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_2024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出炉,中国企业占15家

车东西

作者?|Juice

编辑?|晓寒

最近一两天,关于苹果造车的消息铺天盖地的传来,引起了热烈关注。

昨天,台湾经济日报称苹果最近向和大、贸联、和勤、富田等台湾汽车零部件厂商提出了备货要求,苹果预计将会在明年9月发表苹果汽车,还称其原型车已经在美国加州上路测试。

台媒称苹果汽车明年三季度亮相

而在今日,路透社又发布消息称,苹果在2024年生产一款纯电动乘用车,路透社还引援了接近苹果的人士的消息称,苹果正在研发低成本长续航的动力电池。

十余天前,外媒DigiTimes预测也苹果汽车将在2024~2025年亮相。

虽然这几条消息的时间看上去都有一定的冲突,但苹果在2014年开始进入电动汽车领域后已经申请了多个专利,此次供应链企业的密切发声,也暗示着苹果的首款汽车可能真的要来了。

但事实上,苹果官方对于苹果汽车的发布时间并没有公布明确的时间线,这件事目前还没有定数,更多的是一种猜测。

在与行业人士交流以及回顾了苹果汽车专利(可参考车东西此前报道《苹果造车之心不死!1年新增30项专利,各个都是黑科技》、《70项专利解密苹果汽车!脑洞太大,特斯拉都追不上》、《苹果玩智能汽车,路子比特斯拉还野》)之后,车东西也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几乎可以断定苹果汽车真的已经在路上了。

为了准确的认识苹果造车这件事,车东西整理了十个比较关键的问题,理清了这十个问题,对苹果造车就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一、苹果为什么要造车?抓住时代风口

苹果公司主打的产品主要是为以iPhone、Mac、iPad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在汽车领域并不是主力玩家,而之前也并没有很多经验,尽管如此,苹果还是跨界进入了这个赛道,那么苹果为何会这么做?

在车东西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方面在特斯拉的带领下,全球都掀起了智能电动汽车的浪潮,同时各国也在积极鼓励车企开始电动化转型。多个跨界玩家如蔚来、理想、小鹏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而且股价和市值也在不断飙升。

目前特斯拉的市值超过了丰田大众两大车企之和,蔚来汽车的市值也一度超越了宝马集团,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明显。

特斯拉市值6160亿美元

另一方面,苹果在10月底正式发布了2020财年Q4财报,财报显示,第四季度苹果的营收为646.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34亿元),跟去年同期的640.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91亿元)相比增长1%,而净利润为126.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29亿元),比去年的136.8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96亿元)相比下降8%。

而且苹果此前最为倚重的iPhone业务营收却同比下滑20.7%,营收为264.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31亿元)。

在这样的环境下,苹果也需要更多的业务来支持其自身发展,近期大火的智能电动汽车则无疑是苹果最好的选择。

苹果虽然在汽车领域也已经推出了Car?Play,但对于一贯致力于C端市场的苹果来说,Car?Play显然不能满足苹果在汽车领域的野心,直接生产面向用户的苹果汽车才更符合苹果的一贯作风。

CarPlay

作为行业颠覆者,苹果若能推出具有苹果特色的智能电动汽车,或将会影响行业未来十年的走向,苹果市值能否达到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6万亿元)可能也全都系于苹果汽车了。

二、苹果有汽车人才吗?频繁挖角已组建完整造车队伍

虽然确认苹果肯定会造车,但汽车毕竟是一个大工程,还需要人才、资金、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支撑。那么,苹果在这些方面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首先我们来看看苹果的人才储备。2014年3月,苹果在日内瓦车展发布Carplay车载软件之后,便开始对汽车进行实质性的研究。2015年,有媒体报道称苹果的汽车项目有数千人参与研发工作。同时,苹果也一直在鼓励特斯拉员工加入苹果公司。

这一年,苹果从全球各大车企都挖来了优秀的人才,包括特斯拉、克莱斯勒汽车、大众集团。在这其中,就包括特斯拉前副总裁Chris?Porritt。目前,他还在苹果的Titan项目中担任重要职位。

此外,苹果在2015年还从英伟达、Waymo等公司聘用自动驾驶相关的人才,帮助苹果研发自动驾驶系统。苹果还从三星公司“挖”走至少三名电池专家,主攻动力电池技术。

在2016年7月,《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苹果返聘已退休的苹果前硬件高级副总裁Bob?Mansfield,并由他来接管Titan汽车项目。

