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行业降本分析_汽车零部件行业降本分析怎么写
1.双林汽车零部件怎么样
2.电动车的降本空间在哪儿?
3.iatf16949是指什么?
4.汽车行业的工资高吗?
5.汽车行业总结2021之供应链篇
6.要么丢单要么亏本?车企掀桌大降价,供应链企业很犯难
汽车减配在大多数车型上都有存在,很多朋友在茶余饭后都会讨论什么汽车又减配了之类的话题,但是很少有人会说起汽车为什么减配,只说它没有良心,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也比比皆是,车企从研发到生产都投入了大量的金钱,目前什么价格都在涨,只有汽车在跌价,通货膨胀难道对车企的不构成影响吗?车型的购零部件成本增加,终端售价却在降价,它只能靠减配来维持利润。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配置表,十万档次及以上的合资车,气囊,胎压监测,ESP啥的,恩,有的有,有的没有,还有什么鼓刹,塑料该堆就堆,我挂个合资标,照样卖的好。汽车减配当然是为了降本了,一款汽车正式发售一段时间后,为了持续保证销量会慢慢降价。那降价从哪里降呢,一个是压榨零部件供应商降价,第二个就是减配降价。有的减配是由进口零部件转用国产零部件,有的减配是直接取消非必要的零部件。国产的有没有简配的呢,肯定有,但是主流的国内车企不敢,为啥,就是因为怕暴露了没人买,不像某些车,各种门爆发后,依旧不影响销量,徒之奈何。
发动机隔热隔音棉,简称隔音棉,主要的作用是为了隔热,其次才是隔音。因为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热量。这对于发动机盖上的车漆会有很大的伤害,特别是浅色系的车漆,比如白色,在长期热烤后,很容易就会变成米黄。而对于隔音而言,也会有一定的帮助。而一块发动机盖隔热隔音棉在淘X上的价格约为100元左右,最便宜的几十元也有交易,最贵的则为数百元。如果一款轿车1年卖10万辆,又可以轻松省下上千万的利润,这可比卖车省事多了,怪不得那么多厂家喜欢减配!
双林汽车零部件怎么样
经济萎靡、车市下行,这场寒冬依旧。受此波及,自进入2019年下半年开始,众多零部件企业不得不下调各自销售预期,纷纷寻找新的出路,一时间,业务转型、组织调整、关厂裁员、抱团取暖等措施屡见不鲜。近日,已有不少国际零部件企业公布了最新财报信息,盖世汽整理了其中部分企业的财报状况,来看一看这些企业在过去一整年中,都有哪些收获。
车市严寒,头部企业也难言轻松
图为:日本电装财报截图
日本电装集团在其2019财年三季度的财报(2019年4月-12月)称,其合并营收总计38,950亿日元(约合354.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综合营业利润为1,627亿日元(约合14.8亿美元),同比下跌33.2%。
图为:博世财报截图
相比起营收、利润双下滑的电装,博世在过去一年中的集团总销售额基本与往年持平,达779亿欧元(约合850.2亿美元),息税前利润30亿欧元(约合32.7亿美元),同比下跌43.4%,息税前利润率3.9%,同比下降3.0%。
而作为博世的引以为傲的主营业务,汽车事业部销售额达到470亿欧元(约合513亿美元),相比起大陆集团预计2019年440-450亿欧元(约合480-491亿美元),博世汽车事业部业绩继续领跑。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整个2019年博世全球累计减员1.7%,也从侧面反映出车市“寒冬”对于其带来的影响。
大陆集团首席财务官Wolfgang?Sch?fer曾表示,未来5年全球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的产量不会有实质性增长。这意味着,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汽车行业高增长不再,而低潮还远远没有过去,而转型,便是传统零部件企业实现逆势突围的唯一途径。
于是,我们看到了大步迈进自动驾驶与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博世、独立动力总成业务并缩减燃油系统产能的大陆集团以及通过合资并购快速进军新领域的电装,以期望通过转型,布局未来,不断巩固其产品竞争力。
抱团取暖,收购与被收购的生存之道
车市下行,大环境持续萎靡,汽车零部件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降本增效、裁员,甚至关闭工厂的“自救”阵营中来。但于部分企业而言,“自救”仍无法满足其对于未来的追求,于是,“抱团取暖”这一手段出现的频率便越发频繁。
1月28日,博格华纳决定斥资33亿美元收购德尔福科技一事,无疑是2020年汽车零部件领域最为重大的。
图为:德尔福科技财报截图
德尔福科技,前身为德尔福汽车公司。2017年12月,德尔福汽车公司正式完成分拆,母体公司改名为安波福,专注于自动驾驶、数据、车联网等前沿科技业务。被分拆出去的公司取名Delphi?Technologies(德尔福科技),沿袭了德尔福汽车主体的内燃机、软件控制以及电气化业务。据德尔福科技最新财报显示,其在过年一年实现43.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滑了约10%。
图为:博格华纳财报截图
而博格华纳方面,2019年全年初步销售额约为101.7亿美元,较2018年下滑3.4%,双方并表后,博格华纳将达到145亿美元的销售额。且按照博格华纳的说法,此次交易将强化其电子电力产品组合、产能和规模,与德尔福科技整合,将保持其在内燃机、混合动力和电动系统领域的灵活性,从而达到“1+1>2”的协同效应。
有着相同想法的还有欧司朗。2019年11月,奥地利半导体公司艾迈斯(AWS)收购德国照明集团欧司朗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图为:欧司朗财报截图
据盖世汽车了解,欧司朗在过去一个季度中,整体营收增长了0.5%,达8.73亿欧元(约合9.5亿美元)。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13%,在可比基础上增加了近两个百分点。其中半导体业务表现尤为抢眼,利润率出现显著回升,调整后的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在一年内上涨了约22%,达到1.14亿欧元(约合1.2亿美元)。
但欧司朗并不满足。其认为,想要在日趋疲软的全球经济大环境下,寻求更好的未来,唯有加速转型成为以半导体为基础的高科技光电企业,而艾迈斯则表示,以成为传感与光电领域的全球龙头供应商为最终目标,两者殊途同归。
基于此,在艾迈斯第二次出价46亿欧元,以每股41欧元的价格收购欧司朗的所有股份,并提出一旦收购成功,欧司朗总部所在地慕尼黑将成为全球联合总部,欧司朗现有公司名称及品牌维持不变,且在2022年前,欧司朗的员工将享有裁员保护等多方面后,成功赢得欧司朗管理层的“芳心”。借以实现双方携手并进,共生共赢。
通用罢工,上游零部件企业受波及
2019年,对于将主战场放在北美市场的各零部件企业而言,无疑是场“噩梦”。自9月16日开始,一场由通用汽车公司近5万全美员工组织的罢工活动持续了数周,工人罢工生产停滞,给通用汽车带来的经济损失每日超1亿美元。
