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是国产车,为何吉利越做越好,力帆却越做越差?

2.力帆轩朗保养手册

3.#重庆力帆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力帆的工资低,反正感觉和同期毕业的工资待遇差一截。想问一下在力帆工作

4.汽车零部件行业一年工作经验的我,现在很迷茫了

力帆汽车零部件发动机型号_力帆汽车零部件发动机

力帆这个品牌对于大众而言并不陌生。凭借在摩托车领域的绝对优势,力帆在早些年间也曾红极一时,但在转型汽车之后,力帆开始由大红大紫逐渐边缘化,从其现在的处境来看,它的转型似乎并不成功。债务危机爆发自今年6月份首次爆出控股股东1亿元担保债务违约后,力帆就一直麻烦不断。近日,零部件供应商——万安科技一纸诉状将其告上了法庭,要求其支付货款约607.57万元。据万安科技发布的公告显示,自2007年起力帆汽车、力帆汽车北碚分公司持续向万宝机械购制动器、离合器总分泵、真空助力器等汽车零部件。但从2018年开始,力帆汽车、力帆汽车北碚分公司开始拖欠货款,截至7月22日,力帆汽车、力帆汽车北碚分公司拖欠货款已达607.57万元。

实际上,万安科技所提及的欠款仅是力帆汽车全部对外欠款当中的一小部分。据力帆股份于7月2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力帆股份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金额以达到14.23亿元之巨。包括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红星 美凯龙 商业保理有限公司、重庆森迈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都是力帆股份的“债主”。除了供应商外,力帆还欠经销商诸多款项。今年5月上旬,30多家力帆汽车的经销商,身贴“力帆还钱”的字样,聚集在重庆力帆中心门口进行维权。事实上,这已经是近一个月来经销商第四次上门维权了。这次供应商的诉讼对力帆而言,无疑雪上加霜。

为了填补资金空缺,力帆去年就曾接连出售两项资产。去年12月,力帆股份将旗下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以人民币6.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了车和家。此外,力帆股份还将原15万辆乘用车项目的生产基地以约33.15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了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

同是国产车,为何吉利越做越好,力帆却越做越差?

要是同价位的话我推荐力帆,好比一万三以内,力帆的NBF发动机很不错的,我觉得比宗申的PY机好,动力都差不多,但是我前年骑宗申的PY150跑长途,长时间极速跑,3小时左右发动机油封漏油,当我发现时机油都没了。

而且宗申对于车的价位略高其他国产车。原因就是宗申在250级别有国产最牛的NC250,这个发动机我也试过,确实不错。你要是150级别我推荐力帆,250级别,我推荐宗申。

注意:

一是制造板块,包括摩托车发动机、通用动力机械、微型汽车发动机、船艇发动机小型航空动力、摩托车、电动车、摩托车关重零部件。具备年产摩托车200万辆、摩托车发动机400万台、微型汽车发动机10万台、通机产品500万台的生产能力。

2004年4月,宗申集团与意大利比亚乔集团正式合资合作。 2007年,宗申集团与意大利塞尔瓦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此外,与美国、法国等国际知名企业展开了良好的合作。

同时,宗申集团建立起了完整的国际营销网络。集团年出口创汇达2亿美元以上,产品目前已出口88个国家和地区,并在124个国家申请注册了“ZONGSHEN及图”商标或“ZIPSTAR及图”商标。

力帆轩朗保养手册

在残酷的2020年,曾经出口到俄罗斯,的国内汽车企业力帆汽车终于没能活下来。今年6月,力帆股份的债权人重庆嘉利建桥照明有限公司,以力帆股份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偿债能力,但仍具有重组价值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力帆股份进行重组。

力帆车吉利一体化前景如何,力帆生产的吉利车质量有保障吗?

11月6日,力帆股票经理与两江基金、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签订协议。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成立了持股比例超过70%的绝对控股公司,作为参与企业重组投资的实施主体。换句话说,力帆股份被吉利科技集团收购,而吉利科技集团是吉利控股集团的子公司。吉利汽车将正式收购并重组力帆汽车。

吉利科技集团主要开发生产吉利全新电动MPV枫叶,同时吉利完成力帆,收购重组后,力帆将生产吉利枫叶纯电动MPV,这时候相信很多人心里会有很多顾虑, 因为力帆汽车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新车质量确实不如长城、吉利,等一线厂商,所以只能靠低价来维持自己的市场,但仅靠低价来掩盖质量问题显然是不可行的。 这也成为力帆汽车衰落的核心问题。那么如果将来吉利的车交给力帆工厂生产,质量能保证吗?

