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林汽车零部件怎么样

2.国际零部件企业2019年财报解读:危机并行,行业加速整合

3.大陆集团裁员规模扩大!3万人将被优化,为了每年省10亿欧元

4.汽车减配是什么意思?车企什么要减配?

汽车零部件行业降本分析_汽车零部件转型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觉得我后半辈子还是会在 汽车 制造行业混下去,直到退休。 毕竟已经有了9年的积累,继续干下去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汽车 制造业算是制造业里面比较高端的了,工资待遇也相对好一些,当然不能和互联网比,但好好的干也是饿不死的,任何行业都有顶端金字塔的存在,360行行行出状元嘛,而且现在的 汽车 行业和互联网智能化联系越来越紧密了,当前的风口不正是新能源 汽车 吗,从当年的贾跃亭到许家印,再到雷军和华为,稍微有点资本的都跨界进军了 汽车 行业,所以我觉得虽然不少人看衰 汽车 行业,但更多的人和资本更加看好 汽车 行业,我觉得还是有钱途的!

我本人在 汽车 行业工作有9年了,也算一个老鸟了,我前后三份工作都是 汽车 零部件制造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第一家是欧司朗(车灯),第二家是马瑞利,主要产品是 汽车 仪表和车窗按键以及ECU等,第三家是一家德国企业,产品是 汽车 线束,一路走来虽然混得不太成功,也算得上有一些经验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和经验也在增加。

我本人是工程技术出身,平时除了工作,没事就喜欢关注下 汽车 行业的新闻动态,喜欢看看偏技术分析类的文章,也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也加了几个 汽车 零部件的群,感觉从目前这家公司开始,我已经把自己完全当成了一个 汽车 人了,每天工作和业余生活接触的都是 汽车 行业的资讯,我本人对 汽车 行业有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发展趋势 。像我们这种传统 汽车 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我觉得未来需要转型,燃油机已经被世界很多国家限定了期限,已经完全失去了前途,当然这只是一个特例,我想说明的是,如果一家以为传统燃油车为主要产品对象的企业,还不能意识到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大趋势的话,是不会有未来的!

现在有实力的企业都在进军新能源,看看 汽车 零部件行业的大佬们,博世,安波福,麦格纳,法雷奥,大陆电子等等,都早已经在新能源领域布局了,而且已经形成了气候,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前景广阔的新能源市场上占据市场份额分一杯羹。再说了,传统 汽车 主机厂们早也开始了布局,比如南北大众,通用,福特,宝马奔驰沃尔沃等世界知名品牌,他们也越来越多的推行了新能源电动车,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就得紧跟主机厂客户的步伐,不然就会被淘汰出局。

我本人已经负责过至少三款大众MEB平台的新能源电动车项目了,我的感受是大众的车是贵了一些,但除了为情怀买单,他的车还是挺实用的,一分钱一分货,用料还是靠谱的,很多零件都是海外购的,而且工艺要求很严格,当然,面对以特斯拉位代表的新势力的逼迫,大众这个老牌霸主也在成本节省上做了很多功夫,我本人都是有亲身体会的。

其次,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口碑, 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特色,既要追求更好,也要追求与众不同。

和个人一样,企业想要发展,就得打造核心竞争力,要不然主机厂客户为什么要相信你,要发包给你呢? 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得与众不同,别人能做的,我要做得更好,别人不能做的,我要争取不但会做,而且要做的漂亮,这才叫核心竞争力,就 汽车 零部件行业来说,我觉得可以做到下面几点。

第一是质量,这是重中之重。优秀的质量才是一家企业走得稳,走得远的根本保障。反面教材就是福特,这可是上了今年3.15晚上的,业内都戏称“百年福特,会与长安”,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反应了一些原因。 汽车 不是一般的消费品,而是事关生命安全的产品,质量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只有把质量摆在首位的主机厂才能持续发展下去,也只有把质量摆在首位的零部件企业,也才配得上优秀的主机厂!

第二是物流配送,业内都在追求准时化送货JIT,这就涉及一个库存衡量的问题。库存做多了自己负担成本难受,做少了如果出问题交不了货,停客户的线更难受,这个要结合自身和客户情况,打造一套适合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让客户从不担心送货的问题,做好了这一点,离优秀就不远了。

第三是客户满意度。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词,落到实处就是“急客户之所急,做客户贴心的小棉袄”,客户提出的任何合理的要求要尽可能快速配合和落实,客户提出的不太合理的要求,也要同客户充分沟通,让他明白和理解;比如客户提出要产品包装方式让主机厂员工操作起来不方便,那我们就要去研究,如何改良才能方便相关人员还不能有质量问题;客户提出的任何降本增效问题,更是要积极的去配合,在不损害公司利益的前提下药尽快落实,有可能自己也能从中受益。

写在最后 ,既然吃了 汽车 行业这碗饭,就要继续吃下去,在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深耕和打磨, 汽车 行业是中国制造业的支柱,还远远没到"夕阳产业"的地步,从近几年资本疯狂涌入 汽车 市场就能看出端倪,这是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特别是在中国,以此文和同样从事 汽车 制造业的朋友们共勉!