尽管,在日前通用汽车所公布的2019年度财报中透露,其虽然面临了罢工风波和工厂停产等挑战,却依然实现了67亿美元的净利润;且在计入罢工造成的36亿美元损失之后,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84亿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场罢工依然给产业链上下带来沉重的打击。
截至目前,在已公布的各零部件企业财报中,李尔、安波福等企业均提及此次罢工的影响。
图为:李尔财报截图
其中,据李尔首席执行官Ray?Scott表示,其第四季度和全年财务业绩均受最大客户通用长期罢工有着显著影响,第四季度销售额下降3%,至48亿美元;而在过去一年中,李尔总计销售额下降了6%,至198亿美元;
图为:安波福公告截图
安波福方面,报告显示,通用的罢工给其第四季度、全年分别带来了约1.3亿美元、2亿美元的不利影响,导致其在2019年第四季度营业额下滑1.1%,至36亿美元,经营收入下滑9.8%,至3.88亿美元,收入利润率10.8%;全年营业额同比下滑0.5%,至143.6亿美元,经营收入则下滑11.6%,达15亿美元,收入利润率10.8%。不过得益于其在软件功能、计算机平台以及网络架构方面的强劲实力,安波福在过去一年中交付新业务订单超过220亿美元,从而给未来可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强劲实力。
日系企业,业绩虽下滑仍加大研发投入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日本电装,两位数的营业利润跌幅,并非日系零部件企业中的个案。众所周知,日系汽车与零部件制造商之间的紧密联系,但在过去的三个季度中,除丰田汽车外,本田汽车、马自达、斯巴鲁、铃木等日系车企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营业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图为:爱信精机财报截图
正因如此,据爱信精机2020财年三季度财报(2019年4月-12月)显示,报告期内,其共实现28718亿日元(约合261.4亿美元)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7%;营业利润则较去年同期下滑52.2%,至772亿日元(约合7亿美元)。
图为:丰田纺织财报截图
丰田纺织方面,其在过去三个季度中,共实现10581亿日元(约合96.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微增0.7%;营业利润则较去年同期下滑12.7%,至399.6亿日元(约合3.6亿美元)。
图为:F-TECH财报截图
而本田汽车旗下零部件企业F-TECH,报告期内共实现1646.9亿日元(约合1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2%;营业利润则较去年同期下滑37.3%,至28.94亿日元(约合0.3亿美元)。
为挽回颓势,2019年10月,由日本瑞穗证券提供的消息显示,为能够跟上汽车行业新四化的发展趋势,到2022年3月,电装、爱信精机及丰田工业在内的日本排名前16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总研发支出将较10年前翻番,达到1万亿日元(约合910.7亿美元),支出方向包括自动驾驶雷达及电动车动力传动系统等。
而值得深思的是,这一机构同期表示,研发领域的巨额投入,并不能保障这类零部件企业能够在未来10年里继续保持核心竞争力。这意味着,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变革当下,是否加大研发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可他们同样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加速转型,才能将“降”字摘掉。
汽车芯片,恩智浦与英飞凌间的较量
自汽车新四化不断推进,汽车电子成为了除新能源外最为火热的领域。但就日前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宣布,在过去一年中,全球半导体行业营收为4121亿美元,与2018年相比大跌12.1%,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图为:恩智浦财报截图
2月3日,恩智浦公布其2019年营收同比下降6%,至88.8亿美元;第四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至23亿美元。而这其中,其汽车行业业务营收在过去一年实现营收42.1亿美元,同比下滑7%;第四季度营收11亿美元,同比下滑1%。
图为:英飞凌财报截图
英飞凌方面,据其在2月5日所发布的最新季度财报中显示,2020财年第一季度(2019年10月-12月)收入同比下降2.7%,至19.16亿欧元(约合20.9亿美元),净收入为2.1亿欧元(约合2.3亿美元)。其中,由于全球汽车消费需求的下降,汽车(ATV)收入同比下降2%,至8.3亿欧元(约合9亿美元)。
在大环境增速疲软,两者无论是从半导体领域还是汽车芯片领域,其业绩表现均高于市场整体表现,而这也意味着行业正由自由竞争逐渐趋向寡头竞争,大部分的利润掌握在个别头部企业手中,行业将加速整合。
据盖世汽车了解,2019年,于半导体芯片领域而言最大的新闻莫过于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英飞凌)以每股23.85美元收购了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借此,英飞凌或超过恩智浦跃居全球汽车芯片领域第一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英飞凌并购赛普拉斯的前几日,恩智浦以?1.76?亿美元收购了?Marvell?的?WiFi?连接业务,并基于此推出了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据恩智浦首席执行官Richard?Clemmer介绍,“随着这类新产品的批量生产,我们预计将助力恩智浦实现长期增长”。
汽车芯片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谁也无法预测此后恩智浦、英飞凌之间孰强孰弱,唯有不断进阶,不断扩展新业务、新领域,或才能在大环境日趋向下时赢得更广阔的未来。
盖世小结:日子难熬,在车市寒冬持续了十余月后,早已成为汽车圈上下的共识。且在各企业的财报预期中均表示,2020年甚至于未来3-5年内,全球汽车产量都可能难有起色,目前发生在中国的肺炎疫情,正快速波及全球汽车供应链,或进一步加速汽车行业的整合。可正所谓,危机并行,2020年的开局不利,或刺激更多企业求新求变,以加速推动企业转型,拓宽企业业务范围,从而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赢的更大席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电动车的降本空间在哪儿?
林爽股份(300100)2020年管理层意见如下:
一.概述
(1)行业概述