在汽车质量问题上,我们首先要了解吉利汽车和力帆汽车的关系。事实上,在吉利科技集团收购力帆的问题上,与吉利汽车没有太大关系,只有吉利汽车的子公司吉利科技集团参与控股,所以吉利自有汽车的工厂和渠道不会有很大变化。具体来说,吉利汽车只是参与了力帆汽车的各种整合,尤其是之前在重庆布局的动力交换,如果力帆快速动力交换技术和在全国范围内应用,吉利汽车将会更顺利地向新能源方向推进。

另一方面,即使吉利科技集团的纯MPV枫叶80V由力帆汽车生产,其零部件购、供应商选择和后期车辆组装也将由吉利科技集团控制。质量控制标准肯定会比力帆,原来的标准严格得多,所以在质量保证方面,吉利的质量控制肯定不会走力帆的老路

#重庆力帆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力帆的工资低,反正感觉和同期毕业的工资待遇差一截。想问一下在力帆工作

力帆轩朗维修手册:轩朗的维修时间是300到900元。如果力帆轩朗每年行驶2万公里,按照厂家保养手册中的正常保养条件进行保养,每年的综合养车费用约为15101元(手动变速箱车型)和16315元(自动变速箱车型),相当于每月平均养车费用在1258元到1360元之间。

当然,如果你的车内环境恶劣,车内经常装载重物,厂家也建议缩短保养周期,可能会增加汽车保养成本。不过,总的来说,这款车的保养和使用成本都在合理的范围内。

汽车维修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汽车的相关零部件进行检查、清洗、补充、润滑、调整或更换某些零部件的预防性工作,也称汽车维修。现代汽车维修主要包括发动机系统(发动机)、变速箱系统、空调节系统、冷却系统、燃油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等维修范围。汽车维修的目的是保持汽车整洁,保持技术状况正常,消除隐患,防止故障,减缓劣化过程,延长使用寿命。

百万购车补贴

汽车零部件行业一年工作经验的我,现在很迷茫了

本人毕业去的力帆,实习期很久,半年,工资2800含交通补贴。转正工资只加两百,到手只有2300,这是一个很搞笑的状况,转正了到手工资比实习还低。做了11个月,实在没法继续呆下去,就辞职了。里边关系户太多,想要上升,很难,但是也不难,这就得看个人应变了。 来自职Q用户:胡先生

同期进入力帆的同事,研究院项目组人员,3年了工资一个月2800,加上项目奖一个月最多3500。3年了,和领导谈过这个问题,每次都敷衍了事。不要说别人没能力,在力帆往往很多时候都是下面的人干活能力强,领导瞎搞事。后期招进来同岗位的都7000以上,进来后都是天天坐着玩手机,大爷一样的,领导安排事情就叫2800一个月的同事干活,输出文件,对接项目,推进度等等,还义务加班,在看那些拿高工资的每天上班喝茶看报玩手机,心理一点都不平衡。领导对于那些在力帆辛辛苦苦自己培养的员工一点都不看重,在我之前一个干了5年的老员工(技术岗位,本科)离开的时候工资不到4000,5年啊,现在出去找个销售底薪都3000了,奉献了5年得到的是什么,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别人出去找的工作都是9000 ,不要说别人没能力什么的。力帆他不想给你高工资,他认为你走就是了,大不了我再从外面招人就是,给你开那么高的工资我都可以招两个人来干活了,现在毕业的大学生一大把,随便招几个来就可以了,一个月给开个3000,再加上提供就业岗位还有补贴,不赔啊。

3年时间,什么立项整改的钱一分都没拿过,每次都知道钱是领出来了,其余部门都发了,但就是自己部门没法,对这一笔钱领导没说多少也没说怎么处理,也没一个账目,反正就是拿下来了,至于用到哪里去了不知道。和其余部门的人一起参与的项目,他在该项目中就挂名,干活的是自己,拿钱的是别人,到头来领导还说你不作为,想着就心寒。

而且力帆的质量为什么提不上去,就是关系户太多了,受贿严重,已目睹2次领导受贿。很多时候,某厂家零部件出问题,停用了,第二天厂家人员过来找领导谈谈,又开始使用了,其中的猫腻自己明白。很多时候都是领导自己的决策失误,前期已经将相应的风险和存在的隐患提出来了,但领导一意孤行,后期出问题了,责任是推得是干干净净,还说是你的问题,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的。这种事不止发生一两次了,反正都是下面的人背锅。

力帆最大的问题就是领导层思想观念陈旧,管理混乱,中央集权不作为还搞事情,没有担当(至少我接触的领导是这样的)。力帆想要走的长远,还是先从领导层入手吧!

以上所述事情没有诋毁力帆的意思,纯属个人发牢骚,各位看看就行了。

领导不担当,思想观念陈旧,才是力帆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来自职Q用户:匿名用户

楼主,你好!

