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停产、断供 疫情下汽车零部件企业困境引发全球“蝴蝶效应”

2.汽车配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3.后市场·新机遇 | 是时候给中国零部件产业提一口气

4.汽车配件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5.湖北的零部件厂商复工,全球汽车产业链终于又可以运转了

6.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名

7.车市寒冬,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该怎么继续求生?

8.车市降价蔓延,零部件涨价已显,车企如何承受盈利之痛?

中国汽车零部件近期_中国汽车零部件近期发展趋势

导?读

传统零部件的转型升级如巨轮掉头,新方向既是当前的重大挑战,也是活下去的唯一选择。转型的行动和阵痛相生相伴。

遭遇“史上最难”困局

近年来,几乎所有传统零部件企业都眼睁睁看着传统车相关业务日益萎缩。在这场以动力系统为开端的巨变中,?从传统“三大件”到现在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原内燃机等市场日渐缩小,?燃油车上的1?万多个零部件到电动车上已经缩减了至少三分之一,大量传统零部件在电动化时代将濒临消失。主流汽车集团在加速转型与瘦身,以通用汽车为例,公开报道显示,2019?年,通用所有车型产品线中削减了3500?种零部件,对零部件的需求量降幅超过10%。

无论是新“四化”还是新“五化”,?对汽车产业的影响都在不断深入,大量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不断打破汽车产业的原有格局与边界,产业链上游的传统零部件企业正承受巨大的冲击。

挑战不止这些。全球车市“寒”气逼人,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特别是今年以来,全球蔓延的疫情放大了原有问题与矛盾,多家国际主流零部件企业业绩明显下滑,国内不少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面临断供风险,产业链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损失无法估算,企业生存环境之艰难前所未有。

如何突破这一“史上最难”困局?在2020?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传统零部件企业未来之路”这一主题论坛备受关注,成为每家传统企业的灵魂之问。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和平认为,“在前几年,如果没有跟上新技术应用的步伐,就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过几年发生变化,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向死而生,或可柳暗花明。

“这个变就是在找死。”?大陆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立群对当前的形势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虽然不敢言已经找到了成功之路,但他深知,?不去找“死”,不做出颠覆性改变,就不会有新的“生”,就不能继续生存100?年。

跟上新时代步伐,延续企业荣耀和生命力,即使在异常艰难的2020?年,?传统零部件企业也在快马加鞭,拆分合并、“软”“硬”兼施,不断为转型升级提速。

“汽车零部件企业关注更多的是整车的发展。”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兴林认为,当前整车新“五化”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共识,零部件发展就要按照“趋势性、领先性、系统化”进行布局。具体而言,趋势性就是把握整车的技术升级趋势和产业生态演进的趋势,系统化就是要适应整车平台化开发的需要,形成为整车提供系统化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整车企业需要拥有和整车同步开发能力的技术伙伴型企业。”

在产品供应上,传统零部件企业需要紧跟整车企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进行调整。安波福连接器系统中国区总经理沈国樑表示:“我们提供的产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车用连接器,已开始供应很多电子类产品,例如车载的无线充电、新能源汽车的插座。还会涉及芯片和软件,不再是单纯注塑、冲压类传统工艺(产品)。

追溯到研发生产模式上,“这场挑战于整车企业而言,卖车已经不是它价值变现的终点,而是起点。”周立群分析指出,大型整车企业已经在做智能、软件等相关服务。近几年出现的造车新势力,在颠覆原有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模式的同时,也定义了零部件的走向。传统系统供应商提前两三年开发出系统产品,再介绍给整车厂的这种模式已经一去不返。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不少业内人士发现,以规模效应取胜的业务模式未来也不再有效。在整体市场增长放缓特别是零增长的大环境下,零部件供应商以规模效应弥补行业负面影响的作用正在被弱化,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增长极,通过新的商业模式实现生存和进一步发展。

引领电动化

作为整条产业链上贯穿汽车上下游的关键节点,零部件供应商不仅要推动传统领域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还要牵头加速向新“四化”转型。

近年全球汽车排放污染物标准日趋严苛,国内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大加速了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的转型,?汽车电气化趋势日渐明朗,?进一步刺激了传统零部件企业加速转型的神经。众多大型零部件企业纷纷将研发向电动化等领域大力倾斜,拆分传统业务,启动裁员或对传统业务人员进行转型培训。例如大陆集团曾明确对外表示不再投资内燃机相关零部件,把更多放在电动传动系统上。

将电动化或智能化等需要大量投资的业务拆分出来并独立上市,这种做法已经成为许多零部件巨头共同的选择。一方面,这样可以为新兴业务提供更多的资金、与渠道;另一方面则是出于船大掉头难的考虑。

至少在短期内,各项电动化的相关技术,包括核心“三电”(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仍处于成长阶段,锂离子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及增程式等多种新能源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众多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看到了新的希望,?从而纷纷发力,但涉及具体方向,又增加了传统企业转型的困惑与难度。

作为国内发动机领域的双龙之一,?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林志强就认为:“未来的动力市场,肯定是一个多元化市场,不同的市场需要不同的动力组合。传统内燃机还有很大的提升效率空间,会长久存在。将来无论什么新技术应用,一定不是简单的拼装式,而是高度集成式。我们各个产业链如果识别了未来市场的需求,借助原来的产业技术不断地创新自己的产品,?一定会赢得美好的未来。”

把握智能化

依托电动汽车这一当前最佳载体,?智能网联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开发应用更加顺畅深入。不少传统零部件巨头为此押下重注,先后并购科技企业或设立新业务部门。例如博世单独设立了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每年用于软件技术研发的投资可达30?亿欧元。德尔福拆分后留下了聚焦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安波福,法雷奥也将电动化、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战略发展核心。

“软件定义汽车”正成为未来车企与零部件企业转型的核心主题,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汽车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软件技术,随着自动驾驶、车联网等的快速发展,软件在汽车上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对我们既产生了威胁,也产生了机会。”作为汽车电子行业位居前列的企业,惠州德赛西威汽车电子大客户管理中心兼市场与公共关系总经理杨勇表示,智能汽车的核心元素——软件变得非常重要。过去在汽车行业,对软件只涉及开发费用。但是现在软件已经慢慢显出价值,整车厂愿意为软件支付包括服务在内的价格,软件模式已基本成熟。虽然对传统制造企业而言,产品被威胁、竞争力被打散,“但只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就能从扩大的市场里面获得更大的利益。”

