比较决策、产品定制、谈判成交乃至货款支付等购车手续,接下来客户只需等待厂家的物流配送机构将商品车(甚至已办妥使用手续)交到自己的手中,真正实现足不出户买汽车。此外,网上交易还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这也从另一方面给广大汽车用户带来了便利。

5 国内汽车网络营销的现状及对策

5.1 国内汽车网络营销的现状

5.1.1 网络营销的发展策略缺乏系统研究

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对网络营销模式还处于实践摸索和向国外同行企业学习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网络营销指导策略。一些汽车企业只习惯于沿用过去传统实体市场的营销策略,不熟悉与网络营销相适应的营销策略,不注意在经营过程中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培育企业顾客、革新企业技术、扩大企业竞争优势等等,同国外汽车公司相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因而网络营销的诸多优势在国内汽车营销中尚未体现出来。

5.1.2 网络营销赖以生存的品牌基础有待继续夯实

品牌经营是市场营销的高级阶段,是网络营销的基础与灵魂。网络营销只有建立在知名度高、商业信誉好、服务体系完备的汽车品牌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巨大的号召力与吸引力,广大用户才能接受网上购车等新的交易方式,摈弃传统的实物现场购车等习惯。而我国的部分汽车品牌缺乏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动作系统,品牌实力还有待提升。

5.1.3 网络营销的具体业务还处在初级阶段

目前国内大部分汽车企业只是建立了一个网站,借助网络技术做做网络广告、促销宣传、车型介绍、信息发布、价格查询以及收发电子邮件等简单业务,有的企业甚至只是将企业的厂名、简介、车型、研发成果、通信地址、电话等简单信息挂在网上而已。事实上,以上所述的几种网络业务根本不能等同于网络营销。企业只有通过大力探索各种具体的营销业务,如电子商务、网上调研、网上新产品开发、网上分销、网上服务等等,才能充分利用网络,并不断向网络营销靠拢。

5.1.4 网络营销人才缺乏

网络高科技是网络营销发展的推动力。与其它营销模式相比较,网络营销对IT技术的要求较高,如营销信息的集、处理与分析,市场调研与管理决策等等活动,都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目前国内汽车企业网络营销的整体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缺乏大量的既懂网络技术又懂汽车营销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有一个培养过程。

5.1.5 物流网络不完善

由于网络营销具有信息流与物流相分离的特点,所以物流配送便成为保证网络营销的又一关键环节。目前物流配送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社会化的物流配送支持,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物流企业规模小,技术及设备设施落后,管理经验不足等。因此许多企业要么不得不自建配送中心,形成配送中心无法实现物流的规模化经营,物流作业能力和利用率较低之局面;要么由于受到投资能力的限制,而不能建立地区配送中心,形成不能及时将商品车交付给客户之局面。

5.1.6 网络消费群体尚未形成

网络营销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网上消费群体,即必要的客户基础,而这个群体的壮大主要受到网络速度与上网费用两个因素的影响。据有关调查,有86.1%的中国用户抱怨互联网速度太慢,服务质量较差,许多网站无法登录。另外,上网费用也较高,据权威部门计算,我国人均收入不过美国的1/20,但获取相同的信息量国人要比美国人多付出12.88倍的上网费用。低水平的网络服务与高额的收费已经成为制约网络营销发展的一道瓶颈。

5.1.7 的指导作用需要加强

网络营销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整体性与复杂性等特点。而在我国,网络营销又表现为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经营,各方的利益及运作需要协调和规范,需要在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下,建立规范和科学的协调机制。

三、结语

中国已经加入WTO,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的一位成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将把中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之中。中国汽车市场也必将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一部分。中国打造完善的汽车网络营销体系和结构合理的汽车网络销售市场,是保驾中国汽车工业稳健发展和融入国际汽车市场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中国打造结构合理的有形汽车销售市场,可为中国名牌企业、名牌产品、恪守信誉的经销商和广大汽车用户营造良好的交易环境。这个市场没有排优性,只有排劣性。