上学的时候学的 汽车 方面的知识,还没毕业就一门想着修理工作,找工作的时候还算比较顺利,入职一家4S店,从学徒做起。也没想过什么,就是想着能有一技之长,当时的工资每月500元,那是任劳任怨。可惜的是在一线干了半年就调到前台做接待(SA),车间主任给的理由是,身板单薄,不是干力气活的料。在老东家做了接近8年,从SA到前台主管,到售后店长,从一无所知到熟知各岗位流程,从追求技术到增加企业利润,从追求客户满意度到员工满意度,岗位的变化到责任的变化。没有节日,作为服务行业,永远都在忙,后来觉得是累了,决定换个行业,就离职了。

换了工作才知道,隔行如隔山,很多事情从头再来,没有,很是费劲,关键还要养家糊口,坚持了一段时间,被生活所迫,还是回到 汽车 行业,进入了一家全国连锁的快修门店,快修比起来4S店还是比较轻松的。但还不是自己当初的想法,后来经朋友介绍,到了现在的公司,后市场相关的平台公司,已经做了2年了。

从一开始选择的行业,再想换到另一个行业还是很难的,再说 汽车 行业还是比较大的,据说是万亿级的市场,阿狗、阿猫这样的互联网大咖公司也在布局。 汽车 行业包含买车、卖车、维修、养护、改装、保险、配件等等工作,相关联的工作也比较多,想发大财可能很难,但要是养家糊口还是比较容易的。从开始工作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一直在 汽车 行业,可能未来几年还是在这个行业里战斗。

作为一个曾经的 汽车 行业工作者,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见证着由传统 汽车 向新能源 汽车 ,物联向互联的转变。

汽车 行业,作为一个重工业时代的产物,是重工业时代的其中一个标志,也跟我们的现代生活紧紧相关。

虽然有人说, 汽车 行业没落了。不可否认,随着重工业时代的终结,它最终会由辉煌走向没落。

但随着新时代的来临,5G的发展,别忘了,最重最大的其中一个话题就是。这难道不是它的又一次新生,它的第二次生命么!

所以,如继续生存在这个行业,就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相信自己,相信机会总是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的。

附图是2019年的第二次中国进口博览会的一张随拍。其中的 汽车 展厅人满为患。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这是否也展示了这个行业继续蓬勃向上的状态。

35岁了。毕业就在主机厂,越发艰难吧,每年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多,淘汰的也多,行业感觉要走大统一的路,剩不了多少厂,只有加强学习和奋斗,希望不要被淘汰

汽车 行业涵盖的岗位与业务方向太多了, 汽车 全生命周期每个阶段都需要高质量人才的支撑,我在这个行业已经摸爬滚打18年了,在4S店的时候从机修学徒到技术总监再到服务总监,随着 汽车 后市场的低迷选择时机进入主机厂开始从事质量管理相关工作,从质量工程师到部门主管再到 汽车 大数据应用领域的产品专家,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转型目前就职于一家国家一类科研院所。

这十几年的经历也许存在的成分,但是自身的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也是不能忽视的,希望还在路上的小伙伴仍然能够坚持下去,毕竟国内 汽车 产业未来的路还很长。

大学学的 汽车 运用,毕业给改成交通运输了,不过主要内容还是 汽车 !班里33人,毕业后从事 汽车 的有一半多,女生好几个去学校当老师,男生就三个去修理厂的,有在4s的,有跑保险的,我去了汽配公司,后来干了一年,回老家进事业单位了,不过在公司认识了老婆,她现在还在汽配行业!大学同学除了几个女老师,跟 汽车 相关的不多了,干什么的都有啊!

1、 汽车 的产业链很长,从以前的高利润到现在的低利润(可以对比下一台华为手机的利润),坚持下来、做大的愈来愈少,所以说头部效应会愈来愈明显;2、高投入、资金密集型,产业链长、风险大,所以要珍惜自主品牌,不是他们抗大旗,想想以前整车的价格。3、买办多,这个自行理解,大家都是谋口饭吃无可非议,但不能忘记自己流的什么血。4、电动车,国家力推,关系国运,国人当自强!但不能挂狗头卖羊肉,自欺欺人。到10%估计是拐点,现在5%。

05年高职毕业,毕业进入江淮休系一级供应商(现上市公司)干了十年,从车间文员到子公司生产部长离开。后入职央企轻量化新能源版块公司,目前担任制造部长职位。从事 汽车 行业十五年,总体感觉很累(特别是生产部门)想换行。刚好近期有个新项目可以有个换行的机会,不知道项目可能立项。