杨勇认为,对硬件部分,要遵从工业化特征,即垂直整合、规模化效益和精益生产等,提供标准化产品。而软件或应用部分,要遵从智能化特征,通过数据在线、智能算法、网络协同等,在未来的软件和服务上产生更大的价值,?真正获取这部分增量市场带给企业的价值。

对传统企业而言,这一趋势需要从设计开发到组织运作全面转型,应对集成复杂度更高的升级与创新。杨勇表示,?“我们和车厂的项目开展方式也需要重新思考,过去的想法就是交钥匙,现在我们是紧密嵌入的工作方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的产品运营组织能力。”

“整车厂开始重新思考软件到底是自建还是购,可能将重新定位主机厂和零部件公司的关系。”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分析指出,整车厂在软件开发方面不是强项,如何调整长期的合作关系和相应的投资以更好应对这种趋势,就显得十分重要。供应商可以考虑针对主机厂新设立的软件相关部门,在组织和业务流程中进行相应的配合。零部件企业需要在机械、软件比例控制上尽早布局,?在未来的竞争中有自己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在当前这一趋势下,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不会是唯一参与者,大量跨界企业已经进入。转型中的传统零部件企业正面对更激烈的竞争。

升级智能制?

对于当前新技术给汽车产业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一个基本问题应当深入考虑,即“车是干什么的”?陈和平认为,如果车是给人用的,就要进一步思考哪些东西一定会存在,哪些东西可能会消失,例如50?年后可能还没有更好的取代轮胎、座椅的方式。因此,他建议,零部件企业应当对自己的产品和细分行业进行评估,对于继续存在的,企业要思考如何“做精”,“这也是机会”。

智能制造正是传统零部件企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从供应链内部来讲,质量和成本是永远避不开的话题。如何提升内部效率?”沈国樑的答案是“工厂的硬件要升级”,他指出,工厂硬件升级的重点是整个产线的效率提升,包括怎样配备自动化产线、怎样提升物流效率、如何升级运营管理水平等。“我们需要搭建一个数字化的平台,整合整个生产过程、运营管理和物流。”

据沈国樑透露,3?年前安波福就已经提出建设智能化工厂的目标,也响应了中国工业4.0?的号召。目前正在有序推进精益生产2.0。据了解,安波福强化了从手工产线向半自动、全自动化转换,调整了产品和产线之间的规划,把原来按产品进行产线规划改造成按工艺流程布局产线,把相同工艺流程的产品放在一个产线上完成。并在模具产出效率方面大有提升,例如从原来一次冲一个产品,现在开发成一次冲八个产品,?大大降低了成本。

他还介绍说,安波福在不断扩大数字化管理的应用,例如对所有的注塑机、冲压机进行联网系统管理,对所有的工艺设备进行监控、质量控制和追溯,将关键指标数字化。此外,为更好提升数字化管理,安波福正在建造一个12,000?平方米的智能化全自动无人仓库,预计2021?年6月完工。

作为全球最大的铝车轮、铝制底盘供应商,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总监黄小兵认为:“我们需要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保持高质量发展,真正走出去。这需要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做到两化融合,要很好地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相关技术,并改变我们传统的经营生产模式。”

中信戴卡也在深入推进企业内部的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智能制造不能停留在车间里,不能停留在生产环节。”?黄小兵表示,?中信戴卡结合自身的产业特点,提出了围绕建设“高度柔性的单品海量”汽车轻量化产品平台的目标,紧紧抓住效率、成本与质量优化三方面,以人、机、料、法、环、数为抓手,结合包括机器人、数控、3D?打印、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打造一套数字化、智能化的制造体系。据了解,?“DMS中信戴卡智能化数字制造系统”?包括智能营销、智能研发、智能运营、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智能决策,通过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全面建设,打造有中信戴卡特色的智慧工厂。

“我们的所有制造基地里80%?以上的生产设备是已经联网的,这些生产数据实时汇聚到数字云脑之上,不断通过数据来改善生产质量和效率。”据黄小兵介绍,中信戴卡在工业大数据方面正进行广泛探索,与上下游客户、供应商深入合作,更好协同应对市场的变化。

在找准方向及时调整的基础上,迅速精准地将新技术融合到现有产业,让技术服务产业,激发新动能,创造新价值,?传统零部件企业要在全球化新技术浪潮中获得一席之地,要做的不止这些,?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还有更多变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建议,“传统零部件产业进入大变革的关键时期,需要供应链协同、整零深度合作、多技术融合,让产业焕发新的青春。”

本期深度报道系列文章:

深度报道应对新变局:构建安全可控产业链

深度报道打造新优势:汽车供应链“十四五”晋级路

(注:本文首发于《汽车纵横》杂志2020年11月刊,敬请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停产、断供 疫情下汽车零部件企业困境引发全球“蝴蝶效应”

疫情的爆发,给很多行业带来沉重打击,汽车行业更是难逃此劫。

疫情当前,汽车销量受到严重影响,从1月惨淡的销售数据不难看出。对此,很多车企推出了“”、直播卖车等策略来解决终端销售的问题。

但目前来看,比销售问题更加难以解决的是生产问题。

没有零部件供应,车企如何造车。

中国是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国,扉旅汽车通过相关资料了解到,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值在全球占比超过50%。

从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分布情况来看,此次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又是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聚集地。

相关数据显示,湖北省拥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1.2万家,注册人民币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就高达1700余家。

以十堰市为例,十堰市共有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600多家,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从业人员20万人;汽车总装需要的60多种关键零部件,十堰可以制造40多种。

然而,受疫情影响,目前,大多数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还处在停工状态。

扉旅汽车看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部分零部件企业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企业将期停产时间延长最多10天,近36%的企业延迟复工时间长达11天到20天,其中湖北省的企业延期时间更长。

更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部分企业已经复工,但复工的企业并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生产能力。