不可否认,具有无形市场特征的汽车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有形汽车网络销售市场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在近期内,我国的汽车电子商务还无法完全代替有形汽车销售市场的功能。今后汽车有形市场和汽车电子商务将会有机的结合,相辅相成地向前发展。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但目前汽车年产销量才200多万辆,汽车保有量也只有 2000万辆左右。从发展角度看,中国蕴藏着极大的汽车潜在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购买力和私人购买力的提高,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将会逐渐地释放出来。中国有地打造完善的汽车网络营销体系和结构合理的汽车网络销售市场就是为中国汽车市场潜力的快速释放创造条件。

汽车配件的需求量有多大?

自己开汽车维修店,有的老板能够赚大钱,也有老板亏钱的,主要原因是老板的经营能力不同。

第一,投资不同、地点不同、当地车型不同,汽车维修店选择服务的项目很关键。因为,汽车的车型非常多,汽车需要维修的方面太多,任何一个汽车维修店都不可能包揽所有的维修。

第二,汽车维修店要同汽车4S店、其他汽车维修店、汽车快修店、汽车改装店、甚至汽车美容店竞争,老板要有充分的竞争策略。

第三,老板要会推销技巧与推销话术,这是成功的关键。

第四,零部件的备货、供应商的选择、员工的管理、师傅的技术水平、增加哪些汽车美容装潢改装的项目等都会影响汽车维修店的盈利。

总之,老板想要开汽车维修店,要多学习其他老板的经验与教训,也可以多看看这方面的书,例如:汽车后市场经营学、汽车后市场营销学。

汽车人从产销到利润,汽车业需要“良性循环”

汽配市场还是青涩之果 远谈不上成熟

几成劣滋生地

在一些人眼里,汽车配件市场差不多已成为劣产品的滋生地。

独立服务商与4S店之争

据介绍,汽车生产厂家开办的4S店正在与独立服务商互相较劲。

已有专家预测,国内以特许经营为主导的4S店式经销商将越来越多。4S店集整车销售、维修保养服务、配件销售及金融代理服务于一体,在很大程度上与整车厂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而与之相对应,独立汽车服务商与整车厂没有任何附属关系,个体实力上也逊色得多。这两大阵营来争夺中国的汽车服务市场,孰高孰下?

从市场份额上看,不同国家在这方面有所差异。美国独立服务商的市场份额高达70%,日本约30%,德国约40%,其他国家大多超过50%。中国目前与美国比较接近,达到70%以上。

现在这种格局正在逐渐改变。保有量的迅速增加、私人车主比例的逐步加大、汽车服务市场本身因竞争而导致的整合等因素,将可能促使独立服务市场上出现重量级的连锁经营企业。

运作模式在摸索中

关于汽配市场的运作模式问题,汽车业界近年来时有争论,但尚未有定论。无论是传统的3S、4S还是连锁店、连锁超市,似乎每个模式都有其可借鉴之处,也都有其难以弥补的缺陷。

“其实无论哪种运作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市场成熟度。”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中国的汽车配件市场,正在全面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跨国巨头竞逐汽配市场 本土企业生存难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吸引了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纷纷进入,面对咄咄逼人之势,记者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长期只能追着整车屁股后面跑、发展滞后的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由于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先天不足,时刻面临被跨国巨头吃掉的危险,亟待突围。

跨国巨头纷纷布局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近年来,随着“6+3”跨国汽车巨头相继完成在华投资布局,在华汽车零部件生产开始出现本土化浪潮,吸引了一批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来华投资设厂,我国开始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工厂。

据统计,在全国5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目前已有1200多家是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5,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在华独资和合资企业在我国已形成列强环伺之势。专家说,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许多都是位居世界500强企业,它们在带来技术和资本的同时,为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导入了全球化、中性化、同步化、模块化等先进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市场竞争加剧 小企业单打独斗生存难

