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动机及保障

2.摩托车如果销量不好停产了再买配件怎么办

3.新能源汽车行业现阶段特征

4.关于中国汽车行业如何发展的论文

5.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篇知识解析

6.九龙坡摩托车生产基地全国排名第几

7.汽车百科(品牌篇)|奇瑞汽车

汽车零部件销量_汽车零部件销量中的LTA是什么意思

每天认识一个汽车品牌,小鹏汽车Xiaopeng。

一、基本信息

品牌名称:小汽车,英文名:Xiaopeng,国别:中国,总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品牌类型:华系,创建时间:2014年,创始人:何小鹏、夏珩、何涛。

二、品牌简介

小鹏汽车,是互联网电动汽车品牌,与蔚来和理想一起被称为新势力造车三巨头。隶属于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车系涵盖轿车、SUV。

品牌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由何小鹏、夏珩、何涛三位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也是首家进入乘联会新能源车销量榜的互联网造车企业,团队主要成员来自广汽、福特、宝马、特斯拉、德尔福、法雷奥等知名整车与大型零部件公司,以及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三星、华为等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

凭借近些年的迅猛发展壮大,公司已成功登陆纽交所。2021年小鹏汽车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500家公司之一。

三、车标

1.汽车车标小汽车车标油“探索者”英文explorer中的“X”字母演绎而来,字母”X”向四方延伸;标志图形又似舒展开的两翼,仿佛鲲鹏展翅,志在高远。

2.车标历史,小鹏汽车0g0主要由首字母X为灵感变设计的,其中X变形成“大鹏展翅”的视觉效果。“换标”后,虽然小鹏品牌标识的整体仍是”X”的字母形变,但是新标志图形有更锋锐的转角,由“探索者”英文eXplorert中的“X”字母演绎而来,字母”X”向四方延伸,小鹏汽车表示,新标识的用,旨在展示智能出行时代下,一个全新小鹏品牌在智能科技创新驱动下的探索方向和目标。

四、车系信息

小鹏汽车旗下车系覆盖了轿车、SLUV领域,轿车中布局了P5、P7两款车型,其中小鹏P7自上市以来就受到了颇多的关注,在与同级别对手比亚迪汉的竞争中,互有胜败,产品力上也是各有所长,而在SUV领域则拥有G3一款紧凑型SUV,在与AION V、威马EX5等竞品车型中相当有竞争力。

1.代表车系:小鹏P7。

指导价:20.99-33.99万。

小鹏P7定位为一款中型纯电动轿跑车,补贴后售价为23.99-42.99万,凭借轿跑特有的流线外形,短前悬、低趴和较宽的轮距给人带来强烈的运动感。前脸部分用分体式灯组,贯穿式大灯辨识度极高。内饰方面,则用了时下流行的双联屏式设计,科技氛围营造的非常不错。

动力方面,电动机提供最大功率266马力,峰值扭矩390牛·米,480N+款综合续航里程480km;670N+款综合续航里程则达到了670km。

2.代表车系:小鹏P5。

指导价:15.69-20.29万。

小鹏P5作为头部新势力品牌在20万元这个价位的重磅车型,它承担的是品牌能否接触到更为广大的消费群体,能否将小鹏的核心竞争力传递给他们,进而带来口碑的下沉。在外观方面,小鹏P5继承了家族式的外观设计风格,封闭式进气格梱配合贯穿式前大灯,造型时尚、精致,有一定的未来科幻感,为新车营造出良好的辨识度。

智能配置方面,小鹏P5配备的15.6英寸的触摸中控大屏+12.3英寸的仪表液晶屏营造出良好的科技感。对于当下追求时尚、热衷于游走山河美景的年轻消费群体来说,小鹏P5时尚的外观和个性化、高智能化的软、硬件配置,确实有相当的吸引力。

3.代表车系:小鹏G3。

指导价:14.89-17.69万。

小鹅G3作为造车新势力最早推出的一批纯电动紧凑型SUV车型,上市之后的确收获了一波热度。随后也进行升级改造并将名字变为小鹏G3i。

智能科技一直是小鹏汽车的杀手锏,配置方面,小鹅G3搭载XPILOT2.5自动驾驶系统,基于拥有20个硬件(5个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的超感知能力,能够实现全速域ACC自适应续航、ALC自动变道(打灯自动变道)、LCC车道居中、LKA车道保持、ATC自适应弯道巡航等功能,同时还支持有线框/无线框平行/垂直/斜列式等车位的自动泊车功能。

4.代表车系:小鹏G9。

指导价:30.99-46.99万。

小鹏G9主打纯电中大型SU八V市场,是小鹏汽车首款国际化车型,同时遵循了C-NCAP和E-NCAP双五星安全标准设计,G9还用了全新一代的X-EEA3.0电子电气架构,对硬件架构、软件架构和通信架构进行了重构,将会带来整车智能化水平的极大跃升。

小鹏G9搭载800V高压超充生态,结合小鹏自研量产铺设的480千瓦超充桩,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历程增加超200公里的超充能力。

五、小鹏汽车在售车型

1.小鹏汽车P5,15.69-20.29万。

2.小鹏汽车P7,20.99-33.99万。

3.小鹏汽车G3,14.89-17.69万。

4.小鹏汽车G9,30.99-46.99万。

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动机及保障

三缸发动机的短暂普及似乎又开始了刹车,什么因素决定了回归四缸

以三缸发动机主打入门级汽车的品牌有哪些?