202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主要指标回升,经济运行有所恢复。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1.2万辆和1025.7万辆,产销量同别下降16.9%和16.8%,产销量降幅比上年扩大4.5和3.1个百分点。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75.4万辆和787.3万辆,产销分别下降22.5%和22.4%。汽车行业的复苏进程与GDP同步。随着3月份产业链迎来重启,4月份汽车行业全面复工,5月份产销增速企稳,6月份基本恢复正常发展水平。6月份,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2.5万辆和230万辆,同别增长22.5%和11.6%。6月产销量创去年同期历史新高。
受复工、复产、复市、经济活动恢复等因素影响,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业务发展,坚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应对挑战,狠抓安全生产和提质增效。各单位始终保持着危机感。面对行业下行趋势,公司重组,齐心协力实现2020年半年度目标。
林爽股份2020年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49,276.77万元,同比下降34.51%;实现营业利润5443.79万元,同比增长166.41%,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03.22万元,同比增长347.94%。
(二)公司2020年的经营目标或
一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化优质客户业务发展,推进战略客户共享,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是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一步完善研发管理体系,加强研发知识的管理和共享;
三是进一步强化全面预算控制,完善内部成本控制体系,整合现有,盘活资产,加强资产投资收益管理,提高财务控制水平;
四是持续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和精益生产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交付管理能力,降低制造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第五,加强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优化整合现有供应商体系,发展和培育战略合作供应商,构建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第六,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和关键岗位激励机制,完善人力规划,实施关键人才发展;第七,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企业信息系统,支撑未来业务发展和管理需求。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对策(一)公司面临的风险1。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风险。肺炎疫情已经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全球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必将持续很长时间。由于汽车行业本身就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而且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全球化,所以这次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大于一般行业。疫情过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将不可避免地掀起反全球化运动,这将进一步影响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和产业布局,冲击当前国内市场格局。2020年,中国将优先刺激消费和恢复经济,同时努力减少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月1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文件《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疫情工作时的讲话》强调,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车牌配额,以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此后,从中央部委到地方,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刺激消费市场,包括汽车。2.行业下行风险。汽车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增速会有一定波动。作为提供整车厂商的汽车零部件公司,社会对汽车的需求最终会影响公司产品的销售。如果未来汽车行业尤其是乘用车市场增速下滑或出现负增长,公司未来发展将受到较大程度的不利影响。3.汽车零部件产品价格风险受疫情影响,国内汽车销售受到较大冲击。为了尽快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各品牌都不同程度地推出了降价促销活动。然而,汽车零部件的价格与下游汽车零部件的价格密切相关。汽车制造商处于汽车产业链的顶端,与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有很强的议价地位,因此可以将降价因素传导给其下游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目前整车行业整合加剧,整体消费需求下降,势必给零部件厂商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影响。(二)公司发展管理学院的机遇和挑战。1.受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在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复工的经济体,经济总体稳步复苏。随着后续各项经济刺激措施的出台,将对中国制造业产生有利影响;在经济下行中,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需求下降的冲击等遗留因素对企业经营提出新的挑战;2.