今年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拐点年”,经过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今年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明显趋缓,增幅下降近一半。汽车市场的这一骤变,立即在汽车零部件市场得到显现。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出现这一局面,表现看是市场应变能力差,暴露的却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对跨国巨头带来的全球化购、同步化研发和模块化供货等竞争新要求不适应的深层危机。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技术研发、产品结构、质量和成本控制等几大瓶颈制约。

此外,规模小,批量少,成本控制力弱,不能适应用户对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等全球化购要求,使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相差悬殊。特别是随着轿车整车价格战的频繁上演,成本压力不断向零部件环节转移,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整体竞争力面临巨大挑战。以武汉市为例,目前这个市近百家零部件企业中没有一家规模达到10亿元。“小、散、乱、单打独斗”成了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的真实写照。

2006年中国汽配行业三道难题需解决

2006年,是国家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于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来说,步入了新一轮的竞争和发展阶段。笔者以为,在新一轮竞争和发展中,上游的压价、下游的涨价,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的严峻挑战,是摆在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面前现实而又不得不破解的三大难题,是零部件企业必须跨越的 “三座大山”。

建立“一体化发展合作体系”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降价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在未来几年恐怕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主机厂或整车厂为了确保自己的利润空间,不得不对下游的企业进行压价,恐怕也有其苦衷。那么,汽车零部件企业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降价的风险和减少损失呢?笔者以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应与主机或整车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行与主机或整车厂“携手并进,精诚合作,共谋发展,实现双赢”的“一体化发展”策略,通过自己的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如某家活塞生产企业,近年来,一直坚持做到:主机厂的需求就是他们的关注焦点;为主机厂提供超前的产品开发支持,确保产品质量的不断升级和产能的稳定提升;以“超越用户期望”的思考方式,与主机厂一起解决现实与预期之间的差距问题,从而为市场终端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服务。该公司早在2000年与玉柴配套之初,就确定了“产品开发为先,配套协作跟进”的理念,产品开发始终坚持“大胆构思、缜密论证、不怕失败”的自主创新指导思想。5年来,该公司针对玉柴产品成立了由总经理挂帅的项目组,整合公司技术、销售、质量、生产4大系统的,建立了全过程、全方位的玉柴产品“绿色通道”:在产品开发和技术沟通方面,由总工牵头,技术中心负责加强与玉柴技术中心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充分发挥公司军工技术的优势,把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构思应用到玉柴产品开发和老产品的改进上,既保证了开发进度,又保证了开发质量。在销售方面,建立玉柴办事处,全面负责并协调玉柴产品全过程、全方位形成和发生的各种信息,并及时传递回公司,确保了工作的主动性、信息的准确性和跟进的及时性。在生产方面,该企业近年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建立和完善了玉柴产品的生产专线,实行了数控化改造。

同时,该公司逐步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实行节点管理,既保证了玉柴产品的交货期,又促进了产能稳步提升。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先后通过了ISO/TS16949:2002、ISO9001:2000和GJB9001A-2001标准的认证,坚持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综合运用 APQP、FMEA、SPC、MSA、PPAP等工具和手段,按照玉柴的要求,对生产、管理过程各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控制与分析,实现了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持续改进。该公司通过走“与主机厂同步发展自主创新之路”,在与主机厂同步发展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最终实现了双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2000年进入玉柴配套体系、2001年正式批量供货以来,该公司与玉柴同频共振,精诚合作,与玉柴技术中心一道联合完成8个系列活塞的开发,先后提供新产品200多个品种,并实现了玉柴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以每年10%的增幅上升。