国内的疫情爆发给汽车企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据外媒报道,新型冠状疫情正导致日产汽车的零部件短缺,并对整个供应链造成严重破坏。

据了解,日产汽车在湖北购了超过800种零部件,以供应全球工厂,但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停工将直接影响其汽车零部件的供应。日产正在讨论在2月最后一周将日本国内的产量削减约6800辆,而且如果零部件短缺的情况持续下去,可能还会进一步减产。

有报道称,零部件供应短缺可能导致日产在日本的部分汽车生产最早于2月23日暂停,随后不久将在马来西亚停产。进一步的推迟可能意味着美国、英国、印度、墨西哥、俄罗斯和西班牙也必须停止生产。

据日产汽车2019财年的前三季度财报显示,日产汽车的净收入为7.5073万亿日元,同比跌幅为12.5%;经营利润为543亿日元,同比下跌82.7%;经营利润率从上一财年同期的3.7%下降至0.7%;净收益大跌87.6%至393亿日元。

本来业绩严重下滑的日产,更是雪上加霜。

同样受到零部件短缺影响的还有韩国现代。

据媒体报道,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在内部会议中提到,韩国现代蔚山第一工厂在复工仅一天后再次面临部分停工,蔚山第二工厂也将于21日停工一天,牙山工厂也有可能面临再次停产,由于中国的零部件供应不足而导致停产或将持续。

此外,起亚汽车也决定,将位于韩国本土京畿道光明工厂及光州第三工厂的停工时间,延长至本月21日。

韩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韩系整车厂的该零部件需求量中,有87%来自中国,目前向韩系整车厂供应相关零部件的一级、二级供应商合计有40家,其中虽然38家已经复工,但复工率仍低于60%。

由此预计,若供应持续出现短缺,仅现代、起亚两家车企在本土的产能,就将面临近5万辆的供应减少,导致的销售额损失将超过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8.8亿元)。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Moody's)认为,受工人流动及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不畅影响,汽车生产短期内也会因停工以及生产水平下降而受限制,而这种影响不仅会出现在中国,也会影响到全球其他对于中国依赖度较高的汽车企业。

中国的疫情爆发,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疫情已经发生,企业们唯有积极应对攻克难关,希望这场“战役”的胜利早日到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配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疫情这只仿若突然从天而降的“黑天鹅”,给中国汽车业带来的冲击正不断显现。

据外媒报道,受中国零部件供应商供应中断影响,现代汽车在韩国的大部分工厂将从2月7日起全面停产,部分生产线预计将在2月11、12日重新开工。

2月5日,试驾报告就此访了现代中国方面,相关负责人称,不太清楚相关情况,目前也暂未掌握此事对现代在华合资企业的影响。

事实上,中国零部件企业停产、断供的影响正逐步波及全球汽车产业。就在前几天,韩国双龙汽车亦因同样原因宣布暂时关闭韩国普永泽工厂。此外,特斯拉、丰田、大众等多家车企亦相继发布了供应链中断的预警。

2月6日,一家做转向及传动系统的外资企业市场人士对试驾报告表示,据其了解,武汉、温州的零部件企业所带来的影响比较大。“湖北目前复工状态还不确定,而一些对当地零部件供应依赖较大的企业基本瘫了。”

另一方面,由于零部件的综合实力较整车企相对较差,部分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亦面临着原材料断货、资金、物流困难等多重压力,乃至合同无法履约的风险。

“可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资、租金、货款、每天都要付的,流动资金好、规模较大的企业还好,一些较弱点的压力很大。”2月6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副秘书长曾丕权在接受试驾报告访时表示。

不过,在曾丕权看来,从大局上来说,这也是“机”来的前夜,零部件企业应积极展开“自救”度过短暂的困难。

2月4日,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试驾报告表示,汽车生产的核心特征是产业链长,供应链的衔接极其重要。“此次疫情对零部件企业是一个考验,建议整车企业要给零部件企业更多的支持,协力共度难关。”?

相比整车企业,在不可抗力因素面前,抗风险能力较弱、数量庞大的零部件供应商首先招架不住。

日前,已有一家浙江湖州的零部件被曝出因合同无法履约,而不得不向当地相关机构求助的消息。

据悉,该家名为汇大机械制造(湖州)有限公司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因无法按时履行此前签订的“每周向法国标致集团非洲工厂交付10000套转向机壳体”合同,而面临要承担价格价值240万元人民币的合同损失,还要被追偿因导致客户生产线停产2周而造成的约3000万元人民币等多重损失。

为此,该公司不得不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州市委员会紧急求助,申请领取了全国首份“状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

2月6日,试驾报告就此事多方联系访该企业,但截至发稿前暂未取得回应。不过,试驾报告在湖州市贸促会看到,1月31日其就已发布了《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如何申请中国贸促会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等相关文件。

事实上,汇大湖州只是全国数以万计零部件企业的缩影。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拥有10万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销售收入在2000万以上的企业仅为1.3万家。

“我们公司人员规模达千人,后续复工后,人员到位、防控问题等具有一定挑战。同时,后续原材料、物流等也是潜在风险。”从事各类光、电连接器的研发生产的深圳通茂电子一名副总经理2月6日对试驾报告说道。

同时,上述转向及传动系统的外资企业市场人士对试驾报告表示,一般来说大公司可以调配产能到其他区域,因此抗风险能力较强一点。以他们为例,目前影响的就只是这两周的产量。

该人士还表示,湖北、温州等地零部件企业影响较大。并且,相关企业的资金运转都依赖着紧密高效的生产完成,一旦出现长时间停摆,除了合同履约风险外,人工成本、租金、货款、等资金链方面的问题亦颇具挑战。

随着疫情蔓延,中国工厂零部件停产、断供,亦让全球汽车供应链备受考验,整车企业更是大受影响。

外媒报道称,因面临零部件供应链断裂的局面,韩国现代不得不对其位于韩国本土多家工厂实施停产。据悉,此次停产或涉及其位于韩国的7家工厂,后者长期为韩国、美国、欧洲、中东等多个国家生产汽车,占现代全球产量的40%。

据悉,此次停产的主要原因,是现代汽车在中国大规模购的汽车零部件线束出现短缺。在上周,由于来自中国的零部件短缺,现代汽车上已经停产了广受欢迎的7座SUV车型Palisade。