公司密切观察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充分认识到公司面临的行业发展环境和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一方面,对内有效整合公司各项业务,对外积极整合行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实现共享和优势互补,深入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趋势,加快产品研发进度,从而有效满足市场客户的不同需求,提高电驱动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最后,受疫情影响,国内汽车产销量在近6个月的时间内同期下滑。公司需要重铸优势避免短板,控制成本费用,提高效率,响应国家发展内部循环经济的号召,在深化全球供应链方面做好布局。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公司是以自主创新、产品研发、模具开发为基础,致力于实现汽车零部件模块化、平台化供应的专业化智力型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1.成熟的汽车零部件模具设计和制造能力。汽车模具是汽车制造业的重要技术基础。公司子公司宁波林爽模具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认定的全国精密注塑模具重点骨干企业。模具公司在汽车注塑模具行业享有较高的声誉,在汽车门板、保险杠等内外饰产品以及塑料齿轮、安全气囊、供油系统等精密注塑模具领域具有较强的开发能力。2.强大的R&D创新能力和成熟的汽车零部件制造能力。随着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公司R&D团队借助省级企业研究院和博士后研究中心R&D平台,不断投入大量的物力和人力。在高精度塑料齿轮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中大型内外装饰的注塑模具及产品技术,高强度钢和铝的冲压轧制技术,激光、电弧焊等焊接技术,高光、多色注塑技术及模具技术,DC永磁微电机的设计加工技术等方面,,我们拥有完整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在汽车电动座椅关键零部件、内外饰注塑件及安全件、车窗升降系统结构件、中大型高强度轧制件等领域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力,得到了客户和主机厂的广泛认可和肯定。整个R&D团队将配合客户对模块化产品供应的要求,提供全面、系统的整体设计、开发、生产和匹配的技术和服务。在汽车内外饰件领域,公司在柳州、重庆、青岛、杭州湾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主要配套上汽通用五菱、上海大众、重庆长安等汽车厂商。近年来,公司与上述客户密切合作,在项目类型和产品结构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汽车精密注塑零部件领域,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安全气囊盖、油桶、点火线圈、精密齿轮、发动机周围精密零件、汽车冷却系统等产品。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公司的汽车精密注塑件得到了国外众多知名一流供应商和整车厂商的认可,获得了客户核心供应商、最佳质量奖等多项荣誉。3.湖北新火炬是拥有先进R&D和轮毂轴承制造能力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轴承和轿车轮毂轴承单元。是首批91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60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湖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冠军企业,拥有湖北省精密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基地、博士后研究中心和国家。拥有32项国家专利,参与起草4项轴承国家标准,参与修订2项轴承国家标准。2019年,公司新建第三代轮毂轴承智能化、数字化工厂,新增5条智能化生产线;海外投资新火炬科技(泰国)有限公司新建4条高端轮毂轴承生产线,大幅提升了汽车轴承和轿车轮毂轴承的产能。通过不断开发东风日产、通用五菱、上汽大众、长安汽车等众多OEM客户。,公司轮毂轴承产品在国内主机厂的市场份额迅速增加,出口产品远销北美、欧洲和东南亚。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获得了长城汽车(601633)、东风乘用车、通用五菱、长安汽车、北美ad等公司的多项大奖。4.R&D和新能源汽车电机及电控制造能力主要集中在R&D,新能源电动汽车电驱动的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集成电桥、VMS、BMS等。我们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最佳解决方案,力争成为中国中小功率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的领导者。与五菱在公司电力驱动项目上的合作始于2019年初,目前正在进行多个项目。其中,五菱E50驱动电机项目已于2020年6月开始量产,公司正在积极扩大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2020年,五菱品牌首款新能源电动车将使用该公司生产的电机。5.变速器开发和制造能力。拥有成熟的变速器整体解决方案技术,集R&D、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致力于打造全球优秀的自动变速器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R&D团队在AT变速箱设计和开发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同时,通过上海技术中心、澳大利亚R&D中心和国内生产基地的紧密匹配,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和服务。公司已于2019年7月启动与五菱自动变速器业务的合作,预计最快将于2020年底实现量产。6.合理的战略布局和制造能力,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建立了合理的战略布局,在上海、宁波、苏州、重庆、柳州、芜湖、天津、沈阳、襄阳、荆州、青岛、临沂、济宁等地设有生产、R&D或售后服务基地,使公司能够更好地服务整车厂客户,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有效满足客户需求。7.稳定优质的客户,实现行业间的客户共享。公司拥有稳定优质的客户群。用户包括联合电子、佛吉亚、奥托立夫、天合、博泽、法雷奥、博世、贝尔、博格华纳、麦格纳、李尔等世界知名零部件一级配套供应商,以及大众、福特、日产、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北汽、一汽、长安、东风、长城等主流主机厂。同时,随着外延式发展,公司客户与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明显。
百万购车补贴
iatf16949是指什么?