10

年了,一直在线

双林汽车零部件怎么样

汽车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和供应链,随着传统燃油车市场化程度的进入蓝海,对于所有参与市场竞争的所有厂商来说,重点是还是供应链的坚韧程度,特别是后疫情时代带来的缺芯因素,对于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新能源 汽车 ,面临的困境更大。

其关键是新能源 汽车 特别是新造车势力在市场占有率的数量级上,依旧没有建立稳固的供应链体系,特别是电子物料的供货体系。 汽车 行业其关键还是走量降本的,对于正在走向盈利述求的新造车势力来说,昂贵且不盈利的供应商,其实不是一个很乐观的状态。

随着2021年的过去,各大主机厂都在公布销售业绩,对于供应链来说,全球化竞争的程度正在加剧。数据显示,全球 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100强里,日本22家,美国22家,德国18家,韩国9家,中国8家,加拿大4家,法国4家,西班牙3家,瑞士2家,英国2家,爱尔兰、巴西、墨西哥、瑞典、意大利和印度各1家。其中日本占比22%,美国占比22%,德国占比18%,韩国9%,中国8%,法国4%,加拿大4%,西班牙3%。

从排名来看,依次是1德国博世,2日本电装,3,德国埃孚,4加拿大麦格纳国际,5日本爱信精机,6德国大陆,7韩国现代摩比斯,8法国弗吉亚,9美国李尔,10法国法雷奥,11日本矢崎,12日本住友电工,13德国巴斯夫,14美国安道拓,15美国天纳克,16日本松下 汽车 系统,17中国延锋,18意大利马瑞利,19爱尔兰安波福,20日本捷太格特。

中国进入前100的供应商主要是延锋17,北京海纳川42,中信戴卡58,德昌电机74,敏实集团79,五菱工业81,安徽中鼎87,德赛西威,中国供应商的规模与中国 汽车 销售市场不成比例,缺少世界级的供应商集团和品牌,与中国自主 汽车 工业的发展现状基本吻合。

从世界范围来看,前20强的供应商基本与世界 汽车 性 汽车 集团和品牌深度绑定,其核心的技术和稳定的供货,成为 汽车 主机厂更为可靠的合作伙伴,其中以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为主的世界级厂商和品牌,围绕其发展和壮大的德国供应商和日本供应商,成为重要的产业集团。世界性的 汽车 集团和品牌,重点还是集中在德国、日本、美国、韩国、欧洲等,如大众、丰田、通用等等。

中国 汽车 市场的产销两旺,近2200万的市场规模,重要的主力还是合资和自主,其中以合资厂商为重,随着 汽车 产业政策的转变,还有合资数量限制以及股本比例的放开,中国 汽车 市场将进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其供应商的竞争也更为关键。

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对于优势供应商的需求也更为迫切,随着产销规模的扩大,核心技术和核心供应链的建立,也成为考验新造车势力的重要因素。其中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座舱、自动价值需要的芯片和MCU等等,诸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中央处理器、自动驾驶芯片等等,都在成为制约发展和交付的关键所在。

鏖战2022,稳健的供应商,也是胜负手,本质上还是成本和效率的竞赛。

国际零部件企业2019年财报解读:危机并行,行业加速整合

林爽股份(300100)2020年管理层意见如下:

一.概述

(1)行业概述

202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主要指标回升,经济运行有所恢复。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1.2万辆和1025.7万辆,产销量同别下降16.9%和16.8%,产销量降幅比上年扩大4.5和3.1个百分点。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75.4万辆和787.3万辆,产销分别下降22.5%和22.4%。汽车行业的复苏进程与GDP同步。随着3月份产业链迎来重启,4月份汽车行业全面复工,5月份产销增速企稳,6月份基本恢复正常发展水平。6月份,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2.5万辆和230万辆,同别增长22.5%和11.6%。6月产销量创去年同期历史新高。

受复工、复产、复市、经济活动恢复等因素影响,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业务发展,坚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应对挑战,狠抓安全生产和提质增效。各单位始终保持着危机感。面对行业下行趋势,公司重组,齐心协力实现2020年半年度目标。

林爽股份2020年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49,276.77万元,同比下降34.51%;实现营业利润5443.79万元,同比增长166.41%,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03.22万元,同比增长347.94%。

(二)公司2020年的经营目标或

一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化优质客户业务发展,推进战略客户共享,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是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一步完善研发管理体系,加强研发知识的管理和共享;

三是进一步强化全面预算控制,完善内部成本控制体系,整合现有,盘活资产,加强资产投资收益管理,提高财务控制水平;