苹果前硬件高级副总裁Bob?Mansfield

虽然苹果一直没有公布过团队人数,但从公开信息中也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2018年7月,苹果起诉前华人工程师张晓浪时,曾在诉讼文件中显示5000名员工正在参与研究其自动驾驶项目。

从这些信息来看,苹果内部对于汽车业务仍然是非常重视,在成立以来也已经进行了多次扩招,所吸纳的员工包括传统主机厂、新造车公司、自动驾驶公司甚至动力电池企业,几乎是涵盖了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所有项目。也就是说,苹果对于汽车人才的储备是全方位的。

三、苹果造车缺钱吗?现金储备1.26万亿并不差钱

众所周知,造车是一件烧钱的事。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最成功的车企特斯拉在成立的17年中,几乎每一年都在亏损,累计烧钱超过了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7亿元),蔚来汽车在成立之后也烧了200多亿元才换来了今天的成绩,小鹏理想汽车都经历过相似的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新造车公司都一次而失败,戴森在烧了26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28亿元)之后,宣布放弃造车,拜腾也在烧了84亿元后陷入困境。

戴森宣布放弃造车

这也说明了,烧钱不一定能推出一个崭新的汽车品牌,但是没有钱一定无法做到。而作为全球做成功的科技公司之一,苹果的现金流储备一直位居全球前列,对于苹果来说,烧钱造车并不会对原来的业务造成什么影响。

苹果公司今年Q4财报数据显示,目前苹果手握1918.3亿美元现金(约合人民币1.26万亿),也就是说苹果手里的现金数量都已经超过了很多公司的市值。

手里有钱的苹果也愿意向造车业务上砸钱,今年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分析师Katy?Huberty曾分析苹果今年将投入近1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43亿元)用于汽车研发。

而摩根士丹利的数据还显示,全球汽车行业用于研发汽车科技的资金在800亿美元~1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35亿元~6544亿元)之间,也就是,苹果一年投入的资金就占全球汽车产业研发资金的20%以上,从中也能看出苹果多舍得为汽车业务花钱了。

四、苹果造车有技术吗?已有超百项专利在手

人才和资金对于苹果来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那么一直在消费电子领域发力的苹果汽车领域可谓是门外汉了,苹果在汽车领域是否积攒了什么技术呢?

事实上,苹果在汽车领域的技术储备也非常深厚,今年以来,车东西持续在跟踪苹果的汽车专利情况,几乎每隔两三个月,苹果就能拿出了几十个新的专利。

在2019年,苹果在汽车领域一共获得了30多项专利,涉及自动驾驶、AR导航、车载VR、车内支付、生物识别、智能硬件、车外交互、虚拟后视镜等多个领域。

苹果2019年以来获得的汽车相关专利

比较有创意的专利包括,将安全带变为触控板进行一些车载功能的操作、用智能车门来防止开门时发生的事故、将后视镜画面投射到侧面车窗等。

而步入2020年之后,苹果同样也没有停止对汽车技术的探索,截止今年12月,苹果在汽车领域又拿下了将近40个专利,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身、电动汽车、安全保障方面都有涉猎。

具体可参考车东西此前报道《苹果造车之心不死!1年新增30项专利,各个都是黑科技》、《70项专利解密苹果汽车!脑洞太大,特斯拉都追不上》、《苹果玩智能汽车,路子比特斯拉还野》。

从这些专利的情况来看,虽然苹果还没有正式拿出自己的车型,但是已经在整车制造、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专利技术。

目前苹果已经积累了上百项汽车方面的专利,每一个新的专利都显示了苹果对于智能电动汽车的新思考。也就是说,苹果汽车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现,但是等到发布的时候,一定会是颠覆汽车行业的创举。

也正是在人才、技术和资金上的储备,汽车行业的多个大佬都将苹果视为最大的对手。2016年,马斯克就曾表示:“特斯拉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谷歌,而是是苹果公司。”当年,福特时任CEO马克·菲尔兹(Mark?Fields)也认为谷歌苹果将会是最大的对手,而不是通用或FCA。

即使苹果在这四年内造车之路并不是很顺畅,也还有人认为苹果不可忽视。在第十二届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蔚来汽车CEO李斌认为在高端市场,未来将仅剩下5家左右车企,特斯拉和苹果将会位居其中。

五、苹果造车的进展如何?正建设供应链体系

虽然苹果在造车这条路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但是苹果至今还没有向外公布过造车的进展,外界对于苹果的造车情况,还不是非常清晰。

目前对于苹果造车的进展只能通过供应商和知情人士来透露,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我们也能大概了解到苹果造车的进展。