建立内部挖潜机制

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在下游产品涨价的客观事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可以从自身想办法,通过建立内部挖潜机制来减少损失。如2005年以来,由于铝等主要原材料大幅涨价,上面提及的这家公司因此而增加成本300多万元。为了克服成本的压力,降低成本,该公司开展了 “成本风暴”活动,经过近一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到11月底,已产生可计算经济效益410万元,特别是铝屑压块、铝渣过滤两个项目是长期收益项目,每年均可节约近300万元;通过加强购品价格统一控制,制定购物资价格节约奖制度,预计全年可节约100万元; 通过规范废旧物资处理程序,到11月底,共处理废旧物资118万元,因调价创收7万元;各单位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小改小革,掀起了“讲成本、降成本”的热潮。通过开展“成本风暴”活动,干部员工的成本意识得到大幅度提高,出现了“抓成本,事事讲成本”的可喜局面。1-11月份可比产品制造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个百分点,超过2个百分点,材料的综合利用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可节约成本500万元以上。

建立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汽车产业跨国公司化的新经济时代,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被推上了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的舞台,有的甚至成了师徒间的博弈。在这场一开始就不公平的竞争较量中,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呢?笔者建议,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不妨学一学“田忌”的故事,建立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和跨国公司相比,如果我们的产品和品牌不如别人,我们可以在服务上做得更好,比如更快的响应速度、更细致的服务;在产品方面,我们无法在全线产品上和别人竞争,但可以专注于某个特定市场、特定人群,在这一块做得比别人好;在技术方面,我们无法在高精尖上与之竞争,在某些技术应用诀窍上与跨国公司一争高低等等,最终形成企业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我相信每个企业,只要用心,只要敢于创新,就能做到。

有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既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优胜劣汰、竞合的关键时期,也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求得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大浪淘沙,谁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独领风骚,成为市场争宠的骄子,我们将拭目以待。

面对欧美控告中国汽配进口政策引发思考

《办法》出台不过半年多就触发了这场争端,连同2003年—2004年间中美两国围绕中国半导体税制问题的争端一度发展到美国正式向WTO提出申诉的地步,充分显示了我国产业发展政策的潜在贸易争端风险。

要考虑我国产业发展政策的可行性,就应当未雨绸缪,深入研究其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政策的矛盾。

中国和美国、欧盟之间的汽车贸易政策之争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新华社3月31日报道,3月30日,美国欧盟共同向世贸组织投诉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政策。

新的汽车贸易政策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出现了爆炸式增长,由于我国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多数属于合资企业,外方为了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抢占市场份额,同时企图减少对中国的技术转让,维持其对中国的技术优势和在合资企业中的主导权,这些企业大量进口构成整车特征的零部件,在中国国内的合资工厂内部只进行极为简单的组装工序,号称 “仅仅安装上四个轮子”,在中国国内增值程度微不足道,却规避了整车进口的高关税。而由于符合地方及其领导的某些短期目标,这种做法又受到了地方动用行政力量给予的支持鼓励,致使国家提高汽车产品本地化生产能力、促进国内汽车企业技术进步的目的有全面落空之虞。在这种情况下,新《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和《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整车特征”概念并落实其管理,以便促使合资企业推进核心零部件国产化,降低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程度,实属势在必行。

关于美欧对中国汽车产品进口政策的指责,我们首先应当明确,我们决不愿意用、实施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补贴、优惠等政策工具,但我们希望美国和欧盟能够充分意识到,自由化并非GATT/WTO的基本目标,而是实现其基本目标的手段,促使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才是其基本目标之一,GATT/WTO也为此赋予有关成员国一系列可以使用的政策工具。

我国相关规定并非违背WTO规则的要求

就这场争端本身而言,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相关规定并非违背WTO规则的要求。第一,原产地规则通常按照增值程度计算原产地,在中国国内工厂用构成整车特征零部件组装成的整车,其国内增值程度也不足以按照原产地规则认定其为中国国内生产的整车,换言之,对构成整车特征的零部件总成按照整车税率课征进口税,完全合理。第二,WTO《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措施协定》禁止强制性要求外资企业“购买或使用国产品或任何国内来源的产品”,禁止强制性要求外资企业“购买或使用进口产品限制在于其出口的当地产品的数量或价值相关的水平”,但我国无论是新《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还是《办法》,都没有向外资企业施加上述要求,仅仅是堵塞进口税收管理的漏洞而已。