似乎通用、福特、吉利、本田等品牌的知名度最高,在这些品牌的三缸动力汽车中,似乎除了别克英朗以外就没有热销车,而且即使是以其他配置补偿发动机的影响,其销量取消长期走势也还是有些下滑的。这就说明了三缸发动机并没有获得C端主流用户的认可,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品牌量产车的销路,同时也会毁掉品牌形象。

如上所述,三缸发动机的「二度小范围普及」只是一种现象,是为了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的妥协。然而消费升级伴随车辆品质升级已经历了十余年,在这一阶段的汽车用户普遍形成了对“L4型直列四缸内燃机”的印象;对于NVH水平明显差的三缸机是难以接受的,会选择这些三缸车的消费者多为将将成长起来、具备初级汽车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吸引他们的无非是这些车辆的品牌影响力或另类的设计,但是这些用户也会成长。

两度普及两度消失

从上世纪百九十年代到21世纪初,这一阶段具备汽车消费能力的人还很少,因为即使是低水平的三缸动力汽车价格也很高,或者说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那么在这一阶段拥有一台汽车就是很牛的事情,要知道90年代能骑个踏板都算挺牛气了;而且第一批成长起来的汽车消费者并不具备相关知识储备,从摩托车过渡到汽车只会感觉到内心的满足,当然遮风挡雨的出行方式也确实升级了体验,所以三缸动力汽车的初期评价并不差。

「两强之争」是汽车品质升级的核心推动力

初期的汽车价格偏高是因为合资品牌一家独大,自主品牌由于技术研发起步较晚,所以初期的影响力很小。但是在信息时代实现快速进步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积累后,国产汽车中的部分品牌至少超越了主流合资汽车。然而品牌影响力毕竟还是弱,所以只能以“价格品质战”的方式打动消费者,同期的合资品牌想要稳住市场份额也要进行品质提升;所以在溢价极高的前提下,这些车企很“有诚意”的普及了高品质的四缸发动机,至此三缸机短暂退出历史舞台。

二度消失

第二阶段普及三缸发动机没有其他原因,与排放无关、与降低油耗也无关!因为决定耗油量的核心因素是排量与燃烧效率,在同样是1.0/1.5升的前提下,三组气缸的发动机没有任何理由会比四缸机油耗低,油耗相同或更高那么排放又能有什么不同呢?少数品牌二度使用三缸发动机的原因无非降低制造成本,通过一组气缸的活塞连杆、气门结构、点火线圈、喷油嘴与火花塞等零部件实现低成本造车;在白热化的竞争中则能够获得更多利润,当然主要还是拿去买新能源汽车积分了。

综上所述,三缸发动机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理想的控噪控振,除非常规保养项目中有「10000公里换发动机·机脚胶」的项目,车辆的NVH水平也才能有相对不错的水平;然而更换机脚胶的工时费与材料费都不低哦,而且换不好还有可能带来其他问题。至于平衡轴技术也别拿来当作遮羞布,直列四缸使用双平衡轴的发动机也不是少数,NVH也没有那么极致的水平。

所以在第二轮年轻的汽车用户经历了数年三缸车的用车体验后,一旦掌握了更多汽车知识则必然会对所用的车辆与车辆品牌充满负面情绪;此时车企只有用回四缸发动机才能提前扭转形象,届时没有了这些车则C端市场的关注点就会主动过滤掉这些用户,影响也就不复存在了。实际这都是车企的战略规划,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个的“局”。

总结:直列三缸发动机不论小范围普及多少次,最终都会消失多少次。不过内燃机不论几缸都会消失,因为这种能量转化率不过35%左右的低效率发动机,相比95%左右的高效电动机要差太多。一旦动力电池技术成熟(成本可控),未来就会电驱汽车的时代,内燃机充其量可以在“油电过渡”阶段当作增程器使用了,这是技术升级和能源变革的必然结果。

摩托车如果销量不好停产了再买配件怎么办

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动机及保障

一、现状

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产销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迈入700万辆规模,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别增长96.9%和93.4%,市占率为25.6%。

二、动因

1、降低对石油能源的依赖

2021年中国石油产量为2亿吨,进口量为5.13亿吨,对外依存度达72%。中国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的16.4%、进口量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26.4%。2021年,我国汽车消耗汽油约1.19亿吨。按1吨原油提炼0.256吨汽油计算,满足汽车消耗需要4.65亿吨原油,占石油进口量的90.7%!发展新能源车可以有效降低石油消耗,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减少对石油依赖的重要举措。

2、环境保护的压力

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努力实现碳中和。2021年,我国二氧化碳(CO2)排放量超过119亿吨,占全球总量的33%,排放量居世界第一。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测算,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达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其中,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达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中汽中心的测算显示,2021年中国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中,74%的碳排放由燃料的生产和使用产生,远超汽车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汽车排放物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贡献者,机动车尾气直接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PM2.5和挥发性有机物,其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如臭氧和PM2.5,在大气稳定度高的条件下,容易形成区域的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新能源汽车几乎零排放,在城市中使用不会产生热岛效应,降低PM2.5的上升。从大的层面讲也可减少对整个地球环境的污染。

3、中国汽车产业存在超车的历史机遇

从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考虑:传统汽车发展中国起步晚,虽然近几年燃油车技术飞速发展,但在一些关键的技术、核心的产品上还是存在一定差距,有很多专利阻碍。传统汽车品牌效应根深蒂固,国外几家老牌汽车品牌占领了大片市场份额。数据显示,汽车工业是一个1比6左右的产业,即汽车工业1个单位的产出,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各环节总体增加6个单位的产出。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可以突破技术堡垒,实现品牌弯道超车。

4、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信息革命最重要的载体

从未来科技技术革命和发展考虑:5G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加持下,汽车工业将迎来翻天覆地的技术改革和升级,无人驾驶,人车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将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主战场,而新能源电动汽车是这些技术最好的载体。

三、保障

1、政策优势

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包括实施免征车辆购置税、减免企业所得税等一系列政策,使得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市场优势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策的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庞大的需求也有利于新技术的验证和转化。

3、产业链优势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较为完整,能够有效保障汽车上下游各类零部件的有效供给,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4、技术优势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逐渐提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使得其在电池技术、电动驱动技术等方面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5、生产成本优势