事实上,这不是韩国唯一一个因疫情被迫“喊停”的车企。

2月2日,韩国第三大汽车生产企业双龙汽车公司决定,由于无法正常供应生产SUV所使用核心零部件之一的装配电路,决定从4日至12日关闭其位于韩国京畿道平泽市的生产工厂。

据悉,双龙汽车车型的装配电路,一直由德国莱尼化工公司子公司LeoniWiringSystemsKorea的山东烟台工厂独家供应。但该工厂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恢复供应的时间多次推迟,导致双龙汽车方面预备的零部件所剩无几,无法支撑正常生产,只能决定停产。

除了国外车企外,中国本土车企受到的影响亦不小。试驾报告从理想汽车处获悉,由于其各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超10%的零部件由湖北地区的企业生产),理想ONE的生产及交付工作将在一定程度上延后。

“目前还在盘点各地供应商的复工时间等情况,涉及到的问题很复杂,后续会视整体情况,再进一步公布后续生产及交付时间。”2月6日,理想汽车公关部人士对试驾报告表示。

此外,1月29日,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首席执行官Volkmar?Denner警告称,由于博世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疫情可能会影响其全球供应链。

公开资料显示,博世在华拥有近60家公司,分布在上海、南京、长沙、苏州、武汉、重庆等多个城市。其中,在此次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博世就拥有两家生产转向系统和热技术的工厂。

国内很多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断供风险,已引发了全球多个汽车相关企业展开对中国零部件供应能力的重新评估,欲寻找替代供应商。如现代汽车就表示,已经在韩国等其他地区寻找替代供应商。

面对疫情,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度过这艰难时刻?

在曾丕权看来,零部件企业一方面要多多关注疫情情况,不要给自己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麻烦。另一方面,要开启自救模式,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保证资金链的平稳运行。

“从大局来看,本人倒觉得是‘机’来的前夜。因为通过疫情后,肯定会马上出台更多利于市场开发的政策,刺激消费,比如放款更多,消费政策细化,减税减负,更大开放路权,皮卡进城,鼓励新能源下乡等。”曾丕权对试驾报告表示,现在这个“家长”已经很难,企业还是要想办法自我拯救,自找出路。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多家整车企业已相继加强对零部件供应商的“帮扶”工作。

2月5日,广汽集团在接受试驾报告访时表示,广汽将加强与合作伙伴特别是零部件供应商及经销商的紧密沟通协同,优化零部件供应体系,争取零部件尽快恢复正常供应,确保各主机厂生产尽早恢复正常。

“已第一时间向供应商发布慰问及信息告知,相关项目暂停及延后启动,希望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一起克服困难,打好疫情防卫阻击战。”2月4日,长安汽车公关部人士对试驾报告表示。

“汽车生产的核心特征是产业链长,供应链的衔接极其重要。此次疫情对零部件企业是一个考验,整车企业给零部件企业更多的支持,也有助共度难关。”崔东树对试驾报告说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后市场·新机遇 | 是时候给中国零部件产业提一口气

摘 要 汽车产业是个高度关联的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所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直接导致汽车零部件产业核心技术缺失,汽车零部件产品技术含量低和产品档次低,严重制约着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汽车强国的发展战略。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行业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建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根据地区实际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建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为扶持产业园的发展,通过引进发动机制造商或其他部件生产商,建设相对集中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落实和实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划,重点扶持汽车零部件产业龙头企业;建议地方市出台优惠政策,设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汽车 零配件 市场

一、汽车零部件概要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重要的中游行业,其中包括以下六项:动力传动装置、发动机零部件、悬架制动装置、电器电子装置、车身零部件、照明仪表装置以及附件。其与汽车整车制造业、汽车轮胎、汽车玻璃以及汽车蓄电池等制造行业相关联。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别由发动机零配件、底盘零件、仪表电器件、车身

汽车配件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评价中国汽车工业的成绩,行业主要关注汽车产销规模和中国品牌发展,忽视了汽车工业的基础——零部件发展。没有本土零部件,就没有中国品牌汽车!”

在刚刚结束的“2020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大声呼吁。

中国零部件积弱久已,纵使汽车产销已经达到数千万的量级,位居全球第一,但在回溯汽车产业上游,依旧难见中国企业站上舞台C位。

时代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我们在这潮起潮落间谈理想、谈情怀,聊机遇、聊挑战,世贸、全球化、电动化、智能化……一个个伴随着变革的名词滚滚而来走在聚光灯下,又凛凛而去成为或即将成为过去,在这些名词的背后,谁改变了命运?又有谁化作历史的尘埃?

“没有本土零部件,就没有中国汽车”

如果没有这样具体的数据,很少有人相信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规模已经大到超乎想象。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全国有超过10万家企业从事汽车零部件相关生产制造,其中有统计数据的有5.5万家,而年销售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更是有1.3万家。

从数据上看,中国零部件产业已然是庞然巨兽,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中国零部件积弱的观点?

需要强调的是,就在这巨量规模下,我国依然有70%左右的汽车整车生产装备(包括生产线、关键磨具等)依赖进口,发动机、变速箱生产装备80%左右依赖进口,汽车研发、试验、检测等仪器设备90%左右依赖进口,特种功能材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2008年11月25日,博格华纳在京与由12家中国顶尖自主品牌联合成立的中发联投资有限公司签约,成立博格华纳双离合器(DCT)传动系统有限公司,生产和开发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中的核心产品。博格华纳预计,未来10年,博格华纳在全球的DCT模块的年生产规模将达到350万套,中国市场规模为150万套。

毋庸置疑,中国的市场规模令世界瞩目,当年的畅想也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实现。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博格华纳合资的12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构成中,包括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吉利、奇瑞等等,可以说国内主流汽车生产商悉数到齐,而他们所持股份之和也只有区区34%。

没有核心技术,让博格华纳独占鳌头,可以说,这是国内零部件产业大而不强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目前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到了整个行业的75%以上,中国汽车零部件销售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已经被外资所垄断。