电动汽车的降本空间在哪?这需要从电动汽车的成本源头上面来说起,电动汽车的成本组成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动汽车的成本有电池、电机、电控、以及各类的零部件和其它一些东西所组成的,从这些零件上面来看,电池的成本是最大的,电池占据了整车40%左右的成本费用,其次电控和电机占据了27%左右的成本,那么对于车辆而言,降本的空间可以从车辆的电池上面着手。
电池成本相对较高,占整车成本比例太大,降一点比例(数额)对于车辆的成本就会有达到一定的降本空间,按照电池的成本来看,电池以现在的1200元一度电,以动力电池38kw.H为了,需要45600块钱左右,以车辆车价在10万元为例,整套三电动力系统成本为4.5万左右,底盘2万、内饰2万、电子1.5万,加起来,车大概11万左右。电池占据了一半的费用。
随着系统供应商逐渐集中,“三电”系统中电驱等成本已经开始降下来,将成为电动车下一步降本的关键。等三电成本得到控制,相信电动汽车的产品竞争力会更上一层楼。综合来说,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对于车辆的降本空间,是可以在动力电池和系统集成两大方向的进行相对应的降低的。
同时来说随着产业化的速度加快,在未来的时间里,电池等都有降本空间的,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关键零部件的成本也会大幅降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行业的工资高吗?
IATF 16949是汽车行业的全球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ATF16949是基于ISO9001的基础上建立的国际汽车行业的技术规范,相当于国际汽车行业的通用语言,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供应链中质量波动和浪费。
IATF 16949由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开发。 IATF 16949:2016是由IATF设计的创新文件。它为客户提供了强烈的偏爱,其中包括许多合并的客户特定要求。 IATF通过继续保持联络委员会的地位来确保与ISO 9001保持一致,从而与ISO保持着强有力的合作。
向IATF 16949注册不仅有益,而且对任何希望向汽车行业供应其产品的公司都具有一定的要求。注册此技术规范的公司必须开发其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系统,以使供应商符合IATF 16949的目标。
IATF 16949认证优势
1、开拓市场:16949认证作为质量保证的标志有助于企业获得顾客的信任,以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2、提高顾客满意度:通过实施16949认证,关注并满足顾客要求,以提高顾客满意度。
3、降本增效:持续关注企业运营业绩,改进过程绩效指标,以实现降本增效。
汽车行业总结2021之供应链篇
我是这行业里从业十来年了,汽车行业要分几类:
1. 主机厂
主机厂五年前,诸如通用、大众等典型合资厂,高级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工资还是可以的,而且非常好,年基本工资30万没有问题,如果当年度销量好,年底5-15个月年终奖都发过
但是这两年销量持续走低,全员降薪(通用,吉利等等),年底奖金减半也是无奈之举。
综合来看,主机厂的收入在制造业里算第一梯队的,当然辛苦程度也是比较高的,研发车型平台等升级换代项目时间越来越短,降本压力也很大。
2.一级零部件厂
这里着重要区分关键零部件、一般零部件和塑料内外饰附件等。
首当其中bosch、zf、continental 掌握关键零部件供应(esp,eps等)的员工薪水和福于主机厂。当然要求也很高,普通211毕业的也很难进,而且这些大型跨国企业管理复杂,上升空间很难。
其次合资零部件,民营零部件厂工资较为普通,因为零件利润不高,主机厂强势等原因,但研发、工艺平均20万一年还是有的,年底奖金也是看企业效益,一般也就1-3个月。
3.二级、零部件厂
因为技术含量不高,主要靠拼价格获取市场和订单,工作较为辛苦,项目压力大,薪水一般。但即使如此,也比其他制造业工作高一些,7K-10k还是没问题的,技能好的更高一些也很多,主要拼本事吃饭。
以上主要研发、工艺类岗位,这也是本人比较熟悉的岗位和待遇。汽车行业属于制造业的领先位置,各类技术和产品应用更为前沿,给消费者更好的驾驶体验和安全,能够有效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要么丢单要么亏本?车企掀桌大降价,供应链企业很犯难
汽车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和供应链,随着传统燃油车市场化程度的进入蓝海,对于所有参与市场竞争的所有厂商来说,重点是还是供应链的坚韧程度,特别是后疫情时代带来的缺芯因素,对于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新能源 汽车 ,面临的困境更大。