中国在生产成本、零部件购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供较为合理的价格,增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6、品牌影响力

中国的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并且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一些知名的中国汽车品牌,如比亚迪、蔚来等,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品牌支持。

7、资本优势

中国企业的融资环境,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效支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行业现阶段特征

摩托车如果销量不好停产了再买配件的解决方法如下:

1、在线购买:可以通过各大电商平台或摩托车配件网站,在线购买所需的零配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线购买时要认真核对车型和配件型号,以免购买错误的配件。

2、汽车配件市场:可以到当地的汽车配件市场或者摩托车市场寻找需要的配件。在市场上购买配件需要注意货源的可靠性和配件的质量。

3、旧件回收:可以到专业的旧件回收站或者摩托车维修店寻找需要的零配件。这些店铺通常会收购旧摩托车的零部件,如果能够找到相应的零配件,可以进行回收购买。

4、二手:可以在二手上寻找需要的零配件,如闲鱼、二手车之家等平台,但需要注意的是,购买二手配件需要仔细检查配件的使用情况和质量。

关于中国汽车行业如何发展的论文

一、行业步入成长期。

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到324万辆,占到汽车总销量的4.2%,而

在中国这一比例达到5.5%,这一比例标志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已从导入期

迈入成长期。

这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需求端:由政策驱动向市场主导转变。新能源汽车产品经过广泛的政策和

市场宣传,以及不断改善的驾乘体验,逐渐以其自身的特点赢得了大众的

认同。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的形成,新能源汽车在不考虑政策补贴的

情况下也可以达到与传统汽车相近的成本,充电站等基础设施普及程度也

较高,加之自动驾驶等增值服务,使得新能源汽车面对传统汽车完全具备

市场竞争力。

供给端:由于市场前景良好,新投入和拟投入该行业的厂商大量增加,产

品也逐步从单一、低质、高价向多样、优质和低价方向发展。头部企业已

形成品牌壁垒,营收显著改善,特斯拉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国内的造车新

势力也取得了巨大的收入提升。但企业所面临的竞争风险也非常大,随着

传统汽车企业的转型和更多科技巨头跨界加入,企业必须依靠追加生产,

提高生产技术,降低成本,缩短新车型发布周期、创新商业模式的方法来

争取竞争优势。

二、政策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三大市场依次为欧洲、中国和美国。三大市场的形成都

离不开各类政策的有力支持,例如燃油效率标准,对零排放和低排

放车辆的激励措施,这些政策有助于弥合电动车辆与传统车辆之间

的成本差距以及支持充电基础设施部署。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正在

制订和生效,这些政策依然对行业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欧盟严

格的碳排放新政的影响下欧洲市场在2020年超越中国成为第一大市

场。政策导向也影响着行业发展方向,比如中国对换电站、加氢站

的政策支持对行业发展方向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三、资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

新能源汽车对技术创新、更新迭代要求较高,需要较多的人力投入、

研发费用投入,且研发技术实现商业化需较长的周期。业内公司需

要不断筹集资金,以开发续航里程更长、更加安全、更加智能的新

车型。同时,他们还不得不投入巨资铺设充电网络,并向全球消费

者推销他们的产品。据统计,特斯拉募集资金总额已超过200亿美

元,比亚迪和蔚来募集资金总额也分别达到100亿美元左右。整体

而言,新能源汽车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长周期型产业。

四、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车企分离

汽车制造业本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传统汽车的整车厂需掌握发

动机、底盘和变速箱等核心技术;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普遍

用外三电等核心零部件的模式,使得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车

企分离。作为新能源汽车另一标志的自动驾驶技术所依赖的传感

器、驾驶芯片和地图等软硬件设施也可以外购与其他企

业合作开发,降低了车企的技术门槛,给予了企业更灵活的发展

方向。

这一模式带来的问题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受产业链上下游掣肘较多。

在新能源汽车需求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动力电池、车载芯片等上

游核心零部件的产能不足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交付的瓶颈。而更

下游的充换电等基础设施不足一直是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的主要

障碍。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篇知识解析

这个我自己觉得是最完美的。非常符合你的需求1!!!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年鉴》(2002)。

〔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4〕赵英:《中国汽车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趋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领导参阅》,2002年第35期。

以下为内容!!!你要多给点分啊!!!

===============================

一、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态势

1 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规模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全年累计生产汽车32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8%;销售汽车324.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7.1%.其中轿车产销均突破百万辆,分别达109万辆和112.6万辆,比2001年分别增长55%和56%.商用汽车的增长也很可观。汽车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完成工业增加值1515亿元,同比增长28.7%;完成销售收入6465亿元,同比增长30.8%;完成利润总额431亿元,同比增长60.94%.汽车消费成为拉动2002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量看,已经居于世界第5位,2004年可能进入第4位。其中,轿车产量居于世界第8位。但是也要看到,世界第5位的生产规模与世界第1和第2位相差甚远。2001年居于世界第1位的美国汽车产量为1142万辆,居世界第2位的日本汽车产量为7万辆。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量中以CKD 、SKD 方式组装的汽车在增加。

2 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与企业规模

世界汽车工业体系已形成了所谓“6+3”的格局。即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雷诺、本田、宝马、雪铁龙等几大集团进行全球化生产。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仍然是分散的。具有法人地位的汽车生产厂有120余家。从控股关系来说,虽然有几十家汽车厂已经分别进入了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但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还是比较分散的。2002年,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生产集中度为57%,比2001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中国轿车销量前3位的企业分别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它们的销量占总销量的55.23%,比2001年前3名的市场份额下降了5个百分点。