与汽车整车市场的政策不同,我国在零部件方面并没有限制合资企业的股比。外资零部件企业得以在中国市场长驱直入,中国本土基础薄弱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根本就不可能与这些外资巨头竞争,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在自家门口瓜分市场蛋糕。

如今,汽车产业链安全问题正严重制约本土汽车发展。

2017年5月31日,广汽传祺发布公告称,由于相应的变速箱供应能力不足,?传祺GS8将在5-9月减产,下调至7,000辆/月;此外,由此部分消费者订单可能出现交付周期延迟的情况。

彼时,传祺GS8作为一款自主品牌中大型SUV表现堪称惊艳。从上市之初,销量一路攀升,连续突破万辆大关,力压丰田汉兰达和福特锐界创造了自主品牌中大型SUV的新纪录。

因为供应商的关系,GS8错失了最好的半年时间,而这款车型的6AT自动变速箱来自于日本爱信精机。

“没有本土零部件,就没有中国汽车”,这句话放在这里或许更加振聋发聩。

细数全球知名汽车企业,其零部件配套体系同样享誉世界。在德国,无论是BBA还是大众,背靠的博世、大陆、埃孚无一不是自主品牌的宣传卖点;全球汽车老大丰田更是直接持股两大零配件供应商电装和爱信。一直被国内消费者看不起的韩系车,背后也有全球排名前10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摩比斯为后盾。

中国汽车产业想要又大又强,上游零部件必须迎难而上。

新四化会成那股春风吗?

如同整车一样,零部件早期的路径同样是市场换销量,没有从0到1的突破,永远扮演着跟随者和追赶者的角色。

或许这样的历史到了被改写的时刻。

2014年,被视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元年。但时任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对此并不开心。“2014年卖了一万多辆,今年要做到两万辆。销量涨得不算太猛,因为电池供应完全跟不上,这是以前没想到的。”

在新能源刚刚成为风口的年月里,包括电池在内的关键零部件出现大量供应缺口。这是零部件在新能源产业上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正是从这里开始,中国企业真正的找到了方向。

从2005年开始,《美国汽车新闻》和普华永道每年评选一次全球配套供应商百强榜,而这一权威榜单很长时间里都与中国供应商无缘。再后来,潍柴集团、华域汽车、海纳川中国企业凭借强大的市场支持力伴随着中国汽车销量爆发式的增长走向世界百强行列,成为常态。

2018年,一个身影惊奇地出现在了这个榜单之中,打破了原有的“平静”。也正是在这一年,行业外鲜有人知的新能源动力电池供应商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大家都这样形容它:估值超2000亿、上市首日大涨44%、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

宁德时代——新能源领域大变革背景下诞生的一只独角兽。回看宁德时代的过去,不得不说,传统汽车零部件的惨痛历史成为了这家企业成长最好的老师。

事实上宁德时代的前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早在05年就被日本TDK集团买下了100%的股权,按照政策规定,全外资公司不能生产动力电池,所以在2011年底,董事长曾毓群将ATL的汽车动力部门剥离出来,在宁德成立纯中资公司CATL。

2016年,设立电池企业准入目录,目录外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无法获得补贴,外资电池企业被排除在外,宁德时代坐享其成。正是这一系列的保护性政策,反而造就了宁德时代等国内优势电池企业的成功。

宁德时代与捷豹路虎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

尽管政策不可能一直保护下去,但宁德时代已然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商中的佼佼者,放之全球舞台上依旧耀眼夺目。

2017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销量竟然超过了特斯拉电池供应商松下电气,销量排名全球第一。数据方面,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17%,在中国市场达到了27%的市场份额。

“‘新四化’的叠加交汇和相互赋能,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能源动力、生产运行、消费趋向等变革,这也是中国汽车和零部件产业的重大机遇。”未来3-5年是汽车产业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零部件企业能否把握住机会,适应汽车产业调整的需要,找准定位、确立发展战略,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共同课题。

伴随着新能源时代的持续深入,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一系列零部件企业让中国汽车开始有了立足之地。

决胜未来

从本质上来看,宁德时代仅仅是一个电池供应商,就是这样一个电池供应商目前市值已然超过6000亿,是国内汽车上市公司市值的两倍。

而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C端消费占比还未超过总量的10%,无疑“新四化”给了宁德时代更多的可能,也让中国零部件企业的未来充满想象,与整个产业链相比,电池只是其中一部分。

全新的无人驾驶车用短距离雷达、电动一体化底盘、紧凑型电池组……越来越多更精致、更先进、更强悍的汽车零部件,开始成为未来角力的主战场。

好风凭借力,中国企业步上青云,正式打破从“0”到“1”的桎梏,他们要的更多,从“0”要到“100”。

自从2013年华为车联网业务部成立,关于华为要造车的传闻与猜测从未停止。在2019年上海车展期间,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接受媒体访时明确表示,“华为不造车,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

2020年5月9日华为通过其官方网站宣布,将携手首批18家车企发布成立“5G汽车生态圈”,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进程。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将利用其在5G技术领域的压倒性优势,增强其对于汽车行业的参与度。

“5G”成为华为的第一个切入口,而接下来的举动,不得不说让外界大吃一惊。在几个月前的北京国际车展上,HUAWEI将自家汽车业务全盘拖出——从自动驾驶方案到激光雷达、从座舱SoC到鸿蒙车载系统、再到七合一电驱系统,甚至是充电模组都有进行了展示。

他们有一个低调又充满力量的口号——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

从现有披露的华为已经把智能电动汽车的所有核心零部件和子系统都握在了自己的手里,这种做法与燃油车零部件王者博世如出一辙——掌控发动机变速箱的控制器、掌握ESP、iBooster等底盘控制部件等核心部件。

华为的野心有目共睹,在北京车展后,知名研究机构佐思汽研选择了41项新四化指标进行了对比,评估博世、华为、百度、WAYMO作为新四化供应商的能力。

从最终得分可以看出,博世遥遥领先于其他几家,并且预测博世的新四化供应商领头羊地位,在五年之内都难以撼动。

但在市场表现上,如同博世一样,华为的周围已经簇拥着一大批的汽车制造商,这中间除了本土企业外,也不乏国外品牌的身影。

2017年年底,华为宣布与PSA在车联网领域开展长期合作,基于华为OceanConnect物联网平台来构建CVMP平台,面向消费者提供新型移动出行服务解决方案;2018年6月,华为与奥迪达成合作,开发5G联网汽车,提供在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之前的驾驶系统。

在即将到来的广州车展上,首款搭载华为HMS?for?Car智能车载云服务的量产车型沃尔沃XC40纯电版也将如期上市。

在华为的规划中,他们需要率先在商用车和专用车领域获得成功,再全力扶持2-3家本土乘用车OEM。获得多家主流乘用车OEM的认可后,华为MDC才能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智能汽车计算平台之一。

而这个过程预计需要5-8年,与中国零部件供应商的积弱相比,等上十年又如何?