其关键是新能源 汽车 特别是新造车势力在市场占有率的数量级上,依旧没有建立稳固的供应链体系,特别是电子物料的供货体系。 汽车 行业其关键还是走量降本的,对于正在走向盈利述求的新造车势力来说,昂贵且不盈利的供应商,其实不是一个很乐观的状态。
随着2021年的过去,各大主机厂都在公布销售业绩,对于供应链来说,全球化竞争的程度正在加剧。数据显示,全球 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100强里,日本22家,美国22家,德国18家,韩国9家,中国8家,加拿大4家,法国4家,西班牙3家,瑞士2家,英国2家,爱尔兰、巴西、墨西哥、瑞典、意大利和印度各1家。其中日本占比22%,美国占比22%,德国占比18%,韩国9%,中国8%,法国4%,加拿大4%,西班牙3%。
从排名来看,依次是1德国博世,2日本电装,3,德国埃孚,4加拿大麦格纳国际,5日本爱信精机,6德国大陆,7韩国现代摩比斯,8法国弗吉亚,9美国李尔,10法国法雷奥,11日本矢崎,12日本住友电工,13德国巴斯夫,14美国安道拓,15美国天纳克,16日本松下 汽车 系统,17中国延锋,18意大利马瑞利,19爱尔兰安波福,20日本捷太格特。
中国进入前100的供应商主要是延锋17,北京海纳川42,中信戴卡58,德昌电机74,敏实集团79,五菱工业81,安徽中鼎87,德赛西威,中国供应商的规模与中国 汽车 销售市场不成比例,缺少世界级的供应商集团和品牌,与中国自主 汽车 工业的发展现状基本吻合。
从世界范围来看,前20强的供应商基本与世界 汽车 性 汽车 集团和品牌深度绑定,其核心的技术和稳定的供货,成为 汽车 主机厂更为可靠的合作伙伴,其中以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为主的世界级厂商和品牌,围绕其发展和壮大的德国供应商和日本供应商,成为重要的产业集团。世界性的 汽车 集团和品牌,重点还是集中在德国、日本、美国、韩国、欧洲等,如大众、丰田、通用等等。
中国 汽车 市场的产销两旺,近2200万的市场规模,重要的主力还是合资和自主,其中以合资厂商为重,随着 汽车 产业政策的转变,还有合资数量限制以及股本比例的放开,中国 汽车 市场将进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其供应商的竞争也更为关键。
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对于优势供应商的需求也更为迫切,随着产销规模的扩大,核心技术和核心供应链的建立,也成为考验新造车势力的重要因素。其中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座舱、自动价值需要的芯片和MCU等等,诸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中央处理器、自动驾驶芯片等等,都在成为制约发展和交付的关键所在。
鏖战2022,稳健的供应商,也是胜负手,本质上还是成本和效率的竞赛。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先有特斯拉多轮降价,后有国内多车企接连跟进,再到近期东风系旗下品牌率先掀桌“大甩卖”,与众多合资品牌掀起降价“飓风”,12万元买C6、不到12万能买到楼兰、凯迪拉克最高优惠达到13万元……车市越来越“疯魔”。
东风系3月大促;来源:各企业公开信息
而对于供应链企业来说,车企降价从来都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压力会一级一级传导。过往多年,这一点已经被证实过无数次了,今年初特斯拉连番降价后供应商所面临的处境,也很能说明问题。
今年2月,据路透社报道,有行业官员表示,汽车行业的一些供应商已经在苦苦挣扎,特斯拉进一步降价可能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一位代表车企供应商的律师也提到,“他们最终会试图从我们中的一个身上挤出(压价空间)来。”
因此,如无意外,车企这波大尺度降价,也注定会波及到上游供应链企业。
再被压价是大概率,供应商压力增大
对于供应链企业来说,最直接的影响无外乎是,被车企进一步压价。
其实,这并非什么新鲜事儿。车企近乎每年都会要求供应商进行所谓的“年降”,且幅度一般在3%-5%左右,这几乎已经成为行业惯例。
当然随着车企降本需求越来越迫切,近几年很多供应商所面临的年降要求也随之提升。
广岛铝工业(南通)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盖世汽车,今年车企提出的降本要求与例年相比没有变化,“约8%”。据悉,该公司主要涉及发动机及变速箱的铝合金壳体、变速箱阀体、电动马达壳体的高压压铸、加工等业务。
一家主营ABS、ESC、安全气囊及车身稳定阀控制系统等产品的供应商也表示,今年车企年降比例大概在3%-10%。
