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_2013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单
1.零部件品牌价值榜:电装夺冠、均胜电子进前十,博世呢?
傲锐(中国)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是2017-12-25在上海市嘉定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福海路999号208室。
傲锐(中国)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000MA1GUEF35C,企业法人杨秋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傲锐(中国)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从事汽车零部件、汽车饰件以及汽车配套模具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汽车零部件、汽车饰件产品的批发、进出口、佣金代理(拍卖除外),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企业管理咨询,商务信息咨询,市场营销策划。(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傲锐(中国)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傲锐(中国)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零部件品牌价值榜:电装夺冠、均胜电子进前十,博世呢?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下,汽车用合资是方式进入中国。
通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汽车进步大家有目共睹,特别是雨后春笋一般诞生了不少国产品牌。
第一辆大众下线
最近,德资企业舍弗勒的一封紧急求助函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
起因是原材料供应商上海界龙金属拉丝有限公司因环保问题被勒令停产,造成舍弗勒滚针轴承断供。
这将导致200多个车型停产,中国汽车产值将损失3000亿元人民币。
舍弗勒是汽车动力总成零部件生产企业,客户遍及中国所有汽车生产厂商。
界龙公司为舍弗勒提供冷拔钢丝,用来制作滚针轴承,而滚针轴承则是发动机、变速器等动力传动部件的必需品。
现在,虽然已经平息,但仍然暴露出中国庞大汽车产业脆弱的一面。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由于国外零部件企业供货原因,影响国内整车企业的生产。
今年5月,广汽传祺发布公告,将近五个月传祺GS8的月产量调低至7千辆,原因是日本爱信六速变速箱供应能力不足。而如果没有变速箱供应影响,GS8市场销量可轻松维持1万辆以上。
另外,因日本地震造成的汽车零部件减产停产,也曾经使我国汽车厂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012年开始,长城H6乃至后来的哈佛H6都遇到这个问题,由于东安三菱发动机和变速器产量不足导致H6车主无法提车。
购车周期甚至排到1年后,甚至出现H6车主抢着下定的现象,十分夸张。
不是东安三菱想卡长城,而是当时比亚迪、野马、众泰、长城等众多国产品牌都销量大众,三菱自然产能跟不上需求。
从每年进口海关数据来看,自2011年以来,我国机动车辆的零件、附件每年进口额均在200亿美元以上。
德国、日本、韩国、美国是主要进口来源国,占比近八成。
也就是说,接近1400亿就这样白白流走到国外,同时证明了国产零件领域薄弱。
国内市场被外资垄断我国汽车零部件除了大量从国外进口,国内市场也基本被外资垄断。据统计,在世界百强汽车零部件企业中,70%已在中国建厂,投资中国的外资企业超过1200家。
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最核心的部件,被誉为汽车的“心脏”。
国内不能生产汽油发动机的国产品牌基本购三菱发动机总成。
当然,也有一些品牌购三菱发动机回来之后稍微修改一下,便号称自主发动机来欺骗消费者。
在轻型柴油发动机方面,中国几乎所有的皮卡、轻卡、轻客上用的柴油机都购自日本五十铃或使用五十铃技术生产;
在重型柴油机方面,美国康明斯公司几乎垄断了中国高端重型柴油机市场。
东风汽车还经常打着康明斯发动机技术作为其卖点。
电喷系统
现在对于汽车的油耗和排放更加严格,化油器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电喷系统。
在这一方面,国产电喷完全空白,被外资所垄断。
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几乎垄断了所有中国电喷市场份额,其中,德国博世一家独大,份额超过60%。
从自主品牌到外资品牌、从轿车到卡车、从汽油车到柴油车,中国消费者每买一辆车,会向上述三家外企贡献上千元的利润。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国产品牌汽车是电喷车,而直喷很少。
涡轮增压器
如今很多汽车都用涡轮增压技术,并不是说国产品牌研发了,而是客户卖这个。
国内轿车涡轮增压器的配套市场被三家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垄断,分别为:
长春富奥石川岛增压器有限公司、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和霍尼韦尔涡轮增压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市场分额分别为52%、44%和4%。
还有太多的核心部件,君威哥就不一样讲述,否则真的让人心寒。
市场换技术那么多年,只有在汽车外壳上的营造,如今还请了不少外国设计师来操刀。