《三体》这部科幻中有一个经典桥段,面对几百年后就要到来的外星舰队,人们用“冬眠”的方式,让一批有着坚定制胜信念的军官增援未来。

宁德时代原本是一家与苹果合作的电池供应商,华为也仅在通信行业大放异彩。如今,在不可阻挡的趋势下,在中国这个庞大到自成体系的市场里,新的玩家“换道超车”成为中国零部件供应商的支柱。

他们面向未来,布局未来,也必将决胜未来。

文/黄云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湖北的零部件厂商复工,全球汽车产业链终于又可以运转了

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政策历程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以汽车配套零部件生产为主的阶段18年以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我国全面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方针,进行工业和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六五”开始,根据国家统一规划,对零部件企业进行有的技术改造,同时根据需要进行技术引进和关键设备引进。到“十四五”期间,汽车零部件重点任务补短板、锻长板,打造安全可控产业链体系,加强创新能力体系建设,攻坚产业短板问题,抵御“卡脖子”风险。

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特点

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呈蓬勃发展态势。但在2020年在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汽车产量急剧下滑,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销售收入下滑;得益于中国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国内市场需求强劲、国际国内双循环及促进汽车消费等政策有效促动,肺炎疫情对中国汽车销量影响相对较小且恢复迅速,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遭受冲击相对较小。危机中孕育着变革和机会,2020年行业淘汰、产业融合、整合加剧,头部企业逐步凸显,数字化在整个产业链加速渗透。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呈现出比较显着的四大特点。

中国汽车零部件价格及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

从我国汽车零部件发展现状来看,汽车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非常依赖于海外进口,电子元器件领域涨价的幅度较为明显,由于核心生产商来自于日本和韩国,出口的难度和生产难度骤增,直接导致部件因此而大规模涨价。MCU价格上涨30%以上,而MLCC、电阻、硅片、面板和LED芯片等价格上涨1-2倍,目前海外的停滞极大的影响力国内市场的正常运转。汽车零部件价格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总体上看,短期内各类汽车零部件市场价格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再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营业收入表现来看,近年来受车市销量低迷影响,自2018年起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增速放缓,2018年全年零部件企业营收出现下滑现象。2020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5%。但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营业收入仍保持增长态势。经初步统计2022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为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63%。

202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规模有望突破4.8万亿元

受益于国内外整车行业发展和消费市场扩大,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来几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快速增长期将结束,更加趋向于稳健发展。

尽管在疫情影响下汽车消费市场转冷,但来自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行业长期向好势头不变,随着技术创新,我国国内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前瞻预测,至202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4.8万亿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名

一副产自湖北武汉制动系统空气软管的断供,直接导致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Nissan)向其位于马来西亚、美国、英国、西班牙、俄罗斯和印度的全球工厂发出停产警告。

这便是中国湖北——这个几乎所有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们仰仗的零部件生产“大后方”因疫情停产,对全球汽车产业链所施加的“蝴蝶效应”。湖北零部件制造产业圈群踩下的急刹车,让德、美、法、日、韩的汽车企业们,瞬间陷入停摆桎梏。

全球汽车的“骨骼基地”

按国家编制零配件目录编号计算,汽车零部件总成共74种,其中每个总成部件的零件组成数量少则十几,多则上千。倘若将互换及通用标准件,如螺栓、螺母和垫片等一同计算在内,一辆普通家用汽车上,大约装载两万个不可拆解的独立零部件。

两万个零件构架成了一台汽车基础的“骨骼结构”,而这些“骨骼”中的每一块,都需要有相应专业级供应商进行配套生产。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统计结果,中国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超过10万家,跨国投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万家。截止去年12月底,湖北省工商登记在册的零部件集成及配件生产企业总计6025家。

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在全国103个汽车零部件开发区中,湖北省以13个开发区的数量位列安徽省(15个)之后,排名第二。其中襄阳市以4个开发区位列湖北省内数量第一,黄冈市以3个开发区紧随其后,十堰市和武汉市有2个,石首市和黄石市分别有1个。

除国家级开发区外,湖北还拥有诸如武汉东湖汽车产业园、金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洪山产业园、荆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和孝感零部件产业园。

湖北汽车工业协会透露说,湖北省规模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300家,包括博世、德尔福、法雷奥、伟巴斯特、霍尼韦尔、格特拉克、埃孚和电装等知名海外汽车零部件巨擘都在湖北纵深布局多年。

其余包括大冶汉龙发动机、三环集团、上海纳铁福、均胜电子、湖北齐星、冠捷显示和福耀玻璃等本土零部件制造商,也都在湖北扎下了根。

这其中,创建于1923年的法国的零部件巨头法雷奥(Valeo)是最早进入湖北的领军者,也是湖北引入的首批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1994年,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以合资形式在荆州落地,成为法雷奥在华首批工厂。2004年,法雷奥在武汉设立了第一个开发汽车照明的技术中心。随后,法雷奥在湖北布局包括空调、车灯照明、动力总成热系统、车灯业务技术中心在内的业务板块。去年10月,法雷奥中国研发中心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地。

目前,法雷奥在湖北省共有四座工厂和一个研发中心,员工总数1900余人。在接受媒体访时,法雷奥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位于湖北荆州的两座工厂已于2月21日正式复工,前期复工为特批,负责救护车及相关抗疫生产。荆州两座工厂复工率达90%以上。武汉两座工厂已在3月中旬逐步复产复工,现处于生产爬坡阶段。”