另据一家主要提供车载通讯模组、T-box、OBD等产品的供应商透露,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供应商在车厂端的竞争逐年增加,2022年部分车厂对上游供应商的降价诉求高于往年,“按照行业惯例,车厂要求上游供应商年降通常在5%左右,2022年实际要求要超出该范围。”另外,今年车企的降本目标经过多次沟通确认,已经完成,“比例在5%-10%之间。”
此外,一家主营电磁阀、储液罐、气液分离器等产品的供应商透露,“疫情三年公司都没给客户降价,但今年最多的要求降20%以上。”
盖世汽车近期发起的相关调研,也揭示了车企年降比例的大范围上涨。此次调研共收到近2000份有效调查结果反馈,其中近74%的用户表示,相较往年,今年车企提出的降本要求提升了,仅有10%左右的用户表示“没有提升”。
而问题是,这一情况,还发生在当下这波降价潮之前。如今车企“大打出手”,疯狂降价,给供应商带来的,恐怕是更为猛烈的压价。
在上述调研中,针对“越来越多车企大降价,您认为接下来车企会否进一步提升降本要求?”这一问题,有九成参与用户表示,会进一步提升降本要求。这意味着,即便今年初年降比例并没有提升的供应商,接下来也很有可能面临更高的降本要求。
在相关访中,盖世汽车了解到,当前降价潮之下,已有车企向供应商“下手”。前文提到的一家供应商就表示,车企开启降价潮,对公司有影响,已经有客户要求公司大幅降价。
当然也有一些供应商表示,公司暂未受到影响。但即便是这些供应商,也认为接下来影响会逐渐体现,“早晚都会来的”。
一家主要提供汽车变速箱、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等产品的供应商表示,当前降价潮暂时对公司影响不大,但预计在年底会体现出来。此外也有供应商透露,这一情况会影响到公司的订单量,“订单会减少40%。”
如此形势之下,供应链企业显然很犯难。
有业内人士表示:“议价能力高的供应商还好,议价能力弱的,恐怕毫无回击之力,要么默默承受,即便这可能会使其面临亏损,要么直接丢单。”
这一点我们从去年一些零部件供应商的业绩中也可以明显看出。同样是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在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07.29亿元,尽管同比增速不及营收增速(152%),但也近乎翻番,而再看孚能科技,营收虽同比大增231.67%至116.09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亏损9.18亿元。
如此明显的差距,便事关议价能力。孚能科技在其财报中也坦言,2022年以碳酸锂为代表的主要原材料价格较上年大幅上涨,导致公司产品成本上涨,公司虽与主要客户建立了价格联动机制,但与部分客户的价格联动机制调整未达预期。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是议价能力较强的供应商,在降本这件事上也不能松懈。毕竟即便抛开近期车企大降价这一“突发情况”,供应链降本也是十分紧迫且又长期持续的挑战。特斯拉已经喊出“下一代汽车平台”要再降低50%的成本,无论是车企还是供应商恐怕都要紧张起来,在降本这件事上花更多功夫。
来源:特斯拉国产化、规模化、自动化……哪一方式更奏效?
那么问题来了,供应链企业要如何进一步降本?
在前文提到的调研中,盖世汽车发现,供应链企业的降本思路通常有以下几种:压低原材料购成本,选用成本更优的上游原材料,布局上游供应链,提高国产化率,提高生产规模,产品/系统集成化、模块化,减员增效以控制人力成本,提升数字化等。
其中投票率较高的是:压低原材料购成本(19%)、选用成本更优的上游原材料(14%)以及提高国产化率(17%)、减员增效,控制人力成本(17%)。
大家应该都知道,宁德时代一直在加强上游供应链布局,近两年更是通过“买买买”拿下了不少矿。目前,一些相关布局已起效,这从其近期推出的“锂矿返利”便不难看出。
该的核心条款是:未来三年,一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以20万元/吨结算,与此同时,签署这项合作的车企需要将约80%的电池购量承诺给宁德时代。据悉,该正稳步推进,目前与相关车企的协议签署已进入实际性阶段,预计最月底达成。
于宁德时代而言,布局上游供应链的举措似乎很有效,不过对于其它供应商来说,可能并非如此。在此次调研中,仅有8%的用户投了这一选项。
究其原因,可能因为布局上游供应链,既要进行大量的投入,又要有相关的技术储备,且需承担极大的风险。另外,相对于电池厂商,传统供应商在上游供应链挖潜时间更长,剩余空间可能已经有限。
相对而言,压低原材料购成本、选用成本更优的上游原材料的方法,或许更奏效。尽管车企向上游转嫁成本的做法,让供应商怨声载道,但似乎谁都难以避免向更上游供应商施压。
推高国产化率也是行之有效的降本策略之一。以往多年,特斯拉等一众车企及供应商均通过国产化进一步优化了成本,且仍在继续推进。
前文提到的主营电磁阀、储液罐、气液分离器等产品的供应商就表示,公司接下来优化成本的方式,主要是国产化,以及切换更便宜的供应商。
主要提供车载通讯模组、T-box、OBD等产品的供应商亦提到,公司降本的方式主要有物料购的降本、器件选型替代(尤其是引入更多国产替代半导体材料)的降本。