按照WTO争端解决机制,美国和欧盟向 WTO的投诉他们与中国之间为期60天的磋商期,这并不等于WTO专家小组开始工作。美欧双方也均表示希望在WTO启动正式程序之前与中国磋商解决问题。这场争端其最终结果如何,取决于双方的经济政治实力、掌握运用WTO规则的程度以及国际谈判艺术。但《办法》出台不过半年多就触发了这场争端,连同 2003年—2004年间中美两国围绕中国半导体税制问题的争端一度发展到美国正式向WTO提出申诉的地步,充分显示了我国产业发展政策的潜在贸易争端风险。

具有头部带动效应的中国汽车行业若想实现良性循环,就要从“重产销量”改为“重利润”。这一点,一些快速崛起的零部件企业成为了好榜样。

文/《汽车人》张恒

“重产销量”的经营模式变得不再合时宜,中国汽车品牌当下更应该关注利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尤其重资产行业,当市场向好时,“重产销量”或许会有更抢眼的表现;但在市场萎缩时,也会暴露出更多问题,如产能过剩、亏损加剧等。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竞争变得更残酷,要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必须要做出改变。

什么叫循环?“循环”在数学上的表现是:有一个变量,且这个变量经常会为零。债务循环是一个从借贷到偿债的过程,债权产生了利息,投资产生了收益。汽车业的循环如商用车强制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车型,用户需要购买符合排放标准的车型,市场迎来换车潮,新循环由此产生,企业获得了超额利润。

一个良性循环的前提是能创造出合理的利润,对汽车业而言,利润至少包括了产品毛利率、周转率和销量。过去,我国一直过于强调产销量,这使得在2016年到2018年间,各大车企集团因误判乘用车市场未来的增长,进行了一轮轰轰烈烈的产能扩充。实际上,从2018年起,汽车销量急转直下,过剩的产能成为了被浪费的成本,拉低了企业利润。

在强调经济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双循环共同促进”的时期,重点在于如何处理过剩的产能,如何创造利润,而非以往的唯产销量论。

一业带百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能力的进步,我国对汽车产业的带动效应愈发重视。有机构认为:以总产值衡量,2017年汽车在整个经济中占比为4.1%(2017年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销量的峰值),其关联行业影响范围更大;在汽车的下游需求中,20%-30%对应消费,60%-70%对应投资;从产业经济学角度考虑,若使用投入产出表计算行业的影响力系数,汽车行业对其他产业的协同带动效应在53个行业中排名第4,仅次于计算机通信、化纤制造和电气机械。

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DP和制造业GDP的比重,反映了汽车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程度。有机构研究了近期数据,认为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在近年稳中有升,随扶持政策在增长上呈现一定周期性。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1.30%-1.60%区间;受益于汽车“新四化”转型,汽车工业的辐射和带动效应逐步加强,占制造业GDP的比重由3.68%逐年攀升至5.81%。2020年6月和7月汽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3.4%和21.6%,均位居41个大类行业首位。

汽车工业对几乎所有行业都有带动效应,尤其是汽车在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整车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对第三产业带动效应愈发明显,产业链在不断拉长,辐射面变得更广。

整车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配件)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分别为2.479983和2.401938。意思是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业每增值1万元,分别带动其他产业增值2.479983万元和2.401938万元。

值得重视的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整车制造相差甚微,表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对下游产业有着同样强劲的带动能力。有机构预计,2020年汽车工业对全行业整体带动效应预计可达38650.6亿元,带动效应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10.41%。显而易见,在中国的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如果能顺利走出泥潭,汽车产业包括零部件制造业起到的作用是无法忽视的。

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金融炼金术》一书中,作者索罗斯用大量篇幅介绍了经济模型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良性循环中,产生合理的利润必不可少。过去,我国过于强调销量,一辆车从立项设计、生产制造到车辆报废完成它的生命周期,如果没有产生足够的利润,即使循环有了,也未必是良性的。