国内设计师极少可以操刀一款车的外观,就算操刀了,外观也是抄袭或者设计难看。
让人喜欢的外观设计极少。
最后,君威哥想讲一点,螺丝,也就是固定件。
由于紧固件损坏造成的事故达50%_60%,有的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有企业说:“连一个国产螺栓都不敢买”。
近日,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2020全球最有价值的20大汽车零部件品牌”排行榜(Auto Components 20 2020)。这是继“2020全球最有价值的100大汽车品牌”之后关于汽车行业又一份重要的榜单。
在上一篇报道中,不少人担忧这份来自英国的排名可能会更加倚重欧洲品牌,打压美日,不够客观。不过从汽车零部件的排行榜来看,这种顾虑几乎可以打消了,毕竟前四强没有一家是来自欧洲的品牌。与汽车整车品牌不一样的是,零部件企业上榜的比整车品牌少了许多,这与因为零部件知名企业数量相对较小,同时每家零部件企业在全球汽车市场的份额都相对集中,垄断程度较高有关。
实际上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作为汽车行业的上游领域,汽车零部件也遭受了冲击,就目前已公布的零部件企业财报来看,大多数国际主流零部件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跌幅,且这其中,即便是拥有丰富产品谱系的大型零部件供应商也同样难逃厄运。
但是品牌价值的评判标准并非只是从营收和利润的角度来看,在全球汽车发展智能化、电动化的趋势影响下,汽车自动驾驶、车联网、新能源技术等相关汽车零部件业务前景向好,品牌影响力逐年上升,这些公司形成的技术力量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由于柴油发动机的排放问题,引发了行业对环境的不断担忧,汽车制造商们越来越多地调整自己的方向,朝着研发和生产更多电动汽车发展。不断上升的技术成本和企业变革导致息税前利润率下降——预计2019年,整个欧盟汽车制造商的息税前利润总额将比2017年下降18%至410亿欧元。
从2019年斯托克600汽车及零部件指数(STOXX 600 Automobiles&Parts Index)表现不佳来看,欧盟汽车制造商经历了电动汽车转型带来的困境,这一点可以从法雷奥、舍弗勒和海拉(今年跌出前20强)品牌价值的下降中看出来。技术创新正在破坏传统的汽车商业模式,而汽车制造商正在推出更大的重组。
然而,一些品牌已经显示出了他们的前瞻性和弹性,并在这些挑战面前继续成长。到目前为止,Denso(增长2%至42亿美元)、Magna(增长4%至26亿美元)和Toyota Industries(23亿美元)都能够经受住这些变化,并实现品牌价值增长。
电装仍然是最有价值的汽车零部件品牌。该品牌最近开始专注于合作伙伴关系,如与爱信集团在电动、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包括与丰田联合开发自动驾驶。自2018年以来,该公司还专注于“可持续管理”战略——平衡利润和更广泛的社会功能——并大力投资研发,以满足新趋势。因此,该品牌在除欧洲以外的所有关键市场的收入都在增长,电装正在表明,创新可能发生在传统企业内部,即便是电气化和自动化来临,这个行业不太可能被彻底颠覆。
今年丰田自动织机和马瑞利进入了品牌榜前十强,前者与丰田品牌在混和动力、以及全球的发展中关联获益;后者则是因为在2019年,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将马瑞利出售给CK控股公司的交易,马瑞利和康奈可合并后,成为全球第七大独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后马瑞利也升级了品牌标识,这极大地提升了马瑞利的品牌价值和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均胜电子在汽车新趋势的细分领域拥有前沿的技术,产业布局完善,成功入围这份品牌排行榜单。目前,均胜电子在汽车安全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新能源汽车动力管理系统、车联网核心技术和高端功能件等领域拥有较深的技术积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汽车零部件第一企业。
其中,公司旗下子品牌均胜安全系统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子品牌普瑞公司在汽车人机交互、新能源汽车动力管理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子品牌均胜车联持续参与行业标准和应用场景的制定或定义,处于行业细分领域的头部地位;子品牌均胜群英汽车系统是全球主流车企的高端功能件总成的核心供应商。
相比其他国家均有好几家汽车零部件品牌进入20强榜单,中国仅有均胜电子一家入榜,这也反映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实力的确薄弱,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大而不强的根源。我们当然认可和欣喜均胜电子的强大,但一枝独秀不是春,我们更希望中国汽车零部件多出现几匹强大的黑马,特别是在新时代的转型下,如宁德时代这样的上游零部件企业。
不过较为奇怪的,作为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企业博世,为何没有上榜呢?难道是因为博世的汽车业务部门仅是博世集团旗下的一个部分?从整体品牌价值来看,博世2020年的品牌价值达到了195.96亿美元,在全球品牌价值榜中排名87位。
2019年博世汽车业务汽车事业部销售额达到470亿欧元,占比所有业务的60%。超过大陆集团预计的2019年销售额440亿~450亿欧元、电装集团2019年销售额446亿欧元的预计,足以见得博世汽车事业部业绩继续领跑全球零部件行业。
文/杜余鑫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