深耕汽车驱动领域的美国零部件企业博格华纳位于武汉蔡甸经济开发区的工厂在3月中旬正式复工,目前朝着全面复工的状态推进。“工厂现在主要按照客户订单的优先排序进行生产,”博格华纳武汉工厂总经理佘涛在接受《楚天都市报》访时说,“取小批量进行。”

博世中国公关部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访时表示,“生产转向系统的武汉博世华域基本复工了。但是产能每个工厂情况不一样。整体来说,供应链不是问题。现在主要是看汽车市场需求端。”

零部件企业优先复产,全球产业链企稳

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核心要地,湖北零部件企业的重新启动,格外牵动人心。

3月13日的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提出要支持湖北汽车零部件产业优先复工复产。

辛国斌介绍,湖北是中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基地,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大众、宝马、现代汽车等一些跨国公司都提出,由于有一些零部件是在湖北生产的,企业的备货存货不足,如果不能及时复工复产,企业将面临停工和停产的窘境。

国内也有一些汽车企业的配套厂商在湖北,其中广汽集团在国内的400多家供应商中就有156家零部件企业位于湖北。

针对这种情况,工信部一方面组织湖北主管部门,会同企业启动库存紧急保供,解决一些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韩国现代为例,其在国内的线束生产配套企业分别位于湖北和山东,由于线束供应导致现代停产。

于是,工信部协商有关企业迅速复工复产,优先解决这些企业的“堵点”和问题,目前韩国现代生产经营秩序已恢复正常。

“从目前来看,湖北省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在有序复工复产。中国汽车产业的复工复产工作在有序推进,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辛国斌表示。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字,2019年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出口额超过600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在华子公司对外出口占40%。更有资料显示,全球八成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与中国制造息息相关。

就在支持湖北汽车零部件产业优先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召开前的一周,满载着9200个汽车座框骨架与9520个背框骨架的41074次列车从武汉全速驶出,目的地是位于吉林春市的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零部件装卸基地。

这是自武汉因疫情实行的交通管控以来,第一列出发的、运输着汽车零部件与希望的列车。

普华永道中国在2月13日发布的《汽车行业应对疫情挑战四大举措》报告中指出,“全球前十供应商约40%的生产工厂和研发中心处于重灾区。由于汽车产业高度融合且相互依赖度高,短期替换供应商可能性较低,导致重点疫情区域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受阻。”

德勤管理咨询战略和运营团队合伙人冯莉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访时表示,“疫情对行业的长期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小零部件企业的经营性风险,二是‘断供’可能带来的供应链替代和松动风险。”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吴松泉则认为,“疫情不会改变湖北在全国重要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的地位。湖北零部件产业已经形成集群优势。生产恢复后,鉴于湖北的重要产业地位、运输中心地位等,零部件供应的经济技术条件没有发生变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车市寒冬,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该怎么继续求生?

中国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1、潍柴控规集团有限公司:潍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是不折不扣的大型企业。

2、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华域汽车是上汽集团旗下的零部件供应商,业务涉及电子电器,功能件、热加工件、新能源驱动电机、金属成型与模具。

3、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海纳川是北汽集团旗下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该公司多年来为戴姆勒、宝马、奥迪、大众、沃尔沃等品牌,提供铝合金零部件的开发与生产服务。

4、中国航空汽车系统控股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2011年4月全面收购耐世特公司,成为现在中国第四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5、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戴卡主营业务是铝车轮轮毂,同时还做铝汽车底盘,装备,模具等等。中信戴卡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同时具有很强的供货能力。

6、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均胜电子在2004年才成立,。2016年均胜收购了美国KSS公司,在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领域,均胜安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瑞典Autoliv公司。

7、广西玉柴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玉柴集团汽车主要业务为汽车发动机生产,除了发动机之外还有机车,船舶,工程机械等等。在柴油发动机领域,玉柴有很高的国产化率。

8、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耀玻璃闻名世界,在世界玻璃供应商中排名第二,在中国市场福耀玻璃市占率接近60%,为绝对龙头,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并且在各大主机厂附近就近设厂,产能布局非常完善。

9、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凌云集团是一件有军工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军民结合子集团。

10、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率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之一,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是目前世界比较出名的电池制造商。

汽车零部件的更换周期如下:

1、轮胎:更换周期:5万至8万公里。要定期更换轮胎,—组轮胎再耐用,也不能使用一辈子。正常情况下,一个轮胎的更换周期是5万至8万公里。

轮胎侧面若出现裂纹,即使没有达到行驶里程,为安全起见,也要更换。当胎纹深度低于1.6毫米,或者胎纹已经达到磨损指示标记时,必须更换。

2、雨刮片:更换周期:一年。对于雨刮片的更换,最好一年更换一次。日常使用雨刮片时,要避免“干刮”,这样很容易损伤雨刮片,严重时会造成汽车玻璃的损伤。车主最好在喷洒清洁性和润滑性更好一些的玻璃液后,再启动雨刮,平时洗车时也应同时清洁一下雨刮片。

3、刹车片:更换周期:3万公里。制动系统的检查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生命安全,一般情况下,刹车片会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而逐渐磨损。如果刹车片的厚度不到0.6厘米时就必须更换。正常行驶的情况下,每3万公里更换一次刹车片。

4、蓄电池:更换周期:6万公里。电瓶通常在2年左右视情况检查更换。平时在车辆熄火时,车主尽量少使用车辆的电气设备,以防电瓶亏电。

车市降价蔓延,零部件涨价已显,车企如何承受盈利之痛?