产能过剩和消费不足,一直都是我国经济的掣肘。企业层面,如果能合理分配产能,更为重视利润而非产销量,把赚来的钱投入到研发和工人当中去,将对实现内循环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外利润差

不妨对比一下中国汽车品牌和国际汽车品牌在毛利率上的区别。在德系,2019年奥迪、奔驰和宝马的毛利率分别为14.5%、16.9%和17.3%,较2011年分别下降4.1、7.1和3.8个百分点。在日系,本田自2010年来毛利率持续下降,至2019年下降至20.6%,较2010年下降6.7个百分点;丰田毛利率近年来平均在18.1%左右。在美系,2010年至2012年间福特汽车的毛利率从15.6%下滑至13.0%,2019年毛利率大幅下滑至7.5%;通用汽车自2015年来毛利率企稳回升,2017年至2019年平均为19.2%;特斯拉公布2020年一季度的毛利率为25.5%。

大致而言,日系两大品牌的平均毛利率为19.35%,好于德系三大豪华品牌的平均毛利率16.23%,而美系品牌中,福特表现不佳,特斯拉优势明显,三者平均有17.2%的毛利率。

对比中国品牌,2019年年报,长安汽车的整车毛利率为14.68%;广汽集团的整车毛利率为6.45%;长城汽车的毛利率为16.25%;北汽蓝谷的毛利率为11.51%。此外,吉利汽车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下降0.7个百分点至17.11%;蔚来汽车2020年第二季度毛利率转正为9.7%。上面几家固然代表不了中国汽车业,却也体现出差距。

从中可以得到一个大致的景象,中国汽车品牌的产品毛利率相比国际品牌还有差距。外资品牌,尤其是德系品牌毛利率的下滑,很大一部分来自品牌下沉。

所以,既要看毛利率,同时也要看市占率。在经济不景气时期,牺牲利润换取市场是商业竞争中常见的策略。

中汽协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中国汽车品牌市占率持续下跌。2020年1-7月,中国汽车品牌的本土市占率是36%,相比去年同期的39.2%下降3.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德系品牌1-7月的市占率达到25.1%,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保持第二位。日系品牌1-7月的市场占有率为24.1%,同比提升了2.3个百分点,与德系品牌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如果单看中国汽车品牌头部公司的毛利率还不算太差,但如果综合市占率的变化一起分析,差距就又明显了。

零部件突围

中国汽车企业大而不强,但中国零部件企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一些细分领域的零部件企业发展迅猛。伴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利好的政策背景,它们从过去默默无闻的配角成长为无法忽视的力量。

福耀玻璃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中信戴卡成为中国领先的铝车轮制造商,宁德时代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这些中国本土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凭借自主研发能力,正逐步打破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垄断。

福耀玻璃2020年上半年年报显示,汽车玻璃产品毛利率高达32.85%。放眼全球制造业,这是一个令人眼红的数字。宁德时代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动力电池系统的毛利率为28.88%,也是一个相当不俗的数据,显示了新兴行业的“暴利”。此外,国内汽车电子系统的领头企业德赛西威2020年上半年年报显示,汽车电子系统的毛利率为22.4%。

全球车市已经进入存量市场,受近年来全球汽车销量持续下滑以及2020年海外疫情的冲击,全球车企的盈利情况面临挑战。海外疫情持续,将逐步改变全球汽车零部件的竞争格局,国际车企为降成本,更换供应商的意愿变得更强烈。特斯拉承诺在2020年年底实现零配件100%的国产化率。有机构认为,全部国产化的特斯拉,毛利率可以进一步提升至30%。

中央提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用意上,其一是应对过剩的产能,其二是希望中国老百姓的收入能够提高,多花钱消费,增加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在外循环上,中国企业需要更具话语权,赚取更多利润,这可以说是中国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目标。(文/《汽车人》张恒,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