进入十二月份以来,关于苹果造车的新闻突然多了起来,12月10日,外媒DigiTimes报道称,近期汽车电子等相关供应链的消息显示,苹果将在美国设厂制造汽车,生产、初步技术、产品参数已经基本确定,目前已经开始与汽车电子供应商展开初步的合作洽谈。

苹果目前正在了解汽车产品的技术规格、成本、产品前景等多项指标,这类似于行业内的询价(RFQ)流程,同时也有不少供应商开始向苹果送样。DigiTimes还表示,苹果正在与台积电联合研发自动驾驶芯片。

而就在日前,台网的供应链企业再次向外传出了苹果造车的消息。台湾经济日报称,近期苹果开始向向和大、贸联、和勤、富田等等汽车零部件厂提出了备货要求,这些企业已经入到了苹果汽车的供应链之中。

甚至还在文中表示,因苹果的需求量巨大,和大、贸联等厂商全面爆单。

台媒统计的供应商信息

而路透社也在今天报道称苹果目前正在进行动力电池、自动驾驶的进一步研究。在动力电池方面,苹果正在研究大电池和类似CTP的技术,在电池原材料方面,苹果可能也在研究磷酸铁锂电池。

自动驾驶方面苹果将会用多个激光雷达,苹果在自研激光雷达的同时还在和潜在激光雷达供应商进行谈判。

从这些信息来看,苹果确实已经在谋划自己的第一款车了,跟零部件厂商开始接触了,首款车的推出只是时间问题。但另一方面,苹果在核心科技方面还在进行研究。

六、苹果造车还有那些障碍?自动驾驶仍待突破

对于屡屡打造颠覆性产品的苹果来说,不会仅仅满足于打造一款普普通通的汽车,但要想达到这样的结果,苹果无疑还面临一些阻碍。

首先在整车制造方面,苹果并没有自己独立造车的经验,在动力电池这样的核心零部件方面还存在不小的短板。

其次,苹果要打造的一定是一款智能电动汽车,其中自动驾驶一定会成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苹果目前在技术和数据收集上都存在一定的短板,自动驾驶技术并没有太多的突破。

年初,美国加州车管局(DMV)公布了58家自动驾驶公司(其中有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的公司有56家)在2019年度的自动驾驶路测数据。

在2017年就获得了路测资格的苹果也在其中,但从结果上来看,苹果的成绩并不算好,与谷歌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谷歌Waymo和苹果的路测数据

2019年,苹果的成绩是路测总里程达到7544英里(约合1.2万公里),路测车辆70台,MPD(Miles?Per?Disengagement,衡量一辆自动驾驶汽车“驾驶水平”最直观的指标)为117.88英里(约合189.7公里)。谷歌Waymo在2019年的路测总里程约145万英里(约合233万公里),路测车辆148台,MPD为13219.43英里(约合2.12万公里)。

在最为关键的MPD数据上,谷歌Waymo的成绩是苹果的112倍还多。这就意味着,在自动驾驶技术方案,苹果还落后Waymo很多。

苹果用于自动驾驶测试的雷克萨斯RX450h

而在自动驾驶数据收集上,苹果这70辆车收集数据的能力也远远赶不上特斯拉,毕竟在影子模式的协助下,特斯拉有超过100万辆车都在进行自动驾驶的数据收集。

总的来看,苹果在造车路上还没能实现从0到1的跨越,在未来汽车行业竞争中最为关键的自动驾驶技术上苹果的建树也不算多,这也是苹果在造车路上不得不面临的阻碍。

七、苹果新车何时面世?未来2~3年或将发布

在苹果造车这件事上,除了苹果默默进行的一些努力之外,最吸引消费者的无疑是苹果汽车什么时候才会推出,而这一讨论近日非常火热。

10天前,媒体DigiTimes曾表示,预计2024~2025年苹果汽车就会正式亮相于苹果发布会。当时这一消息就曾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DigiTimes预测苹果汽车将在2024~2025年亮相

日前,台湾媒体的言论更是将这个时间往前提了两年不止,台湾经济日报称,零部件供应商证实苹果将会在明年9月份发表苹果汽车,比原先规划提早至少两年,其原型车已经在美国加州上路测试。