就单个企业规模而言,中国汽车工业的前4名一汽、东风、上汽、长安汽车集团生产能力在30万—60万辆之间,规模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尽管如此,与世界级的汽车生产企业相比较,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在世界大汽车公司中排名较后的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的生产能力为250万辆。就亚洲而言,中国也缺乏有影响力的汽车企业。

就某些车型而言,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又是相当大的。例如,一汽、东风集团的中、重型卡车,生产能力和规模在世界上居于前列。2002年一汽集团的中、重型卡车销售量突破20万辆居世界第1位。一汽解放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发展改造,形成世界卡车生产基地。中国的大客车、“皮卡”车、微型车的生产规模在世界上也是比较大的。

中国的大汽车公司专业化程度与国际大汽车公司相比仍然较低。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仍然主要是围绕某一集团发展的,规模较小,尚未形成面向全行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大汽车零部件生产集团。2002年这一情况有了较大变化。中国主要汽车公司开始按照车型组织专业化的汽车公司,例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原第一汽车制造厂主体专业厂为基础组建了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中、重型载重车的生产、销售,资产总额191亿元。中国的大汽车公司开始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独立出去,发展成为面向全行业的企业。例如,东风汽车公司把车桥厂独立出来,成立了东风车桥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车桥生产。

3 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

中国汽车工业的商用汽车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水平和经验,与世界先进水平有5—10年的差距。在产品系列化基础上,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已经可以做到每年都推出大量的新产品。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例,从2000年到2001年完成了新产品申报1215个。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已经能够进行某些轿车车身的开发设计,但尚不具有成熟的、较高水平的整体轿车开发能力。中国主要轿车生产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主要承担的是把跨国公司的车型本土化的工作,对某些产品具有了一定的升级改进能力,并且参加了某些联合设计。由于没有完整的轿车自主开发能力,中国的主要轿车产品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在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在某些中低附加值产品方面具有相当的开发能力;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许多关键零部件仅仅是外国产品的仿制。以汽车发动机为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的最先进发动机排放只能达到欧2标准,而发达国家则已经是欧4标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批量生产的发动机只相当于国际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2001年中国进口的各类汽车发动机为246087台,大大超过了汽车进口数量。

需要指出的是,

在决定21世纪国际汽车工业竞争的核心技术———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制方面,从支持的研究开发角度看,中国汽车工业几乎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处于同一水平上。如果能够把握好产业化层面的竞争路径,中国汽车工业可能在发动机研制方面实现跨越。

4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

随着中国加入WTO ,各个企业都加大了促销力度。2001年整个汽车行业的销售费用增速高出销售收入,增长近20个百分点。中国汽车企业在销售维修体系方面的建设也在加速。中国的大汽车生产企业已经在全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销售系统。尽管如此,与国际大汽车公司相比,中国汽车企业的销售服务仍然是比较落后的。国际上围绕汽车销售发展起来的信贷、金融、保险、租赁已经相当完善,发达国家大汽车集团都具有相当强的这方面的实力,而中国汽车企业在这些方面才刚起步。到目前为止,汽车的分销、售后服务,包括维修、汽车市场、汽车租赁、销售等方面手段比较单一,汽车分期付款也就是融资性的销售手段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

国内许多品牌汽车的产销与售后服务是脱节的。部分厂家与其经销商的关系不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而是基本上把市场风险转嫁给了经销商,经销商主要收益靠厂家按销量给予的年终返利、奖励及新车销售的装饰、美容、保险等相应服务。中国的汽车经销商往往只注重销售网点和营业厅的建设,对于维修服务投入相应较少。代理商经销网点功能更为单一,许多汽车生产企业不得不重新构筑另一套维修站、维修配件交易网。经销商销车功能与维修服务功能分离,直接影响汽车生产企业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5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制造能力

从生产规模上来说,中国汽车生产企业逐步逼近国际汽车工业企业的最低经济规模。但是劳动生产率仍然较低。2002年东风汽车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为人均3辆,而1993年世界主要汽车公司人均产量:克莱斯勒24.75辆、福特18.33辆、通用10.38辆、丰田32.93辆。较低的生产率,在很多领域抵消了中国汽车工业低廉劳动力的优势。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引进车型国产化的努力迅速提高。相当一批引进车型在刚推向市场时,国产化率达40%左右。20世纪80年代一个引进车型国产化率从40%到80%,需7—8年,现在只需3—4年。中国汽车工业企业零部件配套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在中低附加值汽车零部件制造方面由于民营企业进入较多,对市场反应能力也在迅速增强。

由于中国汽车工业企业与国际大汽车公司进行了全面的合资,在主要汽车生产厂,主要生产制造环节的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相当多的合资企业生产线装备是按照跨国公司生产标准引进的。有些企业还引进了柔性焊接生产线。由于合资企业要按照跨国公司要求组织生产,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因此中国汽车企业在保证产品水平、质量的关键设备、工艺、管理制度等方面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

6 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

新产品投入市场速度加快,对产品的排放要求日益严格。北京市已经实行欧2排放标准,国家也对排放达到欧2标准的轿车、越野车和小客车减征30%的消费税。由于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提高,使中国汽车市场上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拿到中国的产品,要落后于国际市场2—3代,现在则要拿出与国际市场同步推出的产品。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表现在轿车领域。中国民营企业正在加速进入轿车工业。跨国公司在2002年大规模进入中国轿车工业,跨国公司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中国汽车工业全面融入国际汽车工业体系