”又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倒下。”近期不止一次出现相关报道,令人感到“心有戚戚焉,然心戚戚矣”。继上月刹车部件企业信义集团“被破产”之后,近日有消息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国威科技因资金链问题已破产“倒下”。虽然其是否真的“倒下”各方说法不一,但一再出现汽车零部件企业“倒下”却发人深思。

“在车市持续下滑的大背景下,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出现‘洗牌’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在接受记者访时表示,一些零部件企业在当前挑战增多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果不能尽快克服自身短板主动向上,则很容易被淘汰。

从近期传出的消息看,“倒下”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是情况各异。今年5月底,安徽栋霖电气有限公司由于经营极度困难,宣告停产。这家成立不到四年的零部件企业,曾经是集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总成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企业。

今年7月,网传信义集团“破产”。经本报记者调查核实,其实该企业只是“破产重整”,与真正的“破产清算”完全不是事。信义集团是以刹车片、刹车盘和制动器总成为主导产品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

“在汽车零部件行业,近来无论是破产重整的企业,还是濒临破产的企业,都存在着一些经营不善的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介绍,一些遭遇困境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普遍存在的短板和“症结”主要有,一是资金管理不善,盲目投资;二是为整车企业配套的回款不及时,加重自身经营负担;三是面对市场风险,缺乏应对措施。

进入4月以来,全国车市再掀降价狂潮,上汽斯柯达率先发力,众车企纷纷跟进,汽车终端销售价格再度上演集体跳水秀,降幅最高达2万元左右。而在新能源车型中,因为补贴政策被限制在30万内的影响,以特斯拉Model3为代表的市场主销车型也纷纷进行了调价。

事实上,自从疫情爆发以来,汽车降价早已不是什么大的新闻。生产商和销售商施尽浑身解数,竭力吆喝,汽车降价之声不绝于耳,车市几乎一天一个价。但在后疫情时代如此大幅度跳水,还是值得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汽车大幅度降价主要是受库存压力以及消费者对未来汽车降价预期增强的影响。疫情期间,整个车市一片哀鸿,车企和经销商都积压了大量库存,造成资金偏紧,希望通过降价促销,加快资金周转,缓解资金压力。对于绝大多数厂商来说,未来一段时间,通过市场竞争的手段,增加产品销量是解决危机和问题的必要过程,而在中国汽车市场,通过降价来获取销量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从效果上看,降价确实带来了销量的回升,却还远没刺激到车市恢复的程度。数据显示4月份汽车产量210.2万辆,同比增长2.3%;4月汽车销量为207万辆,同比增长4.4%,涨幅仍然不太乐观。“汽车销量的小幅增长,主要是购买潜能的释放,但今年上半年汽车整体价格水平出现大幅度下降,进一步强化了消费者的降价预期,持币观望心态浓厚,这可能会成为短期内制约车市恢复的因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显然,以降价争市场,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可让车企更头疼的是,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引发了汽车零部件的涨价潮已上演,基于各种原因,或持续半年至一年时间。

近期,有主机厂向媒体透露,许多企业近期遇到了零部件涨价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主机厂产量减少,另外由于疫情造成的影响,进口件有运费增加方面的诉求,“涨幅在1%-3%左右,因零件而异”。

据汽车有智慧了解,汽车供应链上的企业大范围停工,产能下降,很多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供需失衡,一批零部件企业因此上调产品售价,轮胎、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多家企业已相继宣布零部件涨价,涨幅最高达到2倍以上。

据相关机构预测,一些进口比例较高的汽车零部件,包括变速箱、电喷系统、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等也可能因为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提价。

某主机厂表示,零部件涨价会导致主机厂经营困难,因为主机厂生存也很困难,主机厂又要加强质量控制成本,又要提升产能竞争力,付出的成本是肉眼可见的。

唉,要销量,要生存,要市场,更要盈利。车企的难,可想而知。

近期,国内各大车企相继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意料之中,车企一季度业绩表现几乎“全线飘绿”,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成为“主旋律”。

处于行业头部地位的上汽集团,其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059.47亿元,同比下滑47.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下滑86.4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91亿元,同比下降90.91%。

而近期销量跑赢大盘的广汽集团,财报显示,一季度广汽集团营收107.65亿元,同比下跌24.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滑95.73%。

这已是中国车企的整体缩影。

“盈利一直是困扰中国车企的问题,只是在疫情下更加暴露出来而已。”业内专家如是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能源汽车受到疫情的影响更大。因为多品种、小批量,研发前期的投入太大,但是市场的规模还没有起来,再加上传统燃油车普遍降价,带给新能源产业更大的冲击,让一些新能源车企的盈利更加困难。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悖论,一方面车企需要降价刺激销量,一方面需要盈利维持生存,怎么办?

当前,部分车企已开启自救,下调年度目标、花式产品营销、裁员或降薪等一系列举措层出不穷。但在汽车有智慧看来,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之计,车企唯一的路径还是要提高品牌的品牌溢价能力。

不客气地说,一个没有溢价能力的品牌算不上是真正的品牌,因为没有内涵的品牌不可能挣品牌的钱,也不可能用同样的成本比别人多挣钱,更谈不上形成忠诚的用户群体。

汽车行业正面临技术上前所未有的变革,呈现电气化、网联化、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四大趋势。在这样颠覆性的变革中,行业洗牌将不可避免,,在一些现有中高端品牌沦为代工厂甚至面临消亡威胁的同时,另一些全新的中高端品牌将有机会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市场成功,尤其对于亟需“向上”的中国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而言将是绝佳的机遇。

中国品牌可以利用这次危机改变中高端汽车品牌的溢价能力,进而重塑行业格局。

汽车品牌价值的驱动要素正在面临以新技术为核心的全新要素的影响,比如软件、交互性、线上、体验性、预测性和数字化,这些新要素对品牌价值的影响力正在不同程度上超越甚至取代传统要素。

特别是继80后成为购车主力军之后,90后也登上舞台,而根据相关机构的调研,90后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更加注重个性化,对中外汽车品牌没有绝对的概念。

这不仅对中国自主品牌是个利好,也为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带来机会。造车新势力从默默无闻,到车主调研中高达4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尝试新的互联网汽车品牌,显示了其“后生可畏”的颠覆力。精通数字化客户体验的造车新势力在利用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来提升其创新实力的进程中,会严重冲击一些一度备受尊敬的传统中高端品牌的根基。

试想一下,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多以特斯拉为目标,难道只是因为其销量吗?根本原因还是这个只有十几年历史、年销量只有十万辆的特斯拉,其品牌价值已超过或直逼众多百年历史的汽车品牌。

行业发展环境的变迁是检验车企实力的重要标尺,只是在汽车行业模式的革新下,就看谁能变革中率先发力。(写?| 汽车有智慧 王得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