而今日,路透社也发表文章称苹果在2024年生产一款电动乘用车。

短短十余天的时间,苹果汽车的发布会时间就在2021年、2024年、2024~2025年这三个时间点反复跳动,让吃瓜群众吃的不亦乐乎。

事实上,关于苹果汽车亮相时间的讨论由来已久。2016年,特斯拉CEO马斯克做客Code?Conference时曾表示:“如果不出意外,5年之后,你办公室窗前的马路上就会开过一辆真正印着苹果Logo的汽车”。但是五年过去了,窗外跑的汽车依然是BBA、大众、丰田、特斯拉。

马斯克

不过,从目前的消息来看,苹果在造车这件事上确实已经动了真格,但鉴于目前并没有海外媒体报道或是拍到所谓的苹果原型车,新车明年发表这个说法还有待考证。

现在传的比较多的时间点2024~2025年,无论是DigiTimes还是路透社都倾向于这个时间点,知名分析师郭明錤也曾预测苹果汽车将会在2023年至2025年间发布。

但苹果的研发能力和执行力都非常优秀,在已经开始布局供应链的情况下,再等3~5年发布苹果汽车看上去则过于缓慢,并不符合苹果的一贯作风。

由此来看,苹果汽车在明年发布的难度会比较大,但是2022年和2023年可能将会是关键节点。不过这都是猜测,苹果汽车的发布时间还是要等官方确认。

八、苹果将会造一辆什么样的车?将会具有三大特点

虽然苹果汽车的发布时间还不确定,但是不妨碍我们对苹果汽车进行猜测。苹果持续更新的专利技术也为我们提供了足够多的线索。

车东西此前曾连续跟踪了苹果曾获的的汽车专利,结合这些专利,车东西认为苹果的首款汽车将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将对机械结构不断优化,并且让硬件往智能化演进。

苹果一直以来都是一家硬件公司,在开发硬件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特性保留到了苹果汽车专利里面。

苹果的汽车专利中也对硬件做了很多的设计,如对车门的铰链进行了重新设计,可以解决开门时碰到周围车辆和撞到自动车的情况;保险杠加入了可伸缩的功能,从而减轻碰撞造成的伤害;车窗可以根据乘员的需求调节颜色、反射率和透明度,既可以保证车内隐私,也能调节车内氛围。

苹果专利中车门的结构

苹果还申请了多项汽车悬架的专利,车辆在检测当前道路状况后,会主动调节悬架,让车内乘员乘坐始终保持舒适状态。

甚至,苹果还想把安全气囊也塞入到安全带内。

安全带安全气囊

但仅对硬件进行改进并不是苹果最终的追求。在苹果的设想中,门把手内可以加入Touch?ID或Face?ID识别装置,提升安全性。

车辆的安全带也可以变成可触摸式,用户可以在安全带上定义不同的功能按键,并通过点按、滑动的方式调整车辆的音量、接听电话、询问Siri等功能。通过安全带实现车载音频和通讯的功能。内置麦克风离驾驶员的嘴更近,因此可以获得更好的收音效果。

驾驶员可以对驾驶员上的按钮、功能进行自由定义

通过嵌入生物识别技术和传感器,检验驾驶员是否酒驾。安全带进行加热,让驾驶员和乘客感受到温暖。此外,前排安全带可以控制后排系统,同时还能利用外界照射的阳光进行太阳能供电。

对于硬件的改进也能看出苹果在汽车上的思考,而对数十年未变革过的安全带进行重新设计则彰显了苹果的颠覆性思维。

2、AR、VR等虚拟现实技术将会出现在汽车上。

苹果去年的专利就在考虑VR技术和汽车的结合,希望用户可以在车上进行沉浸式VR会议。而一直以来,AR增强现实都是苹果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将这一技术搬上车也是苹果的目标之一。

在这方面,苹果的方向是AR-HUD,截止目前,苹果一共获得了四项有关AR-HUD的专利。苹果的AR-HUD除了可以导航之外,还能翻译路牌。

AR-HUD可翻译路牌

有了AR-HUD,驾驶员还可以直接在挡风玻璃上通话,显示画面的大小可以和一样,让通话更有临场感。在驾驶过程中,FaceTime电话并不会挡住驾驶员视线,副驾可以看到完整的画面,主驾只能音频通话。当车辆速度下降或者停止时,驾驶员一侧才会显示FaceTime画面。

通过挡风玻璃可以实现FaceTime电话

这些功能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还不是很成熟,但考虑到苹果汽车还不会在近期推出,随着技术的演进,这些炫酷的功能出现在苹果汽车上也并非不可能。

3、自动驾驶将会是重头戏。

虽然苹果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研发进展并不迅速,但是苹果对于自动驾驶仍然非常重视,多项专利都涉及到了自动驾驶。