1 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大举进入中国

2002年随着中国落实加入WTO 的有关承诺,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加速进入中国。一汽与丰田、马自达公司联手;东风与日产全面合作,提升了与PSA 的合作层次。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与北京汽车控股公司合资。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初始投资规模都比较大。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和起亚汽车公司分别在2005年和2006年向合资企业投资4.3亿美元和3亿美元。目前,世界汽车工业前15名轿车生产商已全部在中国找到了合作伙伴。已经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都在原有规模上扩大了投资,增加产量。广州本田预计其2004年生产能力将翻两番达24万辆,而日产汽车和东风汽车的合资企业也将于2006年将产量提高到55万辆。本田和丰田公司都把占领中国汽车市场10%的份额作为其战略目标。主机厂进入中国的同时,跨国公司集团内的汽车零部件厂也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世界上绝大部分著名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已经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进入了中国。丰田、大众、通用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拥有几十家至上百家汽车零部件厂。随着本田公司进入中国,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也在广州成立,年产发动机12万—24万台。

跨国公司加速进入中国汽车工业,使中国汽车工业重组不断加速。2002年,发生了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重组,天津汽车公司并入一汽,使丰田与一汽携手。东风与日产成立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集团分别携手2—3家跨国公司组成的大集团,初步形成中国汽车工业新的“3+9”的产业格局。即一汽、东风、上汽3大集团加上广州本田、重庆长安、安徽奇瑞、沈阳华晨、南京菲亚特、浙江吉利、哈飞、昌河和江铃汽车9个独立骨干轿车企业。在“3+9”中,一汽、东风、上汽3大汽车集团的产量约占全国汽车产量的50%,另外9个独立生产商的汽车产量合计约占全国的40%.“3+9”的汽车产量已占到全国的90%.以跨国公司和国内大集团为主,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的兼并重组,将在21世纪初使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2 中国汽车工业与国际汽车工业的融合不断深化

(1)在合资较少的载重车制造领域,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全面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2002年,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合资成立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包括日产全系列乘用车和东风的重、中、轻型卡车及客车;东风集团与日产的全面合作,为其载重汽车产品高水平、高速度发展创造了条件;上海汽车公司与通用、日产合资生产重型卡车。

(2)外国企业开始进入汽车制造装备、销售、维修服务、咨询、研究开发等领域。东风与日本大阪机工株式会社合作生产系列适应高速、高性能生产的卧式加工中心,可以满足中国汽车工业大批量零部件柔性加工的需要。加入WTO 前,中国汽车企业的销售渠道是不对进口汽车开放的。加入WTO 后,出现了合资的汽车销售企业。为企业进行战略咨询的外国公司也进入了中国汽车工业。有关部门即将推出《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国内主要汽车生产厂商和福特、大众、通用等国际巨头都已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成立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申请,汽车金融开放已进入倒计时。2002年,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一般都承诺或者已经开始在合资企业中建立研究开发中心。

3 中国汽车企业在跨国公司全球体系中的地位发生变化

(1)开始成为跨国公司的区域性制造中心。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占领中国汽车市场。21世纪初,跨国公司开始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部署中的区域性制造中心。其典型代表是,本田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广州汽车集团合资在广州设立了本田专门向亚洲、欧洲出口产品的加工生产基地,产品100%出口。上海通用已经开始大量向菲律宾出口别克GL8,向加拿大出口发动机,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发达国家出口大排量的汽油发动机。中国作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制造基地,初露端倪。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汽车并出口销售到其他国家地区,促使中国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汽车零部件以较大规模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汽车零部件全球化购早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潮流。跨国公司通过零部件全球化购,降低成本,减少风险,降低技术开发投入规模。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生产的汽车零部件正在加速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例如,福特公司2002年4月在上海建立了购中心,2003年有望在中国购10亿美元的零部件,用于福特在欧洲和北美的市场。在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的合作中,日产承诺将上海、十堰、襄樊等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纳入其全球购体系。

(2)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全球扩张的战略重点。越来越多的汽车工业跨国公司把地区总部设在中国,标志着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002年根据沃尔沃公司的全球战略,欧洲、北美、亚洲是其3大战略重点。沃尔沃公司决定其亚洲地区总部设在中国,意味着沃尔沃公司在亚洲立足于中国发展。2002年12月18日,德尔福、霍尼韦尔等8家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通过了上海市外经委和外资委的认定,获得了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的认定书。跨国公司在2002年纷纷宣布了他们在中国的战略目标。丰田、本田公司把占领10%的中国市场作为其战略目标。日产2004年在中国销售30万辆汽车。大众和通用则把中国市场作为他们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力图保持已经具有的优势。比较晚进入中国市场的马自达公司也宣布,中国是其“新千年的重要部分”。

(3)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中国汽车企业利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专业设计公司,为自己开发新产品。例如,上海汇众汽车有限公司与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合作,聘请10多位汽车专家,并且吸纳国内来自各大汽车厂的研究开发人才,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载货车。长安汽车公司与意大利一家著名汽车设计商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PV 新车型。民营汽车生产企业吉利集团请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大宇国际株式会社帮助设计一系列轿车新产品。

中国汽车企业也开始进行全球购。例如,上海汽车集团建立了所属企业共用件联合购制,组织企业按照统一品质规范,参与全球零部件购。陕西汽车厂通过全球购,以性能优良的发动机装备新车型,使其重型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成为有竞争力的产品。中国汽车企业不仅在整车开发方面利用国际,在汽车零部件开发方面更是如此。2001年,民营企业浙江万向集团在国外成功收购了美国上市公司UAI 公司,开创了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使该集团获得了海外市场运作和技术开发的能力。一汽汽车研究所与德国FEV公司合作开发CA6DE 系列柴油机,使中国汽车工业柴油机有了新突破。

(4)中国低廉的技术人力资本开始得到利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除了占领中国市场之外,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重组自己的竞争优势也是重要原因。但是,20世纪跨国公司主要着眼于利用中国生产线上的劳动力,21世纪,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开始利用技术人才为自己进行产品开发。通用汽车公司不仅利用与上汽合建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为上海通用服务,同时也给通用北美部分提供技术服务。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母公司的某些技术开发项目拿到中国来做。