我看见你的帖子有几天了,一直没有想好如何回答,所以回复的晚了。

之所以我会这么说,是因为我深刻理解到你的无奈,因为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有这样的困惑,我也曾经有过,而且很多很多朋友现在正在困惑着。

首先,从你的自我描述中,我感觉到你应该是很努力的人。而且如果你确实把你说的那些东西都好好去接触过,那么我觉得你的硬件技能已经基本到位了,应该是可以挑战高薪的时候了。

你目前应该立刻开始找新的工作,脱离目前的环境,正如你说的,你目前的环境非常差,私企最大的弊端在你这里显露无遗。而且二次开发对于大公司来说可能还是不错的,对于小公司企图用这样的方式来避开新品研发过程中大量的初始验证工作,那是很可怕的。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产品质量低下,稳定性极差,即使不考虑成本问题,这样的公司也不会有很好的利润的。

而我真正无奈的事,是你提到的收入问题。希望你明白全中国大多数人的收入正是像你所知道的那样,中国在短时间里也不可能改变那么多工程技术人员的收入问题,你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从茫茫人海里跳出来,成为少数的高薪技术人员。

对于你的硬件技能我不想多说什么,再强化下流程方面的知识,把英语捡起来,别的基本可以了。

我只想给你后面的路提一点建议,但是真的只是建议,因为做起来有风险,也不一定会成功,希望你自己好好考虑慎重:

1. 离开你现在的城市

重庆并不是什么差的城市,但是如果要说收入,那么恐怕和沿海城市依然有巨大的差异。你继续留在这里,是很难给自己找到突破口的。但是一旦出来,那就意味着你要开始背井离乡的生活了。你必须要考虑清楚。

另外,建议你不一定要到上海广州深圳青岛之类的一线城市,因为这里实在是不缺人。你的专科学历,对于某些不学无术的HR来说,可能会成为一些障碍。你可以到汕头,珠海,厦门等大城市寻找些机会,当然你有自己在上海站住脚,也可以尝试一下。

2. 做好充足的准备

除了上面提到的英语和流程方面的准备,你还需要做一些其他的准备

心理准备:重庆的竞争压力和沿海城市根本无法同日而语,所以必然你会遇到巨大的阻力,你必须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给自己一条后路,不至于出现万一的时候,手足无措。

客观准备:你要给自己的面试做好功课,包括如何向对方解释你的学历不是问题,如何向对方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你的长处,如何让对方知道你可以为公司做些什么。同时你要在出来之前,就做好一个名单,排好一个顺序。从难到易,确定每一个你要去的公司,并通过网络或者其他聚到去了解一下,做好充足的面试准备

3. 明确自己的目标

你目前在动摇你的目标,你不知道是否在坚持技术,还是管理,还是销售,这是绝对错误的。人生固然很难回头,但是一旦你走向某个枝头,那么在没有走到头的时候,就不要回头,要坚定的走下去。你还年轻,为了长期的稳定,我还是建议你在技术行业再尝试一段时间,因为我个人觉得你虽然技术已经基本到位,但是并没有把经验累积到位,也就是说你还没有脱离吃萝卜干饭的时候。我建议你还是到沿海城市的汽车行业寻找一下机会。

4. 职业定位

从你的描述来看,你的职业定位已经位于工艺工程师,产品工程师和制造工程师这几个领域。如果你看准的是汽车行业,那么可以从制造工程师入手,从产线相关的工作做起,然后朝产品工程师方面努力(产品工程师的职责我以前的回复提过)。因为产品工程师的工作相对比较稳定一些,而且对你的所学也可以起到整理的作用,当然这对生产流程的管控会有相当的要求。目前我给你的沿海指导工资在6K左右,建议你上51job看一下薪资调查,然后再给自己定一下位。

5.关于其他职业定位

目前你不适合作管理,因为你不具体这方面基本的技能,你还需要在公司内进行长期的磨练,所以希望你放弃这个念头。

关于销售,我很怀疑一楼说的3W这个数字,我知道个别销售,是极个别销售在个别月份是可以做到这个业绩的,但是绝对不是长期的稳定的,更不是随便找个人就可以做到的。我也不认为楼主你去做,就能做到这个业绩。三楼朋友的回复相对比较中肯,数字也比较真实一些。

我前面说过,希望你能有一条后路可以准备,所以建议你把销售作为最后的后路。正如我之前提到过的,尽管我对国内的销售很看不惯,但是无奈,这毕竟是国内门槛最低,短期内收入最高的职业。确实一楼这点说的对,销售也算是吃青春饭的,能吃多久不知道,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我建议不要选择。

我的这个建议,只是给你参考,因为如果你真这么做,你也应该可以预计到你的困难和风险。

对于你说的情况我很无奈,但是真的无能为力,非吾辈可为,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