四是持续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和精益生产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交付管理能力,降低制造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第五,加强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优化整合现有供应商体系,发展和培育战略合作供应商,构建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第六,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和关键岗位激励机制,完善人力规划,实施关键人才发展;第七,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企业信息系统,支撑未来业务发展和管理需求。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对策(一)公司面临的风险1。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风险。肺炎疫情已经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全球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必将持续很长时间。由于汽车行业本身就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而且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全球化,所以这次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大于一般行业。疫情过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将不可避免地掀起反全球化运动,这将进一步影响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和产业布局,冲击当前国内市场格局。2020年,中国将优先刺激消费和恢复经济,同时努力减少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月1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文件《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疫情工作时的讲话》强调,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车牌配额,以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此后,从中央部委到地方,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刺激消费市场,包括汽车。2.行业下行风险。汽车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增速会有一定波动。作为提供整车厂商的汽车零部件公司,社会对汽车的需求最终会影响公司产品的销售。如果未来汽车行业尤其是乘用车市场增速下滑或出现负增长,公司未来发展将受到较大程度的不利影响。3.汽车零部件产品价格风险受疫情影响,国内汽车销售受到较大冲击。为了尽快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各品牌都不同程度地推出了降价促销活动。然而,汽车零部件的价格与下游汽车零部件的价格密切相关。汽车制造商处于汽车产业链的顶端,与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有很强的议价地位,因此可以将降价因素传导给其下游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目前整车行业整合加剧,整体消费需求下降,势必给零部件厂商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影响。(二)公司发展管理学院的机遇和挑战。1.受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在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复工的经济体,经济总体稳步复苏。随着后续各项经济刺激措施的出台,将对中国制造业产生有利影响;在经济下行中,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需求下降的冲击等遗留因素对企业经营提出新的挑战;2.公司密切观察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充分认识到公司面临的行业发展环境和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一方面,对内有效整合公司各项业务,对外积极整合行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实现共享和优势互补,深入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趋势,加快产品研发进度,从而有效满足市场客户的不同需求,提高电驱动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最后,受疫情影响,国内汽车产销量在近6个月的时间内同期下滑。公司需要重铸优势避免短板,控制成本费用,提高效率,响应国家发展内部循环经济的号召,在深化全球供应链方面做好布局。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公司是以自主创新、产品研发、模具开发为基础,致力于实现汽车零部件模块化、平台化供应的专业化智力型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1.成熟的汽车零部件模具设计和制造能力。汽车模具是汽车制造业的重要技术基础。公司子公司宁波林爽模具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认定的全国精密注塑模具重点骨干企业。模具公司在汽车注塑模具行业享有较高的声誉,在汽车门板、保险杠等内外饰产品以及塑料齿轮、安全气囊、供油系统等精密注塑模具领域具有较强的开发能力。2.强大的R&D创新能力和成熟的汽车零部件制造能力。随着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公司R&D团队借助省级企业研究院和博士后研究中心R&D平台,不断投入大量的物力和人力。在高精度塑料齿轮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中大型内外装饰的注塑模具及产品技术,高强度钢和铝的冲压轧制技术,激光、电弧焊等焊接技术,高光、多色注塑技术及模具技术,DC永磁微电机的设计加工技术等方面,,我们拥有完整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在汽车电动座椅关键零部件、内外饰注塑件及安全件、车窗升降系统结构件、中大型高强度轧制件等领域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力,得到了客户和主机厂的广泛认可和肯定。整个R&D团队将配合客户对模块化产品供应的要求,提供全面、系统的整体设计、开发、生产和匹配的技术和服务。在汽车内外饰件领域,公司在柳州、重庆、青岛、杭州湾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主要配套上汽通用五菱、上海大众、重庆长安等汽车厂商。近年来,公司与上述客户密切合作,在项目类型和产品结构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汽车精密注塑零部件领域,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安全气囊盖、油桶、点火线圈、精密齿轮、发动机周围精密零件、汽车冷却系统等产品。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公司的汽车精密注塑件得到了国外众多知名一流供应商和整车厂商的认可,获得了客户核心供应商、最佳质量奖等多项荣誉。3.湖北新火炬是拥有先进R&D和轮毂轴承制造能力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轴承和轿车轮毂轴承单元。是首批91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60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湖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冠军企业,拥有湖北省精密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基地、博士后研究中心和国家。拥有32项国家专利,参与起草4项轴承国家标准,参与修订2项轴承国家标准。2019年,公司新建第三代轮毂轴承智能化、数字化工厂,新增5条智能化生产线;海外投资新火炬科技(泰国)有限公司新建4条高端轮毂轴承生产线,大幅提升了汽车轴承和轿车轮毂轴承的产能。通过不断开发东风日产、通用五菱、上汽大众、长安汽车等众多OEM客户。,公司轮毂轴承产品在国内主机厂的市场份额迅速增加,出口产品远销北美、欧洲和东南亚。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获得了长城汽车(601633)、东风乘用车、通用五菱、长安汽车、北美ad等公司的多项大奖。4.R&D和新能源汽车电机及电控制造能力主要集中在R&D,新能源电动汽车电驱动的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集成电桥、VMS、BMS等。我们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最佳解决方案,力争成为中国中小功率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的领导者。与五菱在公司电力驱动项目上的合作始于2019年初,目前正在进行多个项目。其中,五菱E50驱动电机项目已于2020年6月开始量产,公司正在积极扩大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2020年,五菱品牌首款新能源电动车将使用该公司生产的电机。5.变速器开发和制造能力。拥有成熟的变速器整体解决方案技术,集R&D、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致力于打造全球优秀的自动变速器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R&D团队在AT变速箱设计和开发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同时,通过上海技术中心、澳大利亚R&D中心和国内生产基地的紧密匹配,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和服务。公司已于2019年7月启动与五菱自动变速器业务的合作,预计最快将于2020年底实现量产。6.合理的战略布局和制造能力,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建立了合理的战略布局,在上海、宁波、苏州、重庆、柳州、芜湖、天津、沈阳、襄阳、荆州、青岛、临沂、济宁等地设有生产、R&D或售后服务基地,使公司能够更好地服务整车厂客户,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有效满足客户需求。7.稳定优质的客户,实现行业间的客户共享。公司拥有稳定优质的客户群。用户包括联合电子、佛吉亚、奥托立夫、天合、博泽、法雷奥、博世、贝尔、博格华纳、麦格纳、李尔等世界知名零部件一级配套供应商,以及大众、福特、日产、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北汽、一汽、长安、东风、长城等主流主机厂。同时,随着外延式发展,公司客户与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明显。