(5)合资方式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投资是单向的,即外国企业向中国汽车工业投资。2002年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开始向外国企业投资。上汽集团持股韩国大宇10%,开了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世界汽车资本市场的先河,标志着中国汽车企业开始积极主动地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上海通用作为一家合资企业以50%的股权重组烟台大宇,创造了国内汽车兼并的新模式。合资方式也由双方变成了多方。五菱、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公司共同组成了新的汽车公司;东风、广州、本田共同组成了本田的汽车出口基地。合资企业中有些实际上是外资占有控股地位。如“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占25%股份,江苏悦达汽车公司占25%股份,韩国起亚汽车公司占50%股份。目前,已形成了中国3大汽车公司分别与多家跨国公司合作的局面。 三、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及其融入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1 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1)根据中国汽车产品进出口计算中国汽车工业贸易竞争指数:2000年为-0.7,2001年为-0.77,2002年为-0.85.中国汽车工业仍然是一个基本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从产业规模、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看,中国汽车工业也是一个整体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汽车工业仍然是一个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产业。

(2)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体系中,从整体看位于加工制造环节,尽管与单纯搞组装的国家相比,处于较高层次,但是仍然属于比较低的层次。

(3)中国汽车工业有着巨大的、迅速发展的市场,低廉的劳动力,完整的、较强的制造业配套能力,较强的、较完备的技术开发体系,中国汽车工业可以在21世纪取得比较迅速的发展,规模、技术水平、竞争力都具有迅速提高的条件与可能。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对跨国公司有着较大的依赖,但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具有种种有利条件,中国汽车工业有可能最终成为具有独立开发能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4)经过一段较高速度的增长,2010年前后,中国汽车工业可望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基地之一,其后逐步成为全球商用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成为面向发展中国家和某些发达国家的商用汽车、中低档轿车的主要供应者,成为全球汽车工业某些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中心。

2 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发展趋势

(1)中国汽车工业加速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随着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企业投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系统之内,中国的大汽车企业也必将与跨国公司更加紧密地进行合作。跨国公司不仅在整车生产领域的兼并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中,也将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汽车企业销售体系的对外开放,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相互依存必将日益紧密。国外汽车厂商和中国汽车企业战略结盟的方式更趋灵活开放。中国汽车企业与跨国公司将长期全面合作,又全面竞争。

(2)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分享利益。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的新兴市场。到2010年中国轿车的需求年增长率将保持11%—13%的速度。随着中国逐步降低关税,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轿车价格还会以较快速度降低,进入轿车消费领域的人会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将与中国合作伙伴分享中国汽车市场不断扩大带来的利益。

中国汽车工业的零部件将更多地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购系统,中国汽车工业将成为跨国公司某些整车产品的重要加工生产基地。跨国公司通过把生产制造转移到中国,获得成本优势,分散生产经营风险。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分工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中国汽车工人的工资只相当于日本工人的1/10—1/15;在商用车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在某些劳动力密集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在大批量生产的普及性轿车生产方面可望有一定竞争力;在技术开发方面也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对于中国的汽车市场,中国企业非常熟悉,跨国公司具有技术优势,具有全球生产、经销的优势。

(3)中国汽车企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将逐步提高。在汽车工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劳动力、技术诸要素中,中国最需要的是技术,由于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之间存在着较大技术差距,因此向中国转移技术,不会对跨国公司形成威胁。作为跨国公司重要的生产环节,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增强,可以使跨国公司更加有效地利用在中国获得的低廉劳动力,获得国际竞争力。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逐步获得,跨国公司对中国技术人才的利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外溢效果,中国汽车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技术开发能力,中国汽车工业的繁荣吸引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高级人才,中国汽车企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会逐步提高。由跨国公司设计,中国企业生产的模式会逐步改变。一是转为中国企业参加设计(与跨国公司或者专业的外国汽车设计公司);二是以中国企业设计人员为主进行设计;三是跨国公司把某些设计开发工作委托给中国的设计人员,但是跨国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四是中国汽车企业开发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较高水平的产品。这一过程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中国汽车企业能够抓住汽车工业新技术革命的机遇,这一过程还可以大大缩短。总之,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开发设计能力将逐步提高,最终将形成整个汽车企业与跨国公司在研究开发方面的分工合作。

四、政策建议

1 加速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

2002年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经超过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在轿车消费方面仍然存在着中间环节收费过多、过滥的情况。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及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有必要尽快推出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地方在制定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时,也要考虑到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状况,留有充分的余地,以免对汽车需求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2 在支持下对汽车工业重大共用技术项目进行攻关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制造能力超前于技术开发能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已经不是资金和市场,而是技术。中国汽车工业如果长期在技术上依赖跨国公司,就不可能改变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较低的地位。世界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之中,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从技术上看,已经完成了主要的突破,目前主要是商业化、产业化的推进。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技术已经成熟,日本的丰田和本田公司都有新型混合动力轿车投放市场。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迅速。2002年1月,美国支持的《自由合作汽车研究》(FREEDOMCAR)出台,该目标是开发具有商业前景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及氢气供应基础设施,以极大地改善环境,目标是加快实现汽车燃料电池商品化。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应当对汽车工业面临的技术革命有充分的认识,及时地介入有关研究。中国应当针对汽车工业用的重大新技术项目、基础研究项目组织联合攻关,同时制定有关政策,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

3 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中国汽车工业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但也是最有希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环节。应当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于专业化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给予政策性扶植,鼓励外国大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兼并重组。

4 运用WTO 有关机制保护中国汽车工业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业绩甚佳,汽车进口配额对中国汽车工业发挥了重要保护作用。随着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配额不断增加,国内汽车贸易体系对外国公司的进一步开放,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因此,仍然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保护政策。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汽车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关税下调速度较快。因此,运用WTO 有关机制保护汽车工业,主要应着眼于汽车零部件工业,通过对关键性汽车零部件产业损害监测,及时对有关企业提供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年鉴》(2002)。