可以肯定的是,苹果的自动驾驶技术一定会用激光雷达,从2018年至今,苹果在激光雷达上已经获得了多个专利技术。

在苹果的专利中,激光雷达不但可以用来识别和测距,还能在极暗光环境下探测可能在道路上出现的动物和行人。

红外相机激光雷达测距

同时,专利文件还展示了其他传感器组件,包括摄像头、生物探测处理器、激光雷达、垂直腔面射型激光脉冲控制器等。

这些传感器拥有不同的探测本领,实时观察车辆周围和前方的路况信息。专利显示,苹果希望在传感器集信息之后,进行数据共享,让自动驾驶的决策过程更加精准。

苹果还考虑到了自动驾驶汽车去充电的问题,根据苹果的专利,电动汽车可以自动驾驶到充电站并自动插入插头充电。

具体可参考车东西此前报道《苹果造车之心不死!1年新增30项专利,各个都是黑科技》、《70项专利解密苹果汽车!脑洞太大,特斯拉都追不上》、《苹果玩智能汽车,路子比特斯拉还野》。

总的来看,虽然苹果汽车还没有亮相,但是苹果已经构想了一个汽车的蓝图,比如全车身智能化的硬件,VR和AR技术进入座舱内部,更加准确智能的自动驾驶,这些功能都非常值得期待,相应的苹果汽车也非常值得期待。

九、苹果会自产汽车吗?短期内可能会选择代工

在苹果造车方面,还有一件事值得大家思考,即苹果会进行自产还是代工?

在传统的消费电子领域,代工的模式非常成熟,像富士康、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在代工方面做的都非常成功,而在汽车领域代工并不普遍,仅有麦格纳会帮车企代工一些高端车型。

从外媒消息来看,苹果确有代工的想法,路透社报道,苹果此前曾与麦格纳就生产汽车进行过谈判,但由于苹果的并不清晰,谈判最终并没有成功。

目前来看苹果确实也少有建厂的传闻,再加上苹果此前并无生产汽车的经验,自己贸然建厂还需要很多流程需要打通。

最适合苹果的方式或许只剩下代工生产和建立合资车企来生产这两条路了。

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仅限于苹果汽车的初期,等苹果汽车每年都能达到一定的销量之后,苹果一定会考虑自产汽车。

这既跟苹果一直以来的发展理念有关,也跟汽车产业的普遍规律有关。

十、苹果何时开始造车?乔布斯时代已有念头

总的来看,苹果进入汽车行业并不是一时突发奇想,而是很早之前就有的想法。

《纽约时报》报道显示,乔布斯生前就打算开发汽车品牌iCar,而苹果前高管也曾表示乔布斯在2008年就有造车的念头,但当时主要精力放在了研发手机上面。

进入了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后,苹果在手机市场站稳了脚步,就开始重新考虑进入汽车行业了。在2014年,苹果开启了代号为“泰坦”,正式对汽车进行研发。

在发展之初,苹果一直集中在汽车硬件的开发方面,直到2016年,苹果前硬件高级副总裁Bob?Mansfield接任Titan汽车项目后,苹果的研发路线曾从汽车硬件开发转变为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

2017年,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在接受彭博电视台访时说:“苹果正在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但不一定会开发出真正的硬件产品。”2018年,苹果对自动驾驶的测试不断升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但在2019年,有关苹果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在逐渐减少,甚至还曝出苹果在自动驾驶部门裁员200人的消息,唯一重磅的消息是苹果收购了Drive.ai自动驾驶公司,苹果无论在自动驾驶还是造车领域似乎正在更加低调。

而最近,根据报道,目前苹果的自动驾驶部门负责人再次换人,由机器学习和AI战略高级副总裁John?Giannandrea担任主管,前主管Bob?Mansfield正式退休。苹果Titan项目执行主管Doug?Field直接向John?Giannandrea汇报,John?Giannandrea直接向苹果CEO库克汇报。

苹果高级副总裁John?Giannandrea

此后,近段时间以来,苹果在造车方面的消息再起,而且似乎距离第一款车的推出已经不远了。

从这段历程来看,虽然苹果的造车之路并不顺畅,但是苹果始终不曾放弃过这一,也正因为如此,苹果汽车才值得用户一直期待。

结语:苹果造车,从不是说说而已

在汽车行业进行四化转型之后,越来越多的跨界玩家进入到了汽车领域,但在这些外来者中,有人成功,有人黯然退场,有人还在继续坚持。

苹果就属于还在继续坚持阵营中的一员,虽然进展并不算迅速,但是苹果在人才储备、资金储备方面都不逊色,凭借着资金和人才的投入,苹果已经取得了超过百项的汽车专利,也仍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造车准备。