百万购车补贴

大陆集团裁员规模扩大!3万人将被优化,为了每年省10亿欧元

经济萎靡、车市下行,这场寒冬依旧。受此波及,自进入2019年下半年开始,众多零部件企业不得不下调各自销售预期,纷纷寻找新的出路,一时间,业务转型、组织调整、关厂裁员、抱团取暖等措施屡见不鲜。近日,已有不少国际零部件企业公布了最新财报信息,盖世汽整理了其中部分企业的财报状况,来看一看这些企业在过去一整年中,都有哪些收获。

车市严寒,头部企业也难言轻松

图为:日本电装财报截图

日本电装集团在其2019财年三季度的财报(2019年4月-12月)称,其合并营收总计38,950亿日元(约合354.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综合营业利润为1,627亿日元(约合14.8亿美元),同比下跌33.2%。

图为:博世财报截图

相比起营收、利润双下滑的电装,博世在过去一年中的集团总销售额基本与往年持平,达779亿欧元(约合850.2亿美元),息税前利润30亿欧元(约合32.7亿美元),同比下跌43.4%,息税前利润率3.9%,同比下降3.0%。

而作为博世的引以为傲的主营业务,汽车事业部销售额达到470亿欧元(约合513亿美元),相比起大陆集团预计2019年440-450亿欧元(约合480-491亿美元),博世汽车事业部业绩继续领跑。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整个2019年博世全球累计减员1.7%,也从侧面反映出车市“寒冬”对于其带来的影响。

大陆集团首席财务官Wolfgang?Sch?fer曾表示,未来5年全球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的产量不会有实质性增长。这意味着,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汽车行业高增长不再,而低潮还远远没有过去,而转型,便是传统零部件企业实现逆势突围的唯一途径。

于是,我们看到了大步迈进自动驾驶与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博世、独立动力总成业务并缩减燃油系统产能的大陆集团以及通过合资并购快速进军新领域的电装,以期望通过转型,布局未来,不断巩固其产品竞争力。

抱团取暖,收购与被收购的生存之道

车市下行,大环境持续萎靡,汽车零部件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降本增效、裁员,甚至关闭工厂的“自救”阵营中来。但于部分企业而言,“自救”仍无法满足其对于未来的追求,于是,“抱团取暖”这一手段出现的频率便越发频繁。

1月28日,博格华纳决定斥资33亿美元收购德尔福科技一事,无疑是2020年汽车零部件领域最为重大的。

图为:德尔福科技财报截图

德尔福科技,前身为德尔福汽车公司。2017年12月,德尔福汽车公司正式完成分拆,母体公司改名为安波福,专注于自动驾驶、数据、车联网等前沿科技业务。被分拆出去的公司取名Delphi?Technologies(德尔福科技),沿袭了德尔福汽车主体的内燃机、软件控制以及电气化业务。据德尔福科技最新财报显示,其在过年一年实现43.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滑了约10%。

图为:博格华纳财报截图

而博格华纳方面,2019年全年初步销售额约为101.7亿美元,较2018年下滑3.4%,双方并表后,博格华纳将达到145亿美元的销售额。且按照博格华纳的说法,此次交易将强化其电子电力产品组合、产能和规模,与德尔福科技整合,将保持其在内燃机、混合动力和电动系统领域的灵活性,从而达到“1+1>2”的协同效应。

有着相同想法的还有欧司朗。2019年11月,奥地利半导体公司艾迈斯(AWS)收购德国照明集团欧司朗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图为:欧司朗财报截图

据盖世汽车了解,欧司朗在过去一个季度中,整体营收增长了0.5%,达8.73亿欧元(约合9.5亿美元)。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13%,在可比基础上增加了近两个百分点。其中半导体业务表现尤为抢眼,利润率出现显著回升,调整后的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在一年内上涨了约22%,达到1.14亿欧元(约合1.2亿美元)。