〔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4〕赵英:《中国汽车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趋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领导参阅》,2002年第35期。

九龙坡摩托车生产基地全国排名第几

众多周知,传统燃油汽车有三大件,即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几个核心部件决定了一辆汽车的性能和质量。无独有偶,如今的纯电动车也有所谓的三大件,它们是动力电池、电驱系统、电控系统,

其中动力电池无疑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零部件,毕竟动力电池的质量、安全、性能以及可靠性,都直接关系到纯电动车的使用体验。特别是今年以来频频发生的电动车自燃,更是让动力电池成为自燃讨论的焦点。

当然,近几年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和用户接受度确实是越来越高,不过目前大部分消费者对动力电池的知识仍然知之甚少。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动力电池的那些事,了解一下它们的分类以及各自的特点。

● 动力电池(蓄电池)的结构组成

目前市面上的纯电动车型几乎都用蓄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因此我们不妨对蓄电池的结构进行解析。动力电池是由数个电池单体、CSC信息集系统、电池管理控制单元(BMU)、电池高压分配单元、冷却系统等组成。

电池单体是构成蓄电池的最小单元,由正极、负极、有机电解液等组成。而电池模组是由数个电池单体并联在一起,通过将数个电池组串联在一起组成一个电池单元,再将由数个电池单元串联在一起,就能构成动力电池的总成。

而目前市面上的动力电池装车量主要由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提供,所以下面我们来重点讲解这两种类型的动力电池。

● 什么是三元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又称三元聚合物电池,这种锂电池是指正极材料使用镍钴锰或者镍钴铝三元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以最新的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来看,2019年1-11月,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占总装车量的68.1%,拥有最高的市场份额。

而三元锂电池之所以受到众多车企的青睐,主要是得益于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较高,能量密度越大,就意味着动力电池的单位体积或重量内存储的电量越多。

一般来说,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纯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就越高,因此对于追求极力追求长续航里程的新能源车企来说,三元锂电池的续航优势非常有吸引力。

同时,三元锂电池在抗低温性能上也有一定的优势,在同样的低温条件下,相比其它类型的电池,三元锂电池的冬季电量衰减更小,更适合寒冬的北方地区。

而三元锂电池的缺点是稳定性较差,当温度达到250-350℃时容易热失控,在快速充电过程中存在较高的自燃风险,因此三元锂电池对散热性能的要求很苛刻,这对于BMS电池管理系统也有更高的技术要求。

● 什么是磷酸铁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是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它的最大优势是安全性高。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热稳定性是最好的,热失控温度普遍在500度以上,电池自燃的风险很低。

其次,磷酸铁锂电池的循环寿命也比较长,充放电循环次数大于3500次后才会开始衰减,相当于可以用10年之久。除此之外, 磷酸铁锂电池的价格也有一定优势。

不过,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不如三元锂电池高,目前前者的能量密度平均为130-140Wh/kg,三元锂电池平均为160Wh/kg,因此在续航方面很难与三元锂电池相提并论,这也是为什么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纯电动车少的原因。

但随着新能源补贴退坡,甚至补贴全面取消,凭借着价格优势,磷酸铁锂电池或将重新崛起,而在2019年1-11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占总装车量29.5%。

● 什么是氢燃料电池

相比蓄电池,目前十分小众的氢燃料电池是真正意义上“零排放”的清洁能源,它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

基本原理就是电解水的逆反应,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阴极和阳极,氢通过阴极向外扩散和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电子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阳极,只会产生水和热。

可以说,氢燃料电池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高,而且无污染、无噪声。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氢燃料电池必将是未来动力电池行业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好比说,最近现代汽车就公布了一个“2025战略”,除了要扩大纯电动车销量,氢燃料电动车也在其销量规划中。此外,像丰田、本田等知名车企也在积极推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

但现阶段而言,氢燃料电动车的许多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最主要的原因是氢气储存不便,同时目前的造价成本也过高。

● 总结:

目前这几种动力电池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现阶段来看,在充电体验不够愉悦的情况下,续航里程依然是电池最关键的一个性能指标,

因此三元锂电池还将是纯电动车市场的主流应用。最后再问一句,那些购买了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们,您们知道自己的电动车用了哪种类型的动力电池吗?

汽车百科(品牌篇)|奇瑞汽车

九龙坡摩托车生产基地全国排名第一

重庆作为摩托车之都,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链条,具有年产1000万辆整车和2000万台发动机的综合生产能力。2018年摩托车产量389.1万辆,产销量、出口量位列国内各省市第一,实现产值84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4.2%,为全市工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重庆及九龙坡区摩托车产业发展现状 ,重庆摩托车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嘉陵机器厂、建设机床厂等率先转产民品50型摩托车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近年来,全市取系列措施推动摩托车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出隆鑫通用、宗申集团、力帆实业、银翔摩托等龙头企业,优势产品驰名中外。截至目前,全市有摩托车整车企业36家、规上零部件企业450余家,具备发动机、离合器、车架、减震器等各大总成完备的配套能力。

九龙坡依托九龙园区、西彭园区等工业聚集区,打造摩托车特色产业集群,技术改造创新成效显著,国际合作逐渐深化,拥有隆鑫通用、建设雅马哈、鑫源摩托、黄河摩托等摩托车整车企业7家、规上零部件企业60余家,年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12%以上。其中,鑫源摩托面向欧洲等发达地区推出大排量产品,隆鑫通用与宝马公司、MV奥古斯塔等国际知名车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开发高端产品;建成赛益塑胶等3个数字化车间、戴卡捷力等3个智能工厂、建设隆鑫通用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鑫源摩托等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创建隆鑫发动机1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 ,高端大排量成为新趋势。重庆摩托车企业长期以来以薄利多销的市场策略赢得一定份额,或是把目标市场锁定在海外,通过出口获取利润。在片面追求规模和短期回报的过程中,未能聚焦发展前沿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作出前瞻性部署,从而导致产品供需错位,产业发展错失良机。从需求侧来看,摩托车消费呈现出高档化、化、个性化发展新趋势,尤其是以休闲功能为主的大排量摩托车需求量增长迅速,2018年我国排量大于800cc摩托车进口量逆势增长57%。从供给侧来看,仍有大量的摩托车企业尤其是配套企业并未围绕需求升级作出积极响应,导致近10年来全市摩托车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全市摩托车产量占全国比重在80年代一度高达二分之一、90年代稳定在三分之一,但“十二五”至今一度维持在十分之一。