现阶段,关于苹果造车的信息再次增加,也说明苹果造车可能快要到一个新的节点了。苹果这个新造车玩家也正在跑步进场,如果苹果在未来几年的某一个发布会上突然亮出了苹果汽车,也不会让人意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汽车领域卷土重来,富士康已迈出激进的一步。

在10月中旬的企业科技日上,富士康一口气对外公布了多个野心勃勃的电动车,并提出了5年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如果说,年初与菲亚特克莱斯勒(以下简称FCA)成立合资公司仅仅是观望阶段的“小打小闹”,那当下的富士康已走过厉兵秣马的酝酿阶段,棋局里即将落下的每一颗棋子,都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路。

“将台湾的电动汽车产业推向世界。”

这句看似打鸡血的口号,正是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在发布会现场立下的flag。2019年,他接任一把手后就开启了内部改革,将富士康的转型升级为“3+3”战略,即积极切入电动汽车、健康医疗与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抢滩人工智能、5G和半导体三大新兴技术。此次发布的电动车愿景,正契合最新布局。

按照刘扬伟的说法,富士康未来不会生产整车,也不会打造自己的电动汽车品牌,但是在2025年到2027年间,他们要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提供零部件或服务。

此举决心很大,野心也不小。据悉,围绕着电动车领域的生产链条,富士康已经与多家汽车制造商就合作进行谈判,按照一把手刘扬伟自己的估算,2027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000万辆,这意味着,每年至少有300万辆新车将被深深打上Foxconn的烙印。

“造车梦”,从郭台铭到刘扬伟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代组装商,也是苹果产品的主要组装商。大多数人对该公司的记忆,或许还停留在深陷舆论漩涡的“血汗工厂”,而掌门人的形象,也依旧停留在创始人郭台铭阶段,但实际上,如今的富士康已被刘扬伟接棒,且正在试图打造出比“苹果组装厂”更加多元的身份。

最近几年,该公司频频试水汽车领域,并试图在电动车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占据核心地位。囿于笔墨,我们对富士康早期联姻北汽探索汽车租赁、收购安泰电业试图蚕食汽车电子市场等“旧事”暂且按下不提;而业界曾经频传富士康与吉利、裕隆等汽车制造商接触,商讨合作造车的可能性,但却被一再否认的诸多“传闻”,在此也略过不再赘述。

最早,从造车新势力的襁褓期开始追溯。

2015年,富士康联手腾讯、和谐汽车联合打造“和谐富腾”,以3:3:4的比例共同出资10亿元人民币。按照彼时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规划,富士康负责电动车的设计与生产制造,和谐汽车负责汽车项目的营销和服务网络搭建,而腾讯则负责车联网系统和技术平台供应商,因三方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新闻一时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造车新势力们尚在孵化酝酿的阶段,和谐富腾成立伊始,就吸引了包括原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沃尔沃中国销售公司前CEO付强、以及主导过宝马i8项目的集团副总裁毕福康的加入。随后,和谐富腾投资孵化了两个主要汽车项目,分别是主攻高端电动车的FMC?(全称Future?Mobility?Corporation)和主打经济型电动车的爱车(浙江爱车互联网智能电动车公司)。

然而行至中途,富士康反悔了。

时间回拨到2016年,付强的爱驰亿维悄然成立。爱驰亿维与“爱车”的资本关系尚未被业界彻底梳理清楚,该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就在上饶正式签约,虽然项目背后的投资方有和谐富腾,但签约仪式的活动现场却没有富士康的代表出席。有消息称,富士康已知难而退,决定与造车项目分道扬镳,不再参与爱车和FMC的后续投资。

后面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了。有人评价富士康是悬崖勒马,提前嗅到造车的风险,回归代工老本行才是明智之举;但也有人批评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卸磨杀驴,扔下烂摊子,又让陷入债务危机的和谐福腾屋漏偏逢连夜雨,回想昔日“铁三角”的豪言壮语,难免扼腕叹息。

尽管如此,对于电动车这块巨大的蛋糕,富士康心不死。在和谐福腾已近乎销声匿迹的2018年,富士康旗下的鸿海精密又通过子公司注入3亿元人民币,参与了小鹏汽车的B轮融资。只是一年以后,小鹏汽车海外结构重组,经多方协商讨论并由会计师审核,决定由关联方IDG接收富士康股权以配合小鹏重组,根据官方的说法,富士康退出小鹏股权是为了避免影响后者重组的时间表和确定性。