但欧司朗并不满足。其认为,想要在日趋疲软的全球经济大环境下,寻求更好的未来,唯有加速转型成为以半导体为基础的高科技光电企业,而艾迈斯则表示,以成为传感与光电领域的全球龙头供应商为最终目标,两者殊途同归。

基于此,在艾迈斯第二次出价46亿欧元,以每股41欧元的价格收购欧司朗的所有股份,并提出一旦收购成功,欧司朗总部所在地慕尼黑将成为全球联合总部,欧司朗现有公司名称及品牌维持不变,且在2022年前,欧司朗的员工将享有裁员保护等多方面后,成功赢得欧司朗管理层的“芳心”。借以实现双方携手并进,共生共赢。

通用罢工,上游零部件企业受波及

2019年,对于将主战场放在北美市场的各零部件企业而言,无疑是场“噩梦”。自9月16日开始,一场由通用汽车公司近5万全美员工组织的罢工活动持续了数周,工人罢工生产停滞,给通用汽车带来的经济损失每日超1亿美元。

尽管,在日前通用汽车所公布的2019年度财报中透露,其虽然面临了罢工风波和工厂停产等挑战,却依然实现了67亿美元的净利润;且在计入罢工造成的36亿美元损失之后,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84亿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场罢工依然给产业链上下带来沉重的打击。

截至目前,在已公布的各零部件企业财报中,李尔、安波福等企业均提及此次罢工的影响。

图为:李尔财报截图

其中,据李尔首席执行官Ray?Scott表示,其第四季度和全年财务业绩均受最大客户通用长期罢工有着显著影响,第四季度销售额下降3%,至48亿美元;而在过去一年中,李尔总计销售额下降了6%,至198亿美元;

图为:安波福公告截图

安波福方面,报告显示,通用的罢工给其第四季度、全年分别带来了约1.3亿美元、2亿美元的不利影响,导致其在2019年第四季度营业额下滑1.1%,至36亿美元,经营收入下滑9.8%,至3.88亿美元,收入利润率10.8%;全年营业额同比下滑0.5%,至143.6亿美元,经营收入则下滑11.6%,达15亿美元,收入利润率10.8%。不过得益于其在软件功能、计算机平台以及网络架构方面的强劲实力,安波福在过去一年中交付新业务订单超过220亿美元,从而给未来可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强劲实力。

日系企业,业绩虽下滑仍加大研发投入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日本电装,两位数的营业利润跌幅,并非日系零部件企业中的个案。众所周知,日系汽车与零部件制造商之间的紧密联系,但在过去的三个季度中,除丰田汽车外,本田汽车、马自达、斯巴鲁、铃木等日系车企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营业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图为:爱信精机财报截图

正因如此,据爱信精机2020财年三季度财报(2019年4月-12月)显示,报告期内,其共实现28718亿日元(约合261.4亿美元)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7%;营业利润则较去年同期下滑52.2%,至772亿日元(约合7亿美元)。

图为:丰田纺织财报截图

丰田纺织方面,其在过去三个季度中,共实现10581亿日元(约合96.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微增0.7%;营业利润则较去年同期下滑12.7%,至399.6亿日元(约合3.6亿美元)。

图为:F-TECH财报截图

而本田汽车旗下零部件企业F-TECH,报告期内共实现1646.9亿日元(约合1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2%;营业利润则较去年同期下滑37.3%,至28.94亿日元(约合0.3亿美元)。

为挽回颓势,2019年10月,由日本瑞穗证券提供的消息显示,为能够跟上汽车行业新四化的发展趋势,到2022年3月,电装、爱信精机及丰田工业在内的日本排名前16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总研发支出将较10年前翻番,达到1万亿日元(约合910.7亿美元),支出方向包括自动驾驶雷达及电动车动力传动系统等。

而值得深思的是,这一机构同期表示,研发领域的巨额投入,并不能保障这类零部件企业能够在未来10年里继续保持核心竞争力。这意味着,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变革当下,是否加大研发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可他们同样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加速转型,才能将“降”字摘掉。

汽车芯片,恩智浦与英飞凌间的较量

自汽车新四化不断推进,汽车电子成为了除新能源外最为火热的领域。但就日前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宣布,在过去一年中,全球半导体行业营收为4121亿美元,与2018年相比大跌12.1%,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图为:恩智浦财报截图

2月3日,恩智浦公布其2019年营收同比下降6%,至88.8亿美元;第四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至23亿美元。而这其中,其汽车行业业务营收在过去一年实现营收42.1亿美元,同比下滑7%;第四季度营收11亿美元,同比下滑1%。