另一家涉及发动机、变速箱、电机、电池等领域诸多产品的供应商谈及降本策略,除工艺优化外,也提到了原材料的国产化。
“减员增效,控制人力成本”这一方式更为直接。另在相关访中,也有多家公司提到,“使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通过完善集中式的自动化生产来降低劳务成本”,这也是类似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研中“提升生产规模”这一选项投票率并不高,毕竟这与诸多因素相关,难度并不小。但正如东吴证券分析师黄细里在相关报告中所提到的,供应链消化主机厂降本方法之一,便是提升规模效应(成本摊薄),包括主机厂销量预期兑现度增强,减少单一大客户依赖度等。
在近期盖世汽车主办的2023第四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上,法雷奥中国区购副总鄢巍也提到,降本增效的思路之一是增加量,“有量以后效率就会改善,但容易回到做双货源、多货源阶段,分散精力。但在一些特殊产品上面可以考虑做一些,帮助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降低成本需要有一定的量的支持。”
事实上,对于盈利水平较好的特斯拉和宁德时代来说,规模效应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就特斯拉而言,Model3、Y规模化量产后,尽管车辆均价下降,但规模化效应摊薄了单车人工成本与固定资产折旧。
技术降本更靠谱,需持续挖掘新思路
相对于上述一些相对常规的降本操作,更为不可替代或者说长期可行的方式可能是技术降本。
正如法雷奥中国区购副总裁鄢巍近期所说,要持续加强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方式带来成本下降,才是可持续的成本。”
一家主营高精度深冲和精密零件冲压等产品的供应商在接受盖世汽车访时亦表示,研发新技术、优化,将有助于厂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这一点,我们从特斯拉的相关做法中也可以看到。在近期特斯拉2023年度“投资者日”上,特斯拉不断强调降本,且其展示的七种降本方式中,占据核心的就是技术降本。
例如,通过电池技术迭代(升级到4680及CTC底盘),特斯拉单车已节省约1-2万元,后续潜力约1.5万元;通过一体化压铸,单车已节省约2000-5000元,后续潜力约5000-8000元;通过精益设计降本,单车已节省约6000-8000元,后续潜力约2000-3000元。
Mode Y 后地板一体化压铸流程;动图来源:特斯拉电池日直播截屏
零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近日接受媒体访时亦指出,零跑目前70%的整车成本基本上是全域自研的,随着2023年销量的增长,带来很大的溢价,同时零跑还做了很多创新,希望通过创新获得更多的成本优势。
例如,同样是用8155芯片,大家可能只做了座舱一个功能,零跑把四个摄像头的环视、阿嘉米斯的调音等更多功能也集成进去,就比别人节省了1000多块钱。
他还提到另一个重要的成本策略:平台化的架构。零跑已经在电池、电驱、电控,包括整车各个方面共享化、平台化,未来上规模以后,成本优势会越来越凸显。
特斯拉等车企的实践,给相关供应商提供了一些思路,也需要相关供应商的齐头并进。正如前文提到的一家供应商所说,相关企业需要在车企同意基础上,推动某些技术更改,在保证质前提下优化成本。
事实上,供应商们也早已在挖掘新思路,推动技术降本。且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软件在整车中占比越来越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行业研究报告,预计智能汽车软件成本在整体汽车成本中的占比将从2022年的15%-25%,上升至2026年的35%-45%,由此软件降本的空间也被拉大。
在前文所提到的调研中,仅有4%的参与用户认为硬件降本还有很大空间,超三成的用户认为还有一部分空间,超五成的用户表示已经基本没有空间。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有六成参与者表示,软件降本有空间,其中近三成表示空间很大。
且无论是从此次调研结果,还是从众多供应商近两年的动作中,我们都不难看到,已有很多供应商从软件层面推进降本。
举例来说,一些供应商通过加速OTA“上车”,助力车企降本。有业内人士指出,远程软件升级可以为车企节省数十亿美元的成本,而功能性软件升级新带来的收入,将远远超过部署OTA功能的成本。
也有一些供应商通过软件及硬件层面的优化推出行泊一体等更具成本优势的产品方案。据相关供应商测算,对比1V1R+APA方案,行泊一体方案能够降本20%-30%。
总之,软件降本大有空间,相关思路也可以说比比皆是,供应商们还需持续挖掘。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盖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