每天认识一个汽车品牌——奇瑞

基本信息

品牌名称:奇瑞;英文名:Chery;国别:中国;总部:中国一安徽省一芜湖市;品牌类型:中国;创建时间:19年;创始人:尹同跃;所属集团: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星途、捷途、开瑞、凯翼。

品牌简

介奇瑞汽车是国有控股企业,于19年1月8日注册成立,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公司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微型车等领域,出口到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国内集汽车整车、动力总成和关键零部件研发、试制、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汽车制造企业。

2019年,奇瑞在“一带一路”中国企业100强榜单排名第90位,奇瑞将继续秉持“匠心打造卓越品牌”的愿景,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通过整合创新,为实现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汽车企业目标而努力。

车标

车标设计,奇瑞的车标以一个循环椭圆为主题,由“C、A、C"三个字母组成,是Chery AutomobileCompany的缩写,喻示奇瑞从初期的快速发展到走上追求品牌、品质个效益的理性发展之路。中间的钻石形构图,代表奇瑞汽车对品质的苛求;蓬勃向上的人字形支撑,代表向上的能量,同时人字形代表字母A,喻示奇瑞汽车追求卓越。

车标历史,19年奇瑞汽车成立之际,车标中间A为一变体的“人”字,预示着公司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两边的C字向上环绕,如同人的两个臂膀,象征着一种团结和力量;中间的A在椭圆上方的断开处向上延伸,寓意奇瑞公司发展无穷,潜力无限,追求无限。

整个标志又是W和H两个字母的交叉变形设计,为“芜湖”一词的汉语拼音的声母,表示公司的生产制造地在芜湖市。2013年之前奇瑞旗下拥有较多子品牌,销量逐渐低迷。2013年的时候,奇瑞开启“回归一个奇瑞”战略,发布整体性更强的全新车标。

车系信息

奇瑞汽车旗下产品阵容庞大,覆盖AOO级到B级轿车、SUV等各细分市场,包含燃油、插电混动、纯电动等不同动力系统,全面满足不同城市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旗下还拥有定位6/7座家用SUV市场的捷途品牌车型,以及定位中高端SUV市场的星途品牌车型。

1.代表车系:艾瑞泽5

指导价:5.99-8.58万

艾瑞泽5作为艾瑞泽GX的改款车型,该车将用两套不同的设计理念,照顾稳重与运动两种用户的需求,动力方面,将搭载1.5T发动机。外观方面,他也拥有者两种不同的风格,稳重和突出的运动感。内饰方面,用了简洁的设计风格,凸显运动属性,与外观做到了内外呼应。

2.代表车系:瑞虎8PLUS

指导价:12.49-16.99万

瑞虎8PLUS定位中型SUV,提供5/6/7座位可选,基于T1X平台开发。外观延续奇瑞汽车全新LIFEINMOTION3.0家族式设计,相比之前的瑞虎8整体看上去更显年轻化。瑞虎8PLUS搭载了LION4.0雄狮智云智能网联系统,首次引入智能助手“小奇”,整合自然语音交互,可与车主进行面对面交流。

车型搭载鲲鹏动力2.0TGDI发动机,还率先用奇瑞全场景智控四驱系统。瑞虎8PLUS弥补瑞虎8和星途TXL车型区间的空白市场,主要的竟品或为长安CS75PLUS、吉利豪越等车型。

3.代表车系:欧萌达

指导价:9.29-12.69万

在奇瑞的产品线中,为了打造更能吸引年轻人的产品,欧萌达的推出无疑是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满足那些对于个性、智能化产品比较热衷的年轻人。欧萌达的外观有别于奇瑞现有车型的设计风格,它的无边界中网设计让人印象深刻。

配置方面,整体智能化水平方面完全可以满足目前年轻人的用车需求。动力方面,欧萌达搭载的是奇瑞鲲鹏动力1.6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45kW,最大扭矩290N·m,传动方面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

4.代表车系:瑞虎3

指导价:5.99-8.09万

在最新款的奇瑞瑞虎3中,相比老款他的外观更兼具质感与力量感,拥有17英寸亮面轮圈,进一步提升了车侧的动感氛围。在配置方面,全系标配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TPMS数显胎压监测系统、博世9.3版本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定速巡航系统、HHC智能坡道系统,倒车影像。

既方便实用,又提升了用车过程中的便利性及舒适性。动力系统方面,瑞虎3经典超值版还搭载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15千瓦,峰值扭矩为230牛·米,匹配CVT无极变速箱。

奇瑞在售车型

1.艾瑞泽5,5.99-8.58万。

2.艾瑞泽5PLUS,6.99-9.99万。

3.艾瑞泽GT,9.99-10.89万。

4.艾瑞泽GX,8.59-12.98万。

5.艾瑞泽8,10.89-13.29万。

6.瑞虎3,4.99-6.99万。

7.瑞虎3×,6.99-10.09万。

8.瑞虎5×,5.99-8.09万。

9.瑞虎7,8.69-12.49万。

10.瑞成8PLUS,8.69-12.49万。

11.瑞虎8,9.58-16.8888万。

12.瑞虎8PLUS,12.49-16.9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