图为:英飞凌财报截图

英飞凌方面,据其在2月5日所发布的最新季度财报中显示,2020财年第一季度(2019年10月-12月)收入同比下降2.7%,至19.16亿欧元(约合20.9亿美元),净收入为2.1亿欧元(约合2.3亿美元)。其中,由于全球汽车消费需求的下降,汽车(ATV)收入同比下降2%,至8.3亿欧元(约合9亿美元)。

在大环境增速疲软,两者无论是从半导体领域还是汽车芯片领域,其业绩表现均高于市场整体表现,而这也意味着行业正由自由竞争逐渐趋向寡头竞争,大部分的利润掌握在个别头部企业手中,行业将加速整合。

据盖世汽车了解,2019年,于半导体芯片领域而言最大的新闻莫过于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英飞凌)以每股23.85美元收购了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借此,英飞凌或超过恩智浦跃居全球汽车芯片领域第一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英飞凌并购赛普拉斯的前几日,恩智浦以?1.76?亿美元收购了?Marvell?的?WiFi?连接业务,并基于此推出了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据恩智浦首席执行官Richard?Clemmer介绍,“随着这类新产品的批量生产,我们预计将助力恩智浦实现长期增长”。

汽车芯片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谁也无法预测此后恩智浦、英飞凌之间孰强孰弱,唯有不断进阶,不断扩展新业务、新领域,或才能在大环境日趋向下时赢得更广阔的未来。

盖世小结:日子难熬,在车市寒冬持续了十余月后,早已成为汽车圈上下的共识。且在各企业的财报预期中均表示,2020年甚至于未来3-5年内,全球汽车产量都可能难有起色,目前发生在中国的肺炎疫情,正快速波及全球汽车供应链,或进一步加速汽车行业的整合。可正所谓,危机并行,2020年的开局不利,或刺激更多企业求新求变,以加速推动企业转型,拓宽企业业务范围,从而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赢的更大席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减配是什么意思?车企什么要减配?

文?|?六毛

车东西9月2日消息,当地时间9月1日,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发布声明,称将继续深化去年开始启动的架构调整。

根据最新目标,大陆集团将从2023年起每年节省超过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1亿元)。这个数据比去年的数额,要高了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0.6亿元)左右。

在架构调整过程中,或有3万个工作岗位受到影响,其中约1.3万个岗位在德国。大陆集团表示,这些受影响的岗位“将重新调整工作内容、工作地点,甚至被取消。”换句话说,大陆集团约有近3万名员工将面临“被裁员”的境遇。

大陆集团官方新闻

2019年,大陆集团为确保自身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制定并发布了架构调整规划——“变革2019-2029”。这项规划意图提升效率、生产力,从而让大陆集团能够更好地关注及自动驾驶、联网驾驶、移动出行等领域。而按照最初设计,全球只会有2万个工作岗位在调整中受影响。但是现在,这个范围较此前已经增加了50%。

关于此次规划目标的调整,大陆集团表示,主要是因为受到了肺炎疫情、全球汽车产量低迷、经济危机加剧等问题影响。

一、架构调整继续深化?或影响全球3万名员工

2020年初,肺炎疫情爆发并蔓延全球。全球汽车产量也受此影响表现低迷、经济形势日益严峻。鉴于此,大陆集团做出判断:2025年前,全球汽车产量无法恢复到2017年之前的水平。

作为应对,大陆集团对之前制定的架构调整规划“变革2019-2029”做出新的调整,取额外措施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经监事会批准后,其相关成本优化战略将至少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将生产、研发集中到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二是对投资组合进行调整。

而按照最新目标,大陆集团需要从2023年起每年节约超过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1亿元),这个数据相较之前提出的节省目标增加了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0.6亿元)左右。

同时,大陆集团认为将会有比之前预计的更多的员工受到影响。

大陆集团称,所有可能会在未来直接影响到全球超过3万个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将被重新调整工作内容、工作地点,或者被直接取消。

3万个可能会受影响的岗位中,约有1.3万个位于德国。另外很大一部分岗位调整,会发生在劳动力成本同样很高的国家。

目前,大陆集团在全球拥有超过23.2万名员工,在德国有约5.9万名员工。所以,按照规划来计算,那么未来几年内,大陆集团将会有约12.9%的员工在集团架构调整中受到波及。

大陆集团希望在2025年完成这项目标的90%。

另一方面,大陆集团也强调了,它当前所做的规划并没有把新的工作机会计算在内。在大陆集团看来,未来出行领域的增长目标实现,可能会在针对包括数字化、与自动驾驶、零排放出行的技术及软件研发方面创造出的就业空间。由此出发,可以理解为大陆集团在裁撤旧岗位的同时,也将增加新的岗位。

针对这即将到来的人事调整,大陆集团人力部负责人及执行董事会成员Ariane?Reinhart补充称,大陆集团此前已在德国展开了一段时间的试探性会谈,现在商议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当涉及到长期成本时,我们所有人越是明智地多节约一些,我们就越能够在中长期的时间里保住更多的工作机会。”