再次回归公众视野,已是2020年

今年1月,日本媒体首先爆出FCA与富士康成立合资公司,两家企业将联合在中国研发和生产纯电动汽车,未来不排除外销出口的可能性。后来,FCA在中国地区的官方微信平台也证实了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并表示合资企业将在中国开发和制造新一代的纯电动汽车,并涉足车联网业务。

虽然此次合作的具体投资金额尚未确定,但富士康方面将持有合资企业50%的股份,FCA则持有其余剩下的股份。刘扬伟彼时曾则向等外媒透露,该公司将在新的合资公司里承担设计、零部件和供应链管理的角色,按照他个人的预测,从长远来看,汽车业务将占集团总销售额的10%。

与FCA官宣“联姻”的一个月后,富士康又表示将与台湾裕隆汽车成立合资企业,并与裕隆旗下的另一家子公司合作开发电动汽车,富士康可能会为这合资企业提供零部件组装服务。

要做“电动车界的安卓”

把镜头拉回当下,富士康打算怎么玩?

在近日的“鸿海科技日”上,富士康正式对外发布了纯电动底盘平台MIH,作为中的开放式平台,MIH粗线条勾勒了富士康对电底盘以及汽车软硬件未来形态的大致轮廓。按照富士康披露的信息,他们必须尽快建立开放平台,为汽车制造商生产包括电池和汽车互联网服务在内的关键电动汽车零部件。

一言以蔽之,成为电气化时代的安卓。

富士康的现任技术负责人魏国章曾为苹果开发了多款核心软件,他在科技日现场介绍MIH新平台时表示,新项目具有“软件定义”、“软硬分层”与“开放生态”三大特色,能助力阶段电气化时代中短期的发展痛点。未来,将通过“软件定义”持续为汽车更新升级,在“软硬分层”的构架下,开发周期被缩短,效率得以提高,开放平台又降低了进入门坎,让更多伙伴可加入电动车产业的开发和创新探索。

根据现场PPT和外媒的公开信息,新的底盘平台能兼顾横跨B级车到E级车,支持前驱、后驱和四驱车型,配备的电池包电量暂时被划分为93kWh、100kWh和116kWh三个级别。前驱电机与后驱电机也能通过灵活的搭配,提供不同的动力输出。

但是,这似乎不能喂饱富士康的野心。

他们已把目光聚焦到电池板块。刘扬伟对外介绍,富士康还在2024年前推出一种商业化固态电池,这有可能取代当下电动汽车领域常用的锂离子电池。

从锂电池技术的发展路径来看,锂电池能够实现的能量密度已经逐渐接近了极限,而固态电池可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且能突破当下锂电池的重量与成本瓶颈,更好地解决安全隐患,有望将锂电池的发展带进一个新的时代。

东瀛日本算是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起步较早,最早入局的丰田在2008年就与固态电池创企伊利卡(Ilika)展开了合作,而在2019年,他们又宣布与松下合作研发硫化物固态电池,虽已推出固态电池原型产品,但真正走向市场化商业应用预计要到2025年左右。除了技术维度的不算完善,固态电池当下的高成本也是一大难题。

据丰田方面给出的数据,固态电池原型产品在充电速度上相较于现有锂电池具有明显优势,电量从0到100%仅需15分钟。而在电池寿命方面,丰田汽车其生产的固态电池在使用30年后仍保持90%以上的性能。

刘扬伟曾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富士康正在努力在中国和美国建立供应链,以实现其在世界各地的投资多元化。

就在上个月,该公司与与国巨集团(Yageo?Group)正式结成了“战略联盟”,国巨将分享多年来在电动汽车零部件方面积累的经验,以及在5G技术和半导体封装方面的优势,助力富士康羽翼未丰的电动汽车业务。

转型承压,狠话易变笑话?