Ariane?Reinhart强调说,在当前情势下,无法为所有员工提供就业保障。但她也表示大陆集团愿意讨论新的过渡方法,例如减少员工工作时间并同步进行进一步培训。据悉待谈判结束后,大陆集团将会宣布谈判结果。

当前,大陆集团位于德国以及全球各基地的所有中央职能部门和事业部,都在为实现成本节省和优化的目标付出努力。

同时该集团还在推动流程的自动化发展(如工业4.0),并提供更大的工作灵活性、降低劳动成本。除此之外,按照大陆集团的,那些长时间没有盈利的业务未来也将会被出售。

二、按最初设计,只有约2万个岗位将受影响

百年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度变革,不管愿不愿意,大陆集团都需要转型。

2019年,考虑到日益数字化的工作环境、汽车行业日益显现的危机、更为严苛的排放法规导致的动力总成技术的加速变化等新的行业趋势,大陆集团在7月底宣布了新的全球规划,以此希望能加强自己的长期竞争力,并确保自己的盈利能力。

同年9月25日,大陆集团监事会会议又对大陆集团的2030战略以及架构调整规划“变革2019-2029”展开了讨论。

最初,“变革2019-2029”架构调整规划制定的目标是从2023年开始,大陆集团每年降低总成本约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0.6亿元)。同时按照这一规划,如果第一波架构调整、裁员关厂动作无法实现节约开支、聚焦新业务的目标,大陆集团还会加大动作——也就是裁掉更多岗位。

在这一目标指导下,大陆集团曾分析认为未来10年全球或将有2万个工作岗位受到架构调整规划的影响,其中包括德国的7000个工作岗位(当时大陆集团在德国的员工总数为6.2万人)。到2023年底,全球预计会有1.5万个岗位受此影响,其中德国约有5000个。很显然,如今这个目标数字已经做出了新的调整。

再聚焦到组织架构调整方面。2019年9月25日的大陆集团监事会会议已经做出决定,对6个生产基地的业务内容进行调整。2019年11月和2020年7月,大陆集团又分两次对生产基地的调整进行了公布、更新。

大陆集团架构调整

截至目前,大陆集团已有8个生产基地/工厂的业务调整得到了集团监事会的批准。其中,德国Roding、美国弗吉尼亚州的Newport?News、美国北卡罗来纳州Henderson、西班牙Rubí、墨西哥Nogales工厂将直接关闭。

另外据大陆集团提供的最新数据,其部分架构调整已完成,自2019年9月底以来全球已经有约3000个岗位受到了直接影响。

结语:降本背后,转型才是关键

肺炎及其所造成的后续影响,使全球汽车行业在2020年经历了一段十分艰难的时光。

面对市场收缩、整体产销量下滑以及经济动荡等消极因素,开源节流、节约成本成为不少产业链玩家的共同选择。与大陆集团同为Tier1的博世在上个月宣布,已通过不延长定期合同、让部分员工提前退休等方式,削减了约600名员工。因此就人员调整这一点而言,大陆集团的决定并不令人意外。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在这背后是一家全球汽车供应商巨头的主线,其最终目标是“转型”,降本只是表象和手段。汽车产业“四化”变革的洪流不会停步,越早顺应越能得到更多立足的资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减配在大多数车型上都有存在,很多朋友在茶余饭后都会讨论什么汽车又减配了之类的话题,但是很少有人会说起汽车为什么减配,只说它没有良心,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也比比皆是,车企从研发到生产都投入了大量的金钱,目前什么价格都在涨,只有汽车在跌价,通货膨胀难道对车企的不构成影响吗?车型的购零部件成本增加,终端售价却在降价,它只能靠减配来维持利润。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配置表,十万档次及以上的合资车,气囊,胎压监测,ESP啥的,恩,有的有,有的没有,还有什么鼓刹,塑料该堆就堆,我挂个合资标,照样卖的好。汽车减配当然是为了降本了,一款汽车正式发售一段时间后,为了持续保证销量会慢慢降价。那降价从哪里降呢,一个是压榨零部件供应商降价,第二个就是减配降价。有的减配是由进口零部件转用国产零部件,有的减配是直接取消非必要的零部件。国产的有没有简配的呢,肯定有,但是主流的国内车企不敢,为啥,就是因为怕暴露了没人买,不像某些车,各种门爆发后,依旧不影响销量,徒之奈何。

发动机隔热隔音棉,简称隔音棉,主要的作用是为了隔热,其次才是隔音。因为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热量。这对于发动机盖上的车漆会有很大的伤害,特别是浅色系的车漆,比如白色,在长期热烤后,很容易就会变成米黄。而对于隔音而言,也会有一定的帮助。而一块发动机盖隔热隔音棉在淘X上的价格约为100元左右,最便宜的几十元也有交易,最贵的则为数百元。如果一款轿车1年卖10万辆,又可以轻松省下上千万的利润,这可比卖车省事多了,怪不得那么多厂家喜欢减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