门口的野蛮人们,在进军汽车行业之前,总是会喊出最亮的狠话。从乐视造车,欲将生态一统天下,到宝能等地产商动辄“几百亿造车、几万亿产值”,以及各大新势力构建起千万辆级电动车产能。然而狠话落地不成,便是最响的笑话。

富士康自投资和谐富腾开始,到小鹏股权退出,已经是上一轮笑话的深度参与者,显然它还不肯放弃这个回合抛出狠话的机会。

究其本质,鸿海/富士康造车的难点,在另一面便是催生其染指汽车产业野心的根源。原来放出狠话的动力,和沦为笑话的诱因,竟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转型压力来临,富士康无法固守原有阵地,必须朝着汽车产业拓展;而既有的痼疾和欠缺的汽车制造根基,又增大了失败的风险。

截至目前,鸿海约有一半的销售额来自美国的苹果公司,但是其智能手机制造部门的利润率已在近年遭遇继续萎缩。且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富士康依靠苹果的代加工业务在销售额方面一度超越华为,但利润表现却普遍偏低。

特别是2016年以后,由于智能手机竞争日趋激烈,各品牌之间的价格战也越来越激化,利润贡献更是持续逆风。在2018年,该公司全年合并纯利润为1290亿台币,同比减少7%,成长模式和盈利业务的转型迫在眉睫,到了2019财年,富士康净利润下滑11%,跌到1153亿台币,连续3年下滑。

及至2019年,鸿海创始人郭台铭辞去董事长一职,刘扬伟履新,上任后即在同年11月的集团总结会议上提出“减少销售毛利率不到10%的业务”等建议,直言要努力减少对代工制造业的依赖,表明了该公司上层从郭台铭时代的重规模向未来重利润的经营转换的决心。

实际上,鸿海系旗下的台湾面板子公司群创光电就已在电视市场日渐收缩的大环境下,率先在业务上向汽车板块转移。富士康此前也曾多次试图面向电动汽车业务进行变革,但这些尝试并不算成功,据悉,以2020年和肺炎疫情的重创为契机,该公司将在电动车业务板块启动更多集团层面的。

2019年,鸿海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销售额接近95亿新台币,该公司希望到2025年,汽车和其他新业务能帮助毛利率提高到10%,并设定了五年后销售额达到1万亿新台币的目标。

台湾北极星研究院(Polaris?Research?Institute)院长梁国元表示,富士康的智能手机业务利润率不高,所以一直希望能入局附加值更高的事情,电动汽车是一个理性的候选。

然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10%电动车市场谈何容易?谈何容易?谈何容易?

要做汽车中的谷歌安卓,实际上这样的企业大有人在,并且多数实力极为强大,都是在各自领域中的领跑者和巨头。

在系统供应商层面,不但有百度、谷歌和苹果这种老牌汽车系统供应商,还有风头最健的华为鸿蒙,正挟5G优势半路杀出。而三电层面,宁德时代/LG的电池实力远胜于富士康旗下的锂电科技(1%的宁德时代股权并不能让富士康左右竞争态势)。IGBT方面,海外的英飞凌、博世和国内的中车、斯达都已经构筑起技术壁垒。电控领域有联电等领跑。更不用说还有比亚迪这家既有电动车整车业务又有最完整供应链的全能选手,从电池电机电控到IGBT一应俱全。

二是中美纷争影响苹果,而苹果影响富士康。当美国极力打压华为,一方面是利益诉求使得这个霸权国家竭力阻拦中国2025技术升级战略,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苹果为首的美国公司在创新方面露出疲态,以及害怕输给中国后起之秀的胆怯。那么,来自中国对美国的反制,以及一直以来在科技层面的赶超,势必从中长期对苹果业绩产生冲击,那么很大程度依附于苹果而生的富士康,又将谈何远大理想?

最后,无论是10%市场,还是30万辆销量,都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目标。2019年,全球电动车总销量230万辆,超过30万辆销量和10%份额的品牌仅有特斯拉一家,36.78万辆领衔所有车企。而亚军比亚迪为22.95万辆,略低于10%份额,排在三四位的北汽上汽分别为16万辆和13.77万辆。

随着电动车越发从政策市走向正常的市场,以往暴涨速度不再,2030年全球销量可能比原先给出的居高数字为低。如果富士康要达成那个目标,则必须实现垄断特斯拉级别的技术供应,或者至少拿下北汽加上汽。只是,如今新能源供应商和整车制造商一样,在不断涌现更多强者,使得富士康的野望愈发显得虚无缥缈。

回看富士康昔日在汽车领域立下的“投名状”,后来要么以失败告终,要么蜻蜓点水并无实质性突破,或是在“合纵连横”的整合之路上雷声大雨点小。

当狠话越凶狠,则最后破碎的笑话越好笑。富士康的远大目标诚然不必原教旨主义式的嘲弄,但门口野蛮人们大多已经遭遇行业规律的挞伐,那么富士康如今又能作出怎样的深耕稳行举措,以免狠话沦为笑话